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日新之谓盛德

如题所述

翻译: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

1、原文: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2、译文:拥有万物就叫伟大业绩。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变化不止就叫易。

3、重点释义:

日:时光,光阴。

盛德:指盛美之事。

4、赏析:必须每天努力进步,才能感应到自然规律,与天地自然同步。这里的“新”,强调的是人作为主体的外在作为,即人对整个世界包括内部自然的全面征服活动。“言德行终始不衰杀,是乃日新之义。”强调的是人必须奋发图强,不断行进,才能与天地自然同步。 

5、出处:《易·系辞上》

扩展资料:

一、重点字词释义

异:不同。日日更新,月月不同。形容发展变化快,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1、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尚书·康诰》曰:‘作新民。’《诗经·大雅·文王》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2、译文:商汤刻在洗澡盆上的字说:“如果能在今天洗净身上的东西,使身心清新,就应天天洗净脏东西,使身心清新,更要继续不断地每天清洗,使身体和精神焕然一新。”《康诰》说:“激励人们弃旧图新,弃恶从善。”

《诗经》中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能始终做到自我更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都竭尽全力,使自己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3、赏析:引文句末的“无所不用其极”也是常见的典故,原指修养品德时没有一处不尽心尽力的意思,褒义。现已失去褒义,专为贬义,指任何坏事都干得出来或任何极端手段都使得出来。

《礼记》这段话被概括为典故“日新月异”,不再限于形容品德、修养的提高,更多地形容事物的发展、进步很快。

二、《易传》的影响

1、《易传》天道尚中、天尊地卑思想开启了忠观念之源。按照取象《易》理,人类社会活动包括道德规范都是取象天地之道的。

2、《易传》的忠信进德思想揭示了忠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周易》之“周”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就是“忠信为周”。

3、《易传》的忠观念凸显了卑以自牧、谦卑柔顺的臣德之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4、《易传》的忠观念还保留了在上者之忠和平等主体之忠等忠之原初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新

参考资料:人民网-《易传》与忠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4

“日新之谓盛德”意思是人必须每天努力进步,才能感应到自然规律,与天地自然同步。出自 《易·系辞上》。

这里的“新”,强调的是人作为主体的外在作为,即人对整个世界包括内部自然的全面征服活动。 “言德行终始不衰杀,是乃日新之义。”强调的是人必须奋发图强,不断行进,才能与天地自然同步。

日新,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盛德,指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敬称有高尚品德的人。

扩展资料:

一、引证释义:

盛德:

1、指四时之盛气。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白话文:“[孟春之月]某日立春,四时的盛气都在木。”

2、指盛美之事。

《左传·僖公七年》:“夫诸侯之会,非德刑礼义无国不记,记奸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记,非盛德也。”

白话文:“诸侯的会见,不是德刑礼义没有国家不记,记得坏的位置,君盟替代了。作而不记,不是美德啊。”

3、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白话文:“良贾深藏若虚,君子品德高尚,虽然容貌看着愚蠢。”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后来我家岳选了典史, 安庆的乡绅人家,因他老人家为人盛德,所以同他来往起来。”

4、敬称有高尚品德的人。

《左传·文公十八年》:“ 少皥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 杜预 注:“盛德,贤人也。”

白话文:“少皥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毁掉信誉废弃忠诚,装饰好的话,李靖向马虎,造谣中伤,以诬陷盛德。”杜预注:“盛大的德行,贤人啊。”

日新:

晋·张华《励志诗》:“进德脩业,晖光日新。”

白话文:“进德修业,光辉日日更新。”

宋·王禹偁 《答张知白书》:“如足下之文实亦鲜得,况可畏之年,日新之业,仆安敢测其涯涘乎?”

白话文:“如果你的文章确实也很少得到,更何况是今年,每天都有新的事业,我怎么敢预测其边际?”

郑观应《易言·火器》:“惟火器既日出日新,购用宜慎之又慎。”

白话文:“只有火器当天出新,购买使用应该慎之又慎。”

二、相关词语解析:

日新月异

【解释】: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白话文:“如果更新,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又一新。”

【示例】:教授之术,亦采法列强,教科之书,日新月异。 ——清·吴趼人《痛史·原叙》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扶摇直上、今非昔比、与日俱进、一日千里、蒸蒸日上、日异月新、突飞猛进、沧海桑田、百尺竿头、与日俱增、坂上走丸

【反义词】每况愈下、一成不变、依然如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盛德

百度百科-日新

百度百科-日新月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02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几千年沿用下来的古语,为我们耳熟能详;“日新”思想即来源于此。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日新”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意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汤在“盘”(一种盛水器皿,这里特指澡盆)上刻了告诫自己的铭文:“如一天能够自新,则应该天天自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鼓励平民百姓要经常改过自新,从而具备新民的气象。”《诗经》上讲:“周国虽是旧的邦国,但文王、武王能够自新其德并博施于民,因此可以秉承天命、建立周朝。”所以,君子无时无处不在反省自己的过失、反思自己的生活,坚持改过自新、坚持去追求完美的道德境界。咯
第3个回答  2018-06-04
日新之谓盛德的意思:每天更新自己的学习与见解,问题深入。学习有所进步,这种事情难道不是事情吗?
第4个回答  2018-06-07
每日有所改变叫做高尚的品德;每天推陈出新,不断改变创新才称得上深厚的品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