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矿井下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题所述

1.质量标准化等于“文明生产”
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各项工作尤其是井下安全生产规范化操作的综述,它按照煤矿三大规程的要求,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具有严格、完善、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制度化管理考核标准。它追求的是规范、统一和质量,而这其中规范和统一是前题,质量是目的和结果。用煤矿职工的话说就是,干标准活,做标准事,从而达到促进安全管理,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
质量标准化工作从上个世纪后期就在煤矿安家落户,可以说家喻户晓了。遗憾的是我们绝大多数职工和管理干部对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理解犹如瞎子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简单化理解致使我们的质量标准化工作成了某种形式,成了形而上学的东西,成了矿区广大职工不值一谈的东西。是我们的职工理解不到位,还是他们素质太差,根本理解不了?我觉得这不是我们的职工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各级管理干部不能正确理解、运作质量标准化工作,肤浅、简单的认知最终导致质量标准化堕落成企业“文明生产”,成为企业的“打扫卫生”。
这是国有煤矿企业的悲哀。这也是我们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被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几乎任何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在煤矿都遭遇了类似的经历。
对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研究有关资料多如牛毛,很多论述立意之高远、语言之深刻、工作之指导令人仰止。但有四个字他们永远都没有用过,那就是盲目乐观。我觉得没有人真正认识到我们质量标准化工作还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还对质量标准化工作存在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以一个普普通通井下职工的眼光看煤矿质量标准化工作就是彻底的“文明生产”,就是把井下的巷道和施工现场打扫的干干静静,有时还把电缆和管道重新悬挂一下,然后迎接上上下下的各种检查。
浅层次的理解和运作必定会使职工对质量标准化工作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错觉。我觉得这主要是我们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和工作失误造成的。我觉得我们的管理人员有时候也弄不清什么是质量标准化,质量标准化包含那些工作,以及如何实施质量标准化。认识有多高,工作能力就有多高。这句话对与不对都无关紧要,但我一直就这么认为。
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比如4号上级单位将来人下井检查。什么检查都行,只要是检查。某些单位都会在3号的下午之前安排职工为检查人员的行走路线撒上石粉,很均匀的撒上石粉,防止检查人员行走时打滑。上下井的职工一见到在大巷撒石粉就知道有检查了,自己也很小心,唯恐踩上谁的尾巴,弄得自己被罚款被扣分什么的。我有时弄不清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否也具有震慑力?假如有的话,也算是促进了安全管理,为煤矿安全管理尽了绵薄之力。
同样是4号的上级下井检查。矿上的安检、调度、生产、机电等部门或科室都会提前通知各单位,要求各单位连夜晚安排职工把工作现场的杂物等收拾干静,该归拢的归拢,该支护的支护,该完好的完好,必要的时侯可以把生产停下来,等检查完再生产。这好象我们的家里,明天来客人了,今天好好收拾一下,至少每一个人也要换件干净的衣服,就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惊人的相似,相似的令人不敢多想。
我们平时的工作,形式的东西多,实在的东西少;表面的东西多,内在的东西少。很多好的做法,如质量标准化就是,我们就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文明生产,另一个是需要硬件投入。文明生产用职工的话说就是打扫卫生,硬件投入就是需要购买一些必要的材料,如油漆、涂料什么的,有时我们一些单位还将一些平日不能处理的材料处理成质量标准化的专项资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