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童年》的读后感,初一水平,1000字以上。

如题所述

刚进入初中第一天,语文老师就布置读书的任务,首先就让我们利用双休日,读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我迫不及待的买来并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终于,终于读完了,我合上书,不禁思绪万千。
主人公阿廖沙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他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却又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围的人都是那么的自私,贪婪,充满了仇恨……他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由于家境贫寒,阿廖沙上学只好穿母亲和外祖父的衣服,为了上学的学费,他只得捡破烂换钱,每逢不上学的时候,他一大早起来,就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破纸片卖给废品加工厂。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比的收入,假如运气不好呢,他上学的事就没着落,和他比起来,我可是幸福多了。想到这儿,我不禁有点惭愧。因为尽管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经常挑三拣四,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孩子的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而且,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有十一岁就必须到“人间”独自闯荡。
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学习呢?
每个人都有童年,并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有阿廖沙那么贫苦吗?不,我们没有,在我们心中,童年就是快乐的,灿烂的,是我们金色的回忆。我们在家里是独生子,是父母亲的掌上明珠。阿廖沙的童年没有我们幸福,家庭也没有我们美满。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 没有谩骂,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是善良的,纯洁的,乐观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快乐、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雅的学习环境,这样美满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更别说对得起自己了。如今,童年就要离我们远去了,并且是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必管人世间的险恶纷争,也不必管社会的黑暗腐败……而高尔基的《童年》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没有孩子的天真,活泼,只有每天数不尽的工作,受尽外祖父的虐待,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让我感慨万千。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7岁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的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阿廖沙的生活是多么悲惨啊: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生活多么黑暗啊,就像他的家庭一样——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周围的人贪婪、残忍、愚昧。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勤劳、坚强、善良,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的童年的灿烂的,多彩的: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品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被人欺负,家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人一番……但拥有着这些,我们似乎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珍惜童年,珍惜如今这美满、幸福的生活
  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的童年,每个人只有一个童年!

初一:名字没想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21
可以去看童年那一本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