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疆食品“馕”急需!!

我要写一篇作文,是关于新疆食品“馕”的,要这几种资料!!
1、馕的烤法有没有什么特点?可以表现民族文化的?
2、被称为“馕中之王”的艾曼克有没有在特定的时间一定要吃?
3、其他的馕有没有在特定的时间一定要吃规矩?
4、维吾尔人烤馕的具体过程有没有可以表现民族文化的?
其他的资料不要,就要这几个!!
全部都给了!!100分!好的在追加100!
恩......大家都很不错啊~~
还是投吧~~

  1。馕,是新疆的特色主食,是一种用面粉烤的饼。馕的烤法很奇特,是在特殊的土炉膛烤熟的,这种烤炉,俗称“馕炕”。馕的种类繁多,有甜、咸、夹肉或葱花的;大小也不一样,大的如圆桌,小的如茶杯。新烤熟的馕特别香甜好吃,当地人待客、送礼或旅行,都少不了做许多的馕。
  2。馕的家族还是蛮壮观的,馕中之王的名字叫“艾曼克”,中间薄而脆硬,边沿厚而松软,直径大约四五十厘米,每个馕都需要至少一公斤的面粉。如遇节日或重大宴会,维吾维尔族的朋友,把最大的和最小的馕摆成一个塔形放在桌子中央,用来招待贵宾。
  3。一般重要节日都会吃馕。没有什么特定的规矩。
  4。烤馕是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品。据说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者曾在古墓出土过古代的馕。下面是烤馕的来历:
  很久以前,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牧民们寒来暑往,常年累月游牧在荒无人烟的塔里木河两岸。有时一出去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年半载,只好带着干粮上路。时常干涸的塔里木河不能为牧民提供充足的饮水,没过两天,身上的干粮硬像戈壁滩上的石头,又干又硬,咬一口门牙上直冒火星。

  一天,太阳刚出来就像着了火,一丝风也没有。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沙尘,低低地浮在空中,吸食着人们身上的每一滴汗水,空气中弥漫着羊毛被烤焦的味道。这时,吃草的羊学会了挖坑,将头钻进土里,却依然咩咩地叫个不停。牧羊人吐尔洪被太阳烤得浑身冒油,实在受不了了,就扔下羊群,一口气跑回几十里以外的家中。

  吐尔洪一头扎进水缸,出来一卟冷,头上的水立刻变成了水蒸气。他突然发现老婆放在盆里的一块面团,不顾一切地抓了过来,像戴毡帽一样严严实实扣在了头上。面团凉丝丝的,舒服极了。这时,他又想起了扔在外面的羊群。

  太阳依然在燃烧,吐尔洪踏着龟裂土地上冒起的粉尘,朝羊群走去。走着走着,他闻到了股香味儿。他左看右瞧,不知其然。他一路小跑,香味儿却不离其后。不多时,脚下被一条红柳根拌了一下,还没等跌倒,头上的面团滑落在地,摔得粉碎。香味儿越来越浓,布满了前后左右。吐尔洪随手捡起一块儿碎饼,放进嘴里细细品味,外焦里嫩,香脆可口,非常好吃。

  “咚嗒依嗒……咚嗒……”吐尔洪哼着鼓点,一边嚼一边脱下袷袢,把碎饼包起来,飞奔着跑回村里。一路上,他见人就送上一块碎,等人家说声“好吃好吃真好吃”后,再继续前行。不知听过了多少遍“好吃好吃真好吃”,吐尔洪确认这东西就是好吃。尝到香味儿的牧民兄弟得知来龙去脉,都纷纷效仿。这么好吃的东西新工艺总得有个名字吧?为了区别各种饼类,吐尔洪就把大伙召集到一起,集思广益。想来想去,还是他提议说:“就叫它‘馕’吧!” 天不是每天都晴的,在没有太阳的阴天,或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人们吃不到馕的时候,心里就特别难受。吐尔洪左思右想,想去了一个好主意。他在自家院里,挖了一个大坑,四壁用黄泥抹实,在中间烧起红柳根,等炭火通红时,把和好的面团贴到四壁上,不一会儿就馕香四溢了,“面香油脆出新炉”的烤馕味道比自然晒熟的更好了。

