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贴膜有必要吗?

我刚买汽车,不知道汽车贴膜有必要吗?再次问问!

前挡风玻璃是否有必要贴膜?听老司机这么一说吗,心里就有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2
不必要。
贴膜,几乎是购车后的第一要事。如同手机、平板、电脑一般,似乎只有贴上膜才能安心。汽车贴膜不在于保护玻璃,多样的好处可大致总结出五项,包括:防爆性、抗紫外线、防眩光功能、隐私性、隔热性。因此乐忠于贴膜,且主观上判断,深色的膜可以对上述功效起到更好的效果。然而,贴膜却不是必要的。
1、正确的认识汽车玻璃
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汽车玻璃不能使用普通玻璃,市场中销售的乘用车采用的汽车玻璃只有两种,一为钢化玻璃,二为夹胶玻璃。
钢化玻璃是将普通玻璃淬火使内部组织形成一定的内应力,从而使玻璃的强度得到加强,在受到冲击破碎时,玻璃碎裂成很多的没有锋利棱角的小碎块,但是没有东西连接会整体的掉落。使用上,多用于汽车的两侧车窗。
夹胶玻璃即为夹层玻璃,是将有机聚合物中间膜贴在二层或多层玻璃之间,将膜的强韧性和玻璃的坚硬性结合在一起,增加了玻璃的抗破碎能力。也因膜的作用,在破碎时,碎片会被粘在薄膜上,破碎的玻璃表面仍会保持整洁光滑,这就是常说的防爆性,在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前挡均是采用双层夹胶玻璃。

2、其次,玻璃的抗紫外线功能、隔热性与隐私性在现今不少车型的原厂玻璃已得到解决。因此,再来看贴膜问题,它并不是解决需求的必要条件。
3、防眩光
那么,现在值得来说说的便是防眩光,消费者是如何理解防眩光的呢?“防眩光能减弱可见光的强度,使人的眼睛更舒服,有助于改善车主视野,确保驾驶安全,同时,夜间行车时还能把后面来车大灯照射在反光镜的强烈眩光反射减弱。”的确,透光度越低防眩光的效果便越好,但这样的视觉舒适并不意味着安全,实际上反射出的问题也有不少。
4、透光率
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有明令规定汽车贴膜的透光标准,这就是国人常说的“国外不贴膜” 的缘由。国家不同,标准也有所差异。(汽车的透光率指的是车膜与汽车玻璃贴合后的总体效果,并非单指车膜本身。)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洲地区,虽未明令禁止车膜,但当地汽车却几乎均不贴膜,民众不贴膜与国家对透光率的标准要求均是基于安全的考虑。
国内标准与现况:在2012年9月1日国家出台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便对汽车挡风玻璃贴膜的透射率提出严格要求。前挡风窗玻璃及风窗以外玻璃用于驾驶人视区部位的可见光透射比应大于等于70%。
普通玻璃的透光率为80%,汽车玻璃的透光率为75%-80%,再贴上膜之后透光率的数值就不容乐观了。而事实上国内大大小小的街道上,透光率达到标准的车辆屈指可数,审核不严格和消费者不重视是关键原因。这也不怪为什么每每聊到“膜”的问题,很容易提到的是中国特色。

