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各个阶段的矛盾性

如题所述

人生各个阶段的矛盾性:

1、儿童时期的矛盾是自己欲望的满足与家长的干扰的矛盾。因为这个时期是形成习惯和性格的重要时期,家长会纠正不良习惯,这时矛盾就发生了。幼儿只管自己的喜好,而不会考虑长远的问题。

2、少年时期的矛盾主要是个人的冲动与理性的碰撞。青春期的懵懂与美好,使得不少青少年渴望恋爱,但是处于这个阶段,读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何权衡两者是一个问题。

3、青年时期的矛盾主要是自身与现实的矛盾。自身的条件能否在社会上立足,能否满足社会需要,能否胜任岗位等等。

4、中年时期的矛盾就是家庭的矛盾。与配偶,与父母等等。家庭与工作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工作的高压环境,回到家里有时候还会发生争吵,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5、老年的矛盾就是心灵与身体的矛盾。心未老身先衰,很多事情都开始力不从心了。

扩展资料:

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有根本的区别。

2、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9
楼主你好。
夫妻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各年龄段有所不同:
30岁之前,是因为互相不服气造成的;
40岁之前,是互相猜疑造成的;
50岁左右,是因为父母与儿女的不理解造成的;
60岁以后,是因为心理变化造成的。

30岁以前的新婚夫妇,年轻少壮,貌美神清。有多少小夫妻会甘心受对方的摆布呢?会哄对方的年轻男女又有几多呢?更谈不上什么包容了。所以矛盾频发直至分道扬尘,多数是互不服气所致耳。
40岁之前的夫妻,由于工作的繁忙,事业的不顺,再加上过多的社会应酬,定会引来相互间的不满意。猜疑甚至是猜忌,定会难免,闹点矛盾不算稀奇,只要没发展到离异就算不错了。
50 岁的时候,是人生最不易过的时候。有三个原因,会导致家庭不和,夫妻反目。1、自身更年期的来临会使得自己心绪不爽;2、父母尚在,处于对儿女的关爱,过问的事情偏多些,可能会造成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不理解;3、儿女不大不小,说大,还不能完全自立;说小,还想独断专行。不让独立行动,还不服气,要让独立,有事还要牵扯父母。由于以上原因,直接影响了夫妻感情。一辈子的和睦恩爱,可能化为泡影。因为这个时候的母爱,仍像孩子幼小时期,基本是无条件的倾注,是完全把夫妻之间的感情置之度外的。还好,多数夫妻还不至于走向离异,可有不少丈夫会难过身体健康关的(这个年龄段是最容易得重病的,原因是烦心事太多)。
60岁以后的夫妻倒是好过一些了,是老父母的去世和儿女的分离,促使老夫妻俩又回到了相互忍让、相互包容的度日过程中。可是孤独感又开始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05
人就是一个矛盾混合体,世界肯定是相对的,人不能永远快乐,因为如果没有痛苦做对比,你又如何知道你一直的快乐是快乐呢。根据对立统一规律,只有在矛盾中事物才能发展,新事物才能代替旧事物,而人在矛盾中才能成长蜕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0-17
人就是在矛盾中长大度过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