  从此,新疆的维吾尔族人就离不开馕了。在一些场合里,馕还表达着特殊的含义。比如,掉在地上的馕渣子要顺手拾起来放到高处,让鸟儿去食;又比如,结婚时,新郎和新娘要吃醮着盐水的馕,象征着有福同享、白头偕老。

  希望对你有帮助。我问了很多新疆朋友,也查了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20
1.呈焦黄色,油亮生辉,香气扑鼻.鲜嫩而可口,是用馕坑火的辐射热和坑壁的高温烤制的。 将柴禾置坑内点燃,渐渐的使坑温达120-150度以上。将羊肉切成约3厘米左右见方的块状,磕开鸡蛋加姜黄、胡椒粉、孜然粉、精盐、精制面粉等拌成糊状,均匀的涂抹在肉块上,然后将肉块贴近馕坑内壁,取出明火,堵住坑口,连焖带烤,约莫30分钟后即可。取出后,再将烤肉切成小块,上撒盐或者蘸盐食用,这样烤出的羊肉外脆里嫩,味美异常。 食馕时通常要配以茯茶、奶茶或肉汤。 .

在新疆吃饭就是吃饭,以羊肉、牛肉、乳酪、蔬菜、米面为主。菜点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粗犷实在,味浓厚爽利,面食品种有独到之处。民族文化交融和新疆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时间百富汉堡、德克士、哈立德这些西式快餐纷至沓来,大有取代新疆流行主食之势。拌面、羊肉串、馕、抓饭等新疆本土快餐依然不减,样式、服务也日趋现代化,国际化发展,与洋快餐形成竞争之势。很多维吾尔商人在美国、台湾、北京等地开起了馕店、烤起羊肉串,让新疆本土快餐一步步走向世界。

2.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3.没有

4.馕是新疆各兄弟了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馕的品种很多 , 大约有五十多个。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通过这个美好的传说,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新疆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随时可见形状各异、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馕。馕是维尔吾族的主食,也是维尔吾族民族精神的体现。维尔吾族有谚语"馕是信仰,无馕遭殃"。

新疆的少数民族古代大多是游牧民族,就是今天定居了的农业人口,历史上也曾是游牧民族的后裔。应该说,烤制食品是游牧民族的特长。定居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在原来烤制文化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更为丰富的烤食文化。

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畜牧区,游牧民族对肉和其他食品的烤制早已渗入新疆古代民族的生活中。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处。东西方饮食文化在这里多有沉淀,相互交融后又传播开来。
新疆的主食馕(饼),传至整个中亚,直达地中海沿岸。在新疆大量的烧烤食品中有很多一物多烤的制作方式。如羊肉的烤制就有多种方式,有烤全羊、烤羊肉串、馕坑烤肉串等方式。烤馕的种类就更多了,小的直径只有几厘米,大的可与独轮车的车轮相媲美,有油馕、窝儿馕、扁馕等等。不光烤制的方法多样,可烤制的食品种类更是丰富。有烤肉、烤羊心、烤羊肠、羊肝、羊排,还有烤鱼、烤鸡、烤馕、烤包子、烤鸡蛋、烤南瓜……可谓烤的出奇,吃的精采。还有一种原始的烤馕,将面和好,加点盐,不用任何炊具,在沙地上升堆火,待沙子被烤烫后扒出沙坑将面饼埋进去,约一刻钟后取出,磕去表面沙土,烤馕外皮焦黄、皮脆芯软,吃起来别有风味。这是过去维吾尔族人野外生活的主要口粮。当然,今天馕的制做已是很现代的,有馕坑、烤箱、甚至有用微波炉的。但新疆人还是爱吃从馕坑里烤出来的热馕,他们觉得,那味道才叫正宗。对于定居于绿洲之中的农业居民而言,在交通不便利的年代里,各绿洲间的距离是很远的,普通食品在新疆干热的气侯条件下极易变质,无法作为途中的干粮,而烤制食品的优势也就体现出来了,它耐贮存,不易变质。揣上几个大馕一走三天五天,饿了就吃,方便无比。我想,这就是新疆饮食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罢。饮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参考参考把,希望你能写出好文章
第2个回答  2008-03-20
1.馕的烤法很奇特,是在特殊的土炉膛烤熟的,这种烤炉,俗称“馕炕”。在新疆农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这种“馕炕”。