当然,法律规定的是行为,安全意识的提高才更为重要。汽车贴膜在增强密闭性、保护隐私的同时,毫无疑问的降低了车窗可见光的透射率,改变了汽车车窗的折射率和反射率。拿前挡为例,汽车前挡如上述所说均采用夹层玻璃,即为双层,如前挡玻璃贴膜后,窗外的景象投射到眼中需要折射四层,长期行驶带来的不会是视觉舒适,而是视觉疲劳,且不利于观察行驶路况。而前侧玻璃的深色膜的确能起到防晒效果,但在夜间行车时与雨天行车时能见度极低,带来的安全隐患得不偿失。
第2个回答  2013-09-18
随着气温的逐渐攀升,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关注车膜的问题。现在市场上的车膜种类繁多,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而且从事贴膜的养护点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很多车主对车膜认知不足,这些原因使得不少车主在购买新车或入夏贴膜时,面对些形形色色的车膜感到无所适从,在此结合夏季车主贴膜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探讨。 1.贴膜前充分了解车膜 众所周知,车膜可以遮光、隔热和防爆,是提高车辆舒适性必不可少的辅助用品。但是车膜也会给车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必须在贴车膜之前有必要的认识。具体说来主要有三点。 (1)金属车膜会使带有导航系统的车辆出现导航失准现象 几年前威驰轿车导航版的车辆刚刚上市时,很多车主发现车辆显示位置漂移, 屏幕左上角的“GPS”标志消失,这些现象基本都为信号接收问题,后来上市的 花冠、锐志导航版,以及带有导航系统的其他车辆,也都有同类现象。造成信号 接收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粘贴了金属防爆膜。由于防爆膜为降低紫外线通过率而在膜内加入金属涂层,干扰了信号,如同手机在电梯内没有信号一样,安装在仪表台下方的导航信号接收器自然也就收不到来自卫星的信号。这些车辆如将天线附近的前挡膜撕去,或挖出碗口大小的一块空白区域,导航系统将会恢复正常。 面对这种车膜干扰导航系统运行的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应对,一种就是采用上述挖空导航接收系统周围的车膜,不过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膜的遮光隔热性能。另外一种方式,是将金属车膜换成陶瓷液晶膜,比如日本住友集团研发的“镜中花”防爆膜陶瓷液晶膜可以使一定波长的信号电磁波通过,可以解决金属膜对全部电磁波进行屏蔽性能的缺点。 (2)车膜的防爆性能有时在危险情况下会给逃生设置障碍 车膜具有防爆性能,可以防止在外力作用下玻璃破碎之后给人体带来的损伤,但是在车辆出现自燃或溺水等情况下,在门窗玻璃无法打开的情况下,驾乘人员即使用器械也无法完全将玻璃击碎,这就给逃生设置了障碍,不过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可能性较小,车主不必因此而完全放弃贴膜。针对这种情况,有的中高档车辆如沃尔沃S40,车辆出厂时就只在前后车窗上装有车膜,而在四门车窗上就没有装贴,这就使车主在危险情况下多了一种选择。 (3)贴膜之后透光度有所降低 透光度和清晰性是车用膜中关乎行车安全最重要的性能,如果车膜颜色太暗,就会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建议用户尽量不要选取透光度太低的膜,车窗膜、尤其是前排两侧窗的膜,应选择透光度在85%以上较为适宜。此时侧窗膜无需挖孔且不影响视线,夜间行车时还能把后面来车大灯照射在倒后镜的强烈眩光反射减弱,使眼睛非常舒服。 2.确定贴膜的天气或时机 天气状况对贴膜多少也有一定影响。比如,在有太高照的情况下,车主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判断所选车膜的隔热效果。 只要用贴了膜的玻璃挡住太阳,用脸或者手去感受其隔热效果就可以了,而在阴天则不明显。不过,阴天贴膜也有好处,由于空气湿度较大,空气中悬浮物也明显减少,可避免膜和玻璃间出现杂质影响美观,是贴膜的较好时机。如果是在开放的车间贴膜的话,阴雨天贴膜所受的外界干扰要小得多。 由于车辆贴膜之后至少需要3天不能升降车窗,这会给用车带来一定影响。长期在封闭的车窗内必定烦闷,建议用户选择在用车较少的时段内贴膜,尽量错开贴膜后的3天时间。 3.选择合适的门店贴膜 贴膜对技术及软硬条件都要求很高,比如无尘的环境、专用设备、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熟练的技术等,因此选择贴膜的门店非常重要。 (1)要有封闭车间 贴膜最怕灰尘,一旦在贴膜过程中,膜和玻璃中间粘上沙粒或细微尘土,就会影响整个贴膜的质量和效果。所以一定要选择一家有封闭车间的汽车服务商。 (2)工人贴膜技术水平要高。 前后风挡玻璃是最能考验贴膜的工艺水平的,因为它们弧度大、面积大,增加了不少难度。在贴前、后风挡玻璃时,最好不要裁切,而要整张贴,否则会失去防爆性,而且影响美观。只有工人技术水平高,贴出来的效果才会美观有效。 http://www.pcauto.com.cn/qcyp/ 贴膜中的一些细节工作,直接影响到贴膜的使用效果。比如对于玻璃的清洗工作,它是装贴质量好坏的基础工作。一般清洗玻璃有3个步骤:玻璃探伤,清除胶粒、沙砾;玻璃除尘清洗(由于需用水除尘、润滑,注意防止水漏进汽车的音响、电控系统,必须清洗3遍);贴膜前的清洗。后挡风玻璃清洗时务必小心加热丝的保护。另外,全车贴完膜后要坐在车内观察颜色是否均匀,是否有气泡、沙砾是否过多。并在各种角度向外看,会不会影响视线。 (3)贴膜商家的口碑要好 现在市场上贴膜的厂家很多,车主贴膜时一定要当心受骗。比如车主希望选择优质车膜,个别商家为了“帮助”这些外行车主签定所选车膜的性能,往往备有隔热膜测试灯箱,但在测试样板上却做手脚。比如,他们在灯箱上做对比测试时,往往将别的品牌贴在普通玻璃上,而自己的品牌贴在一块高隔热的玻璃上,用偷梁换柱的方法蒙骗车主。因此车主一定要选择口碑好的商家。 总之,要选择合适的门店贴膜,一是选择选规模大的商家;二是挑专业经销点购买;三是要看隔热膜是否通过权威机构认证,正规膜有自己的产址以及经营公司,消费者可以上网查询
第3个回答  2013-09-18
贴膜有7大好处:.1、防紫外线。紫外线会造成皮肤损伤和老化,紫外线会导致车内饰老化褪色变质。2、防爆。汽车玻璃是易碎品,贴膜能防止玻璃破碎时对人造成的二次伤害。3、隔热。贴膜能有效解决太阳的辐射热,这是依靠空调对流降温不能解决的。4、防眩光。夜间行车迎面刺眼的眩光是干扰驾驶员有效掌控路况的安全隐患,贴膜后眩光会变得柔和。5、节省能耗。贴了膜的的车,打开空调能很快降低车内温度。6、保护隐私。从车外不容易看见车内,营造私密空间。7、美观。根据车色可以搭配个性化玻璃膜,增加美观性。(以上内容摘自海桥汽车美容讲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3-03
当然是有必要的,购买汽车后,装贴隔热膜是必选的装饰之一,大部分都是前档和侧后窗一起贴。前档是阳光照射的主要区域,可以有效防止被晒黑,内饰褪色等,夜间还可以消弱对面大灯的刺眼强光,在玻璃破碎时更多一层保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