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一共可以分几段

唯一的听众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

四段。

1、第一自然段:在家里拉琴遭冷漠对待,失去自信。

2、第二到第八自然段:自称“耳聋”的老妇人猜想“我”拉得好,做“我”的听众,使“我”找回了自信。

3、第九、十自然段:写“我”从妹妹那里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4、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写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原文选段: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此文出自现代·岳永利(落雪·笔名)《唯一的听众》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唯一的听众》是出自作者落雪(笔名)笔下的一篇文章。该文讲述的是一名乐感极差的小提琴演奏男孩,羞于自己的乐技,而避开人群前往人迹罕至的小山上练琴。

然而一旁的老人时常听琴,默默地鼓励着男孩,使男孩恢复自信,不再羞于在人前拉琴,而日后每当在人群前演奏时都会想起当年那位鼓励自己的聋老人。

本文记述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的帮助下学会拉好小提琴的事,赞扬了老教授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作者简介:

岳永利,主要笔名落雪,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唯一的听众》刊发于1992年《女友》第6期,并被评为当年读者最喜爱文章。《唯一的听众》1993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上海教育1993年版六年级《语文》“注释”中注明选自1992年6期《女友》。作者还著有《福饺》、《红纱巾红纱巾》等多篇文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起因(1):“我”的小提琴水平十分差,在遭受了亲人的打击后,“我”失去了在家里练琴的自信。
发展(2~11):“我”来到树林,在拉了曲子后,一位“聋”老人的话让“我”有了自信。
结局(19):妹妹的话道出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我”时常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

一(1)
二(2-8)
三(9-12)

(1)为第1大段
(2-8)为第2大段
(9-11)为第3大段

一、第一自然段:家里拉琴遭冷漠
二、2——11自然段:林中练琴遇知音
三、12自然段:舞台演奏生感慨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不敢在家中练琴,决定到林中练琴。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还夸奖“我”,鼓励“我”,使“我”找回了自信,又到家中练琴。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写“我”从妹妹那里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写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1 别人说“我”是个音乐白痴。
2-5 “我”去树林拉琴.看见了一位"聋"的老人。
6-7 “我”有了变化。
8 “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是老人在一直鼓励着我,才有了今日的"我"。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不敢在家中练琴,决定到林中练琴。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还夸奖“我”,鼓励“我”,使“我”找回了自信,又到家中练琴。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写“我”从妹妹那里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了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不敢在家中练琴,决定到林中练琴。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了“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还夸奖“我”,鼓励“我”,使“我”找回了自信,又到家中练琴。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写“我”从妹妹那里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写了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 而要我自己来分的话 ,,,,经过我读了一遍 ,,,,我认为应该这样分 。。。。】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为总起段,概括地简略讲述了“我”将要叙述的这个故事。。。。。。

第二段:第二到第五自然段 。。。。。这四个自然段,都共同在自述作者 “ 有一天清晨,独自到林中去练琴的遭遇 ” 。。。。【 因为其是一个整体,故将之划为一个大段 。。。。。即:都是在讲述作者自己,那一天早上,在树林中,偶遇一位白发苍苍的 老聋人的事情 。。。。因地点没有变换,时间也一致,所以就自然地成为一段 。。。。】

第三段:第六和第七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在讲,我自那天回到家以后,就起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由于 那位老人的 耐心聆听 与 默默支持 为我带来的 。。。。。。【 作者每日清晨都去树林中,面对着那位聋子老人,卖力地,甚至竭尽全力地进行着演奏。。。。。因为那位老人给作者在内心上的信赖与支持,在此基础上,更加上作者锲而不舍、日复一日的卖力操练,终于有了作者后来的、在小提琴演奏技法与水平上的长足而显著的进步!!】

第四段:第八、第九和第十自然段 。。。。。讲述了,作者偶然间 由妹妹那儿 得知了真相 。。。。原来这个聋人并不聋!而这位所谓的聋老人,甚至还曾经 “ 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更重要的,她还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 !====== 小作者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他本人与那位聋老人的秘密,当然,还有一位老人美丽而和善的心灵!作者依然每天 “ 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著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作者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 作者轻轻地拉着,老人静静地听着。而作者所拉出的琴声,也不再是那样的难以入耳,取而代之的,则是一阵阵 或悠扬、或激荡、或低沉、或高亢的、悦耳而舒心的琴声 。。。。。。

第五段:第十一自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自然段 。。。。。讲的是,“ 后来,我已经能足够熟练地操纵小提琴,它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爱好。”而那位耳“聋”的老人,作为 “ 那天清晨我唯一的听众 ”,也作为 “ 我 ”的小提琴启蒙老师,却是那样深刻的铭记在我心中,久久不能忘怀!每当我在外参加乐团演出之时,总是会不由得想起这老人,———— 往日清晨,我所拥有的、唯一的听众!…………………………

【 好啦,我的分配法就讲述完了。。。。您觉得如何呢?———— 虽然,这分法比起常规的分法要多出了一到两个大段 , 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话,本文的 思路会更清晰、层次会更分明、脉络会更明了! 】·····【 最后,希望我的解答能给您作个参考 ;我的回答能为您带来帮助!O(∩_∩)O谢谢 】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