2.新疆人会为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准备大的艾曼克馕,也叫艾买克

3.在新疆,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见到馕,吃到馕。新疆人一般在早餐时候吃。似乎没有在特定的时间一定要吃规矩。

4.镜头:烤馕人用一湿毛巾缠着一个椭圆形的工具将饼贴于底部有火炭、壁面发烫的馕坑壁上,不出三、五分钟,一只焦黄油亮、香脆可口的馕便被用一只钩子钩出了馕坑,飞旋于馕摊上,任你挑选。
我以为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新疆民族文化的表现了。

PS:新疆的汉文化研究者一般认为,巴里坤县是新疆汉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如果你有兴趣打听一下生活在这里的汉族人的籍贯,你会发现这里绝大多数汉族居民的籍贯就是巴里坤。而巴里坤的馕饼子正是在这种深厚的汉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带有典型的新疆汉民族文化特征的大众食品之一。
http://www.xici.net/b760555/d56723994.htm
新疆农村随处可见的“馕炕” http://www.cnsphoto.com/CNSPhotoUse/PicLib/SmallPic/07p/PhotoS/071221/071221095b_1.jpg
炭火烤馕
http://www.cnsphoto.com/CNSPhotoUse/PicLib/SmallPic/07p/PhotoS/071221/071221089b_1.jpg
第3个回答  2008-03-20
我小时候就在新疆长大……新疆的馕……

就是贴再弄好的囊坑里(用和着麦草,羊毛弄的)……馕上面有芝麻……有的馕里面加的有鲜奶,有的有鸡蛋…有的上面还有葱花…馕有咸的有甜的……

我就记得我们早上喝鲜奶的时候就着馕吃……平时饿了吃点……馕就像中原的馒头一样……没什么特定时间吧……我们就是饿了吃……

你说的囊中之王……我见过……就是很大……是馕中的一个品种……应该不要什么特定规矩吧~~新疆人吃馕就是吃主食嘛~像馒头……吃馒头还要什么规矩me ?

……考馕表现的文化?··这个好郁闷哦……用羊毛的囊坑考馕算不算啊 ?~他们以前是游牧民族……考的炉灶也比较特别……
但是我知道吃囊的文化,我们吃都不让用刀子切开,用手掰几半吃……他们说这是互相团结,相互照应的表现和良好传统……然后……结婚的时候,抢馕……一个结婚环节……~~
第4个回答  2008-03-20
1.基本的做法是在所谓的馕坑中烤出来的!馕坑在农村的少数民族的村落中几乎家家都有,是一个约高近1米的一个土炉(大小并不完全一样,我拿比较典型的说),壁很厚,内为一个下大上下的准锥型空腔,上直接开通作为取放馕的出入口,大概直径在几十公分,土炉底部有通风口。要烤馕的时候,先在炉中烧木材或者碳火,使内壁非常热后,这时候木炭也已经基本上没有烟了,将已经摊好的馕在底面刷上少量的盐水后,另一面蘸上芝麻等,视不同做法放不同的东西,用铁铲载上贴于内壁之上烤熟,这样的饼由于是双面同时受热被烤,很快就会熟,而且刚烤出来的是非常香脆可口,我去买馕吃的时候就专门要这样刚出炉的,非常好吃了!馕是维族人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尤其是在较贫困的地区,几乎就是以此为食!我在南疆的山区工作的时候,经常看到小孩大人在出门的时候,拿块方巾包上几个馕,饿的时候,找个有水的地方,在水里稍泡一下就吃了.-----这里应该可以体现馕的一点民族文化和习俗吧。
2.我们宿舍的新疆娃说“馕中之王”的艾曼克并没有那种规定,现在都很普遍,想吃就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