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种植方法,详细的步骤和过程。

包括什么时间播种,行距多少?一亩地需要多少种,什么样的种子好些(比如抗倒伏的种子叫什么名字),什么时间浇第一次水,等等。。。直到收割卖掉的所有过程。谢谢。
另:一般一亩地收获多少斤小麦,多少斤玉米?

一、播种

1、播期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下,适期早播。

2、播法可采用7.5cm,15cm单条或30cm双条机械播种。

3、播深播种镇压后3cm覆土即可。

4、密度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地势和茬口而定。一般优质麦公顷保苗500万株~600万株。

5、播量按每公顷保苗株数、千粒重、发芽率、清洁率和田间保苗率(90%—95%)计算播量。

6、播种质量播种要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播后及时镇压。

二、施肥

1、有机肥生产用肥料,应以本有机生产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为主,适当购进外部肥源。如使用经1个月~6个月充分腐熟的有机堆肥,人粪尿和畜禽粪便必须经过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如每公顷施用优质农肥30t,结合翻地或耙地一次施入,有条件的可秋施肥。

2、商品化有机肥、叶面肥、微生物肥料在使用前必须明确已经得到有机食品认证部门认可和颁发证书。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根据小麦生长和需肥情况补充。

3、种肥分箱播下,切勿种肥混拌。

三、田间管理

1、压青苗小麦三叶期压青苗。用“V”型镇压器或石滚子压1次~2次。采用顺垄压法,禁止高速作业。地硬、地湿、苗弱忌压。

2、松土除草

(1)松土宽行距播种地块,在分蘖期人工除草一次,活土通气,促进小麦根系发育。

(2)除草采用人工除草和中耕机械除草方法。

(3)生育期灌水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做到一次灌足,如遇春旱,除灌足底墒水外,可于小麦三叶期至分蘖期灌水。

(4)病虫害防治从整体生态系统考虑,运用综合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的多样化,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有针对性针对性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物理和人工防治为主。

四、收获

1、收获时期蜡熟中末期进行收割。

2、收获要求收割后,捆好、码好,及时拉运,脱谷。机械收获不应造成二次污染。

3、贮藏脱谷后及时晾晒、精选,做到单品种收割、拉运、码垛(应选择无污染的晒场)、脱谷、贮藏和交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怎样种小麦才能保证它的产量和质量?不管我们种植任何植物,最开始都要做好准备,第一步就是先要整好土地。对土地的处理,首先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先把土地上的秸秆都打碎,不打碎的话怎么更种小麦呢?打碎是为了更方便的让她吸入土壤,因为土壤需要吸收营养,而这就是最好的营养,不是常说落花化作春泥会对花更有好处?接着第二步就是把那些土地都翻一下,把下面疏松点的土地都翻上来,把上面有秸秆的土地翻到下面,把所有的土地翻一遍之后,接到第三步就是把翻过的土地整理平整。

土地整理完之后,第三大步就是选择小麦的品种了,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我们仔细对比之后再做决定,而在选择小麦的过程中,不是小麦哪个贵就哪个更好,这个事情不能太过于绝对,贵的不一定都好,适合的才会更好,根据自己家里土地的土质,选择适合自己土地的小麦。但是在选择小麦的时候,一定要遵循那小麦品质好,而且抗病抗等能力强的原则。另外,小麦需要经过处理后才会提高萌发率,还有我们经常知道小麦需要除虫,就是因为小麦的种子里有细菌没有杀害干净,所以在小麦没有播种之前,要先进行杀菌处理,处理之后才可以耕种。

接下来的一大步就是耕种了,一般来说,如果想要种冬季小麦的话,就是在秋天的时候开始耕种,差不多是在十月份左右,而如果是想种春季小麦的话,就需要在过完春节以后耕种了,所以想要什么时候耕种小麦,要根据当地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小编提供的只是,一般的耕种时间,一般耕种差不多就在那几天左右,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安排,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就错过了最佳的时间段,所以工作的时间也要做一个打算,这是耕种小麦的最后一个环节了。耕种完之后就会轻松很长一段时间了。这就一直等到了小麦慢慢长大的时候了。

