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9

第2个回答  2020-02-29

黄曲霉毒素主要来源是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

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在中国总的分布情况为:华中、华南、华北产毒株多,产毒量也大,东北、西北地区较少。 



扩展资料

黄曲霉毒素危害:黄曲霉毒素是已知真菌毒素中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据称,其毒性相当于等量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它的毒性有三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其致癌特点是:致癌范围广,能诱发鱼类、禽类,各种实验动物、家畜及灵长类等多种动物的癌症。

除主要诱发肝癌外,还可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亦可导致出现畸胎。因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有关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曲霉毒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黄曲霉毒素超标“致命”怎么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代谢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
在中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产毒菌种主要为黄曲霉,1980年测定了从17个省粮食中分离的黄曲霉1660株,广西地区的产毒黄曲霉最多,检出率为58%。总的分布情况为:华中,华南,华北产毒株多,产毒量也大,东北,西北地区较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0-21
主要来源于变质霉变的果仁类,如花生仁、腰果、杏仁、大米等。其中变质霉变的花生仁霉毒素的含量最高,是致癌的罪魁祸首。所以建底议大家变质霉变的果仁类千万不可再食用,有的说加热或重炒就行了,那是错误的做法,也不可将变质霉变的果仁给家禽和生口吃,也会有间接影响的。身体最重要,健康饮食是关键!
个人意见,谨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