详细讲肋骨的结构(最好有图)

学人体解剖,肋骨的结构很复杂,书上的图看不懂。最好是讲解跟图一起。

肋骨的一般形态:后端稍膨大,叫肋头。有关节面与胸椎体的肋凹形成关节,从肋头向后外变细,叫肋颈,再向外变扁成肋体,颈与体结合处的后面突起叫做肋结节,有关节面与胸椎横突肋凹相关节。肋体向外转为向前的转弯处叫肋角,肋体下缘内面有容神经血管经过的肋沟。肋体前端粗糙,接肋软骨,肋软骨为透明软骨,与胸骨侧缘相关节。

扩展资料:

初形成的肋骨为软骨,以后全部或部分骨化变成硬骨。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肋骨在腹部与胸骨相接的一端不骨化。每一椎骨一般都有一对肋骨,通常胸部肋骨发达,其他部分退化,残迹常在颈椎及荐椎上看到。位于躯干前部弯曲成弓形的骨骼为肋骨,其近端连于脊椎骨,远端游离或借肋软骨与胸骨相连构成胸廓。肋骨的功能主要是支持体壁,保护内脏,在爬行动物、鸟纲和哺乳动物并有协助呼吸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百科-肋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lèi gǔ]  

肋骨(人体骨骼)  外文名  rib

肋骨(lèi gǔ),脊椎动物用来保护肺、心脏、肝脏等器官的骨骼,是整个胸腔的构架。左右各十二条,后端皆与胸椎相连,自上而下,第1,2,3,4,5对前端各自与胸骨相连;第6,7对前端与胸骨相连,但第6,7,8,9,10对相互连接;第11,12对前端游离,合而构成胸廓。

简介

人体肋骨12对,左右对称,后端与胸椎相关节,前端仅第1-7肋借软骨与胸骨相连接,称为真肋;第8-12肋称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肋软骨与上一肋的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又称浮肋。属扁骨。肋骨,骨名。俗称肋叉子,左右各12条,后端皆与胸椎相连,上五条前端与胸骨相连;中五条前端融合成一条而连于胸骨;下二条前端游离,合而构成胸廓。又指船的骨架中从龙骨到甲板的支持船壳板的横向构件。

形态

肋骨的一般形态:后端稍膨大,叫肋头,有关节面与胸椎体的肋凹形成关节,从肋头向后外变细,叫肋颈,再向外变扁成肋体,颈与体结合处的后面突起叫做肋结节,有关节面与胸椎横突肋凹相关节。肋体向外转为向前的转弯处叫肋角,肋体下缘内面有容神经血管经过的肋沟。肋体前端粗糙,接肋软骨,肋软骨为透明软骨,与胸骨侧缘相关节。

第1肋骨短小而弯曲,头和颈稍低于体,肋体扁,可分为上、下两面和内、外两缘。上面内缘处有前斜角肌附着形成的前斜角肌结节,结节的前、后方各有浅沟,是锁骨下静脉和锁骨下动脉的压迹。下面无肋沟,前端借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结合。第2肋比第1肋稍长,更近似于一般肋骨。第11、12肋无肋结节、肋颈及肋角,体直而短,末端钝圆,肋软骨终身不骨化。

肋骨外翻

1、如果发育未完成:

孩子的肋骨外翻是由于大多数孩子的肚子都较大,加之肋骨偏软、张力的关系,慢慢就会出现肋骨外翻的症状。随着孩子的生长,胸廓展开后症状即会消失。微量元素在正常水平的低线,应从饮食上继续补充为宜,并多到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照射,促进钙的吸收。

2、肋骨外翻考虑为缺钙的表现,是否是缺钙还是以往缺钙遗留的症状可通过血钙检查确定。肋骨外翻从骨骼考虑,如较轻可通过补钙得到改善,如较重可能无法完全恢复,但只影响外观,无其它影响。

3、肋骨外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单纯的肋骨发育畸形;另一个是上佝偻病造成。绝大多数孩子的肋骨外翻是由于佝偻病造成的。建议带孩子去医院请医生确诊孩子的情况,是否为肋骨外翻?是否还有其它佝偻病的临床体征。然后要化验血钙,根据综合情况诊断孩子是否有佝偻病。如果确诊为佝偻病,是需要治疗的,根据化验检查的结果决定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量。同时注意帮助孩子做扩胸运动,可帮助改善佝偻病引起的胸廓畸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09

人体肋骨12对,左右对称,后端与胸椎相关节,前端仅第1-7肋借软骨与胸骨相连接,称为真肋;第8-12肋称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肋软骨与上一肋的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又称浮肋。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1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