等到小麦成长一段时期之后,就需要进行对天地的管理了,这是提高产量的最佳机会,一般经过细心管理的田地,都会有一番收成,而那些中上之后就不再管理的田地,当然也会有收成但他的收成不高,所以在种上小麦之后要对田地有一番管理,管理期间需要进行施肥,除此之外还要进行拔草,如果小麦小的时候,可以亲自去地里边拔,但是等到长大之后,就没法亲自去地里拔了,只能通过除草剂,这是从小麦开始耕种一直到收割过程中需要做的,这些对小麦的收成都有特别大的影响,很明显的就能看出来那些不对田地管理的小麦的收成没有这些经过细心管理的收成大,所以这一环节也不能缺少,这是一个过程。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小麦栽培技术
(一)整地
1、土地平整。
2、土层深厚。
3、结构良好。
4、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高。
(二)麦田整地技术做到:早、深、松、碎、净、平。
早——前茬收获后及早整地;
深——适当加深耕作层;
松——表面疏松通气不板结;
碎——土渣细小;
净——及时灭茬,表土无作物根蔸;
平——地面平整,厢平沟直。
(三)施肥
1、小麦施肥特性
(1)小麦对氮、磷、钾吸收:
氮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2.2%,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
磷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0.7-0.9%,是核蛋白的组成成分。
钾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0.5-0.6%,是促进碳水化合物合成和运转。
(2)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生产100公斤小麦)
纯氮:2.75-3.23公斤,折碳铵46.8-54.9斤;
五氧化二磷:0.88-1.39公斤,折过磷酸钙106-16.7斤;
氧化钾:2.4-4.0公斤,折氯化钾14.4-24斤。
(3)小麦与微量元素。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锰、锌、铜、硼、钼等微量元素。
缺锰:小麦叶片柔软下披,有时出现灰色斑点。
缺锌:影响小麦分蘖,降低成穗率。
缺硼:雄蕊发育不良,花粉少而差,降低结实率。
缺钼:小麦植株矮小、穗小、粒少、产量低。
(4)施肥方法
A、生产200-250公斤小麦施肥量(按标准亩):总施氮量为12.5公斤;
生产450-500公斤小麦施肥量(按标准亩):总施氮量为碳铵5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钾肥10-15公斤,有机质占60-70%。
B、基肥:标准亩施有机肥2500斤,N、P、K肥占总肥量的60%。
追肥:追肥占40%。
(5)种植密度
A、密度与光合生产的关系:小麦生产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日光能转变成有机质的过程。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日光能,密度过低,浪费光能,光合产物减少;密度过大,呼吸作用加快,消耗光合产物也增加,通风透光不良,功能叶片死亡提早,光合寿命缩短,合成有机质减少。
B、密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种植密度一般基本苗,它是产量形成的基础,密度增加时,单位面积的穗数得到提高,但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密度降低时,穗数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所增加。一般要求每亩基本苗数在15-30万才是适宜的种植密度。
(6)选用良种。优良品种的特点: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产量稳定。当前生产上应用的良种有:郑麦9023、鄂麦23、鄂麦18、华麦13.
(7)播期、播量及播种方式
A、播期。
冬性品种日平均温度17-18℃,在10月以后播种;
半冬性品种日平均温度15-16℃,在10月以前播种;
春性品种日平均温度13-14℃,在10月底开始播种;
华北地区在9月中旬播种;
华南地区在11月中旬播种;
华中地区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
B、播量。一般亩播15-18斤。
C、播种方式。分三种播法:条播、撒播和点播。

小麦的田间管理
一、出苗分蘖阶段的生育特点和田间管理
1、生育特点:出苗分蘖阶段,自播种出苗开始,到拔节为止。
春性小麦出苗—拔节4叶进入幼穗伸长期;
半冬性小麦出苗—拔节5叶进入幼穗伸长期;
冬性小麦出苗—拔节7-8叶进入幼穗伸长期。
2、栽培特点
(1)要苗齐、苗壮。
(2)争取早分蘖、早发根。
(3)达到壮苗越冬。
(4)营养物质积累多,有利于安全越冬,为增产打基础。
3、管理措施
(1)苗肥:齐苗后追一次速效肥,促进幼苗生长,提早分蘖,一般每亩追尿素5-8斤;
(2)分蘖肥:分蘖肥用量不可过多,防止冬前旺长,降低抗寒能力,一般亩追尿素8-10斤;
(3)腊肥:冬至过后,一般施有机肥2000斤,巩固冬前分蘖,促进幼穗分化。
(4)化学除草:在播后至出苗前,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200-300克兑水120斤喷雾,在下雨期间喷药最好。
(5)压麦:压麦一般在越冬期间进行,对生长壮、旺苗进行镇压,控上促下,缩短茎基部一、二节间长度,增加粗度,提高抗倒能力。
(6)防御冻害:防御冻害的主要措施有,选用抗寒强的品种,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寒潮来前浇水,减轻冻害。
二、拔节孕穗阶段的生育特点和田间管理
1、生育特点:拔节孕穗阶段包括拔节、孕穗、抽穗等生育时期,属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早春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小麦开始拔节,拔节后分的蘖一般为无效分蘖。孕穗以后是小花发生分化和部分退化的时期。拔节期以茎、叶生长为主,孕穗期以茎、穗生长为主。
2、田间管理:
1追肥。
拔节期:一般每亩追尿素15斤左右,增粒增重,防早衰。
孕穗期:一般每亩追尿素5-6斤,增加穗部营养供应,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2清沟排渍。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麦开始拔节,3月份雨水逐渐增多,导致小麦各种病害发生,麦田要注意清沟排渍,降低水位,减轻病害。
3预防倒伏。
a、采用矮杆品种。b、合理应用肥水。c、控制旺长,小麦过旺生长时,可用矮壮素进行防治。
三、抽穗成熟阶段的生育特点和田间管理
1、生育特点。本阶段指小麦抽穗后的生殖生长时期。长江中下游小麦在4月中旬前后抽穗,抽穗时间大约40天左右。本阶段是小麦籽粒形成时期,也是决定小麦粒数的关键期。
2、管理措施。
(1)合理排灌。小麦抽穗后,生理需水量增大,是小麦一生中需水的高峰。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相当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为宜。南方4、5月份多雨,要注意清沟排渍,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
(2)防治病虫害。小麦生长后期有粘虫、蚜虫,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危害。
a、虫害:可用杀虫剂类农药进行防治。
b、病害:一是赤霉病的防治。可用多菌灵、敌百虫混合剂;兼治白粉病的防治。二是锈病的防治。可用敌锈钠或敌锈酸,稀释200倍液,兑洗衣粉2两进行防治。
四、收获

