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正方资料(不能说谎) 谢谢!

如题所述

正方:1.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谎言流与口中,从而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2.“谎言”的本身是阴暗的,而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假话。尽管脱去了乞丐身上穿的旗袍,可是依然摆脱不了其谎言的本质,而谎言就意味着欺骗,因而就有碍诚信。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往往这种谎言一旦被揭穿,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3.我认为,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最重要的是会失去他人的信任。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谎言”之所以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谎言流与口中,从而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5.还有一点,如果你撒了一个谎,那可能会再用许多谎来圆这个谎,有很大可能撒谎撒成了习惯,撒谎,这就像在滚雪球,它会越滚越大。
(纯手打,可能有错,评论留言。回答者勿抄。。。 (^_^) )
下方赞点绿给个鼓励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谎言”之所以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谎言流与口中,从而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所以我不支持善意的谎言。   浙江的三位语文老师最近给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挑出了不少毛病。  他们发现内容随意“改编”、事实模棱两可、杜撰“名人故事 郭初阳认为,“主要问题有四类:一是内容不符合历史与常识,如人教版的《爱迪生救妈妈》;二是缺少童心,如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三是思想不符合现代观念,如人教版的《妈妈的账单》;四是随意改编经典,如苏教版《少年王冕》、北师大版的《不愿长大的小姑娘》等……”  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中,兔子妈妈把蘑菇奖给了和骏马赛跑的小白兔,而把和乌龟赛跑的小黑兔冷落在了一边;在北师大出版社的《儿子们》中,老爷爷无视唱歌跳舞的两个儿子,眼里只有正在劳动的儿子……  最为突出的是“爱迪生救妈妈”的例子。《新民晚报》的评论指出:据查,世界上对阑尾炎手术最早的论述是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1886年,爱迪生已经是一个中年男人了。“或许这些故事的本意是好的,但我们不需要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谎言,他就像一种病一样,即使他不是恶性的,是良性的,即使他只是一种小病,你能说他不是谎言吗?你能说他不是病吗?  谎言就是欺骗,难道对方辩友还要给谎言加上一个美丽的光环吗?难道从客观地角度讲对方辩友能说谎言不是一种欺骗吗?既然是善意的,对方辩友又何必要来撒谎呢?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孩子在课上没有认真听讲,回到家里,母亲问他,你在课上没有认真听讲,孩子说,我有认真听讲,这是他不想遭到母亲的骂,他也是为了安抚母亲不让母亲伤心,而且他是通过两点。你就正在慢慢瓦解你的诚信系统 。

你自己再改改吧,我也是昨天才写完明天就辩论了。
t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14
我认为,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最重要的是会失去他人的信任。 我们的环境如此,我没话说,但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才是最重要的。以诚相见,谎言终究是谎言,待人接物要真心、不要用妄心。善意的谎言也是害人,恶意的谎言就是杀人、毁人。最好不要说谎。
第3个回答  2020-05-28
"我认为,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最重要的是会失去他人的信任。我们的环境如此,我没话说,但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才是最重要的。以诚相见,谎言终究是谎言,待人接物要真心、不要用妄心。善意的谎言也是害人,恶意的谎言就是杀人、毁人。最好不要说谎。
第4个回答  2020-06-02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说谎,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在社会上也就无立足之地, 久而久之,说谎的人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