以上只是给您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要看您种植的地区土壤情况和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来综合考量的!希望能帮到您!追问

一亩地一般产多少斤小麦和玉米?高产能到多少斤?

追答

各个地区不通,在浇水及时的情况下,产量相对就高,小麦一亩地产量1000斤左右,玉米产量1200斤左右 ,如果是山区没有水浇地的情况下,小麦一亩地也就是500斤左右,玉米700斤左右。雨水多,产量相应就会高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6-29
小麦栽培技术
(一)整地
1、土地平整.
2、土层深厚.
3、结构良好.
4、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高.
(二)麦田整地技术做到:早、深、松、碎、净、平.
早——前茬收获后及早整地;
深——适当加深耕作层;
松——表面疏松通气不板结;
碎——土渣细小;
净——及时灭茬,表土无作物根蔸;
平——地面平整,厢平沟直.
(三)施肥
1、小麦施肥特性
(1)小麦对氮、磷、钾吸收:
氮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2.2%,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
磷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0.7-0.9%,是核蛋白的组成成分.
钾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0.5-0.6%,是促进碳水化合物合成和运转.
(2)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生产100公斤小麦)
纯氮:2.75-3.23公斤,折碳铵46.8-54.9斤;
五氧化二磷:0.88-1.39公斤,折过磷酸钙106-16.7斤;
氧化钾:2.4-4.0公斤,折氯化钾14.4-24斤.
(3)小麦与微量元素.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锰、锌、铜、硼、钼等微量元素.
缺锰:小麦叶片柔软下披,有时出现灰色斑点.
缺锌:影响小麦分蘖,降低成穗率.
缺硼:雄蕊发育不良,花粉少而差,降低结实率.
缺钼:小麦植株矮小、穗小、粒少、产量低.
(4)施肥方法
A、生产200-250公斤小麦施肥量(按标准亩):总施氮量为12.5公斤;
生产450-500公斤小麦施肥量(按标准亩):总施氮量为碳铵5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钾肥10-15公斤,有机质占60-70%.
B、基肥:标准亩施有机肥2500斤,N、P、K肥占总肥量的60%.
追肥:追肥占40%.
(5)种植密度
A、密度与光合生产的关系:小麦生产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日光能转变成有机质的过程.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日光能,密度过低,浪费光能,光合产物减少;密度过大,呼吸作用加快,消耗光合产物也增加,通风透光不良,功能叶片死亡提早,光合寿命缩短,合成有机质减少.
B、密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种植密度一般基本苗,它是产量形成的基础,密度增加时,单位面积的穗数得到提高,但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密度降低时,穗数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所增加.一般要求每亩基本苗数在15-30万才是适宜的种植密度.
(6)选用良种.优良品种的特点: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产量稳定.当前生产上应用的良种有:郑麦9023、鄂麦23、鄂麦18、华麦13.
(7)播期、播量及播种方式
A、播期.
冬性品种日平均温度17-18℃,在10月以后播种;
半冬性品种日平均温度15-16℃,在10月以前播种;
春性品种日平均温度13-14℃,在10月底开始播种;
华北地区在9月中旬播种;
华南地区在11月中旬播种;
华中地区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
B、播量.一般亩播15-18斤.
C、播种方式.分三种播法:条播、撒播和点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04
选好麦种,一亩地麦种25到30斤左右,播种要均匀,土地要湿润,播种时要均匀的把麦种覆盖上,不能有干麦种在外面,也不能买太深,用泥土掩盖大约三公分左右就行,太深憋着出不来,太浅泥土干燥也出不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