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哲学的核心是“求真”和“求知”,它的特点是思辨性、解释性和概括性。

哲学 - 词源 哲学
“哲学”一词,汉语中本来没有,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首先采用它来译西语philosophia一词。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此语源自希腊语,是philein(爱)加上sophia(智慧)构成的,意即“爱智慧”。照此意,哲学就是求智慧的学问。
哲学 - 定义
所谓哲学,就是研究客观世界上的一切普遍规律的科学,就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普遍规律的科学,就是通过研究自然界、人类认识、人类种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人类种族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切普遍适用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科学。研究规律是手段,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是目的。人类怎样认识世界,就会怎样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哲学,归根结底就是研究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科学。
哲学的定义一直存有争议,这个领域随着历史而不断地扩张,且根据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问题有兴趣而改变着。一般认同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寻求能做出经过审视的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的类推。不同的哲学家对推理的本质有不同的想法。虽然哲学源自西方的传统,但许多文明在历史上都存在着一些相似的论题。东亚和南亚的哲学被称之为东方哲学,而北非和中东则因为其和欧洲密切的互动,因此常被视为是西方哲学的一部份。
后现代主义把哲学定义为创造概念的学术。
哲学所涉及的研究范畴是其它学科的总和,它给出对世界本质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接受者的世界观。
哲学是研究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范畴涉及到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研究对象、概念和内容,哲学具有一般方法论的功能。
哲学有别于其他方法去承述问题的方法是借由其有批判性的、一般有条理的方法与其依赖著有理性的辩论。
哲学 - 历史 哲学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学家”,“思想家”之谓。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在西方,哲学一词通常用来说明一个人对生活的某种看法(例如某人的“人生哲学”)和基本原则(例如价值观、思想、行为)。而在学术上的哲学,则是对这些基本原则的理性根据的质疑、反思,并试图对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理性的重建。最早哲学的范围涵盖所有的知识层面。它一直是人类最抽象的知识研究。对哲学一词的介绍最初来自希腊思想家毕达哥拉斯。
哲学 - 特征 哲学的特征在于追问本质,不断反思。内容上,哲学的反思对象无所不包;深度上,哲学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现实中,人们可以借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但是不能照搬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即是说人们能够直接关注的现实是具体而有限的,思维的不可封闭性使得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能进行无穷追问。

抽象是哲学的根本特点。因为一切存在之间都拥有抽象的同一,这种抽象的同一是内在结构的抽象同一和外在关系的抽象同一。正是基于这种抽象的同一,使我们有可能感觉到一切存在的存在。哲学所要做的就是阐述这种抽象同一的内容。
哲学是万学之学。一切具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遵循抽象的规律;一切具体的应用学科都应该遵守抽象的哲学原理,但这必须以哲学原理的正确性为哲学的有用是因为它是统一切学问的万学之学;哲学的“无用”是因为它不直接致力于解决具体的问题。
哲学 - 名人见解 胡适
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短命天才诺瓦利斯(1772—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爱因斯坦关于哲学的定义: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毛泽东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
哲学 - 研究对象 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显然不是那种严格的相互对等的关系。人总是以主动的行为影响着世界,以追求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使世界的存在状况更适合人的生存。
人与世界的关系集中表现为人认识世界和人改造世界两个方面。因为各种领域都有相关的哲学问题,所以哲学探究的范围很广泛,包括人生、知识、价值、科学、社会、政治、艺术、音乐及文学。但不论在哪个领域上,哲学探究的焦点往往都集中在三类工作。
概念分析。哲学是要考察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的理据。此过程常会引导我们去釐清自己所使用的概念。
推理及证立。当人们考虑某些理据能否支持自己的见解。
自然会追问:什麼是好的理由、理由又怎样支持见解,以及在思考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错误。所以,哲学探究的另一类工作就是研究推理及见解之确立的过程。
哲学 - 基础学 马克思哲学
古希腊哲学家透过问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形而上学(metaphysics),知识论(Epistemology)以及伦理学(Ethics)。
最初的三类问题分别是:
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
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
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
哲学 - 区别学科 与科学的关系哲学
从西方学术史看,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后来,科学独立为与哲学并行的学科。科学与哲学有互动关系。科学产生知识,哲学产生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代西方哲学中有科学哲学,是专门研究有关科学的理论。这种理论研究了科学的历史,为科学总结了许多理论模型,但这也只是解释了科学,并不是可以指导科学。哲学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使人崇高起来的一门学问。
科学和哲学,同属于理性之运用,其产品却不一样,这是因为运用的方式不同。科学总是必须把理性运用于具体的经验对象上,以便将日常经验提升为有普遍效用的知识,这也就是说,科学必须在它的分门别类的科学中针对一定范围的经验领域。如果理性不是把它的目光对准经验对象,而是对人性的活动、或者说对人类文明自身作反思。相对于科学而言,我们可以说,理性在这时候是对科学本身奠立其上的人类生活基础作反思。
哲学同艺术、宗教的区别
哲学同艺术、宗教的区别在于精神达到自觉的途径方式不同。艺术以感性直观的方式观照文明体系之内在的人性质素,宗教则将这种人性的质素表象为一种超验的神性,这些则把文明中的人性质素作为文明的意义基础,将其阐发为“纯粹的思”。

“纯粹的思”是相对于经验中的思而言的。对具体事物的感情和认识活动,是“在经验中的思”;实际地改变或制作具体事物的实践活动,若单就其本质的方面而言,其实也就是“在经验中的思”。而哲学的认识则是对经验中的思再作思,即拿思想本身来做一番“思” ,用古希腊哲学家亚历士多德的话说,就是“思想思想”。因为所谓“经验中的思”正是文明活动中的人的质素,所以,“思想思想”就是对人性质素本身作理性的考察。考察所得,即是“纯粹的思”。哲学是因为“思想思想”,所以确实能赋予精神的自觉以最高的纯粹性。[1]
哲学 - 相关理论
利他主义──反现实主义──佛教哲学──儒家思想──享乐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理想主义──非现实主义──逻辑正确主义──悲观主义──道家思想──自我主义──悲观主义──理性主义──现实主义──唯美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斯多噶主义──存在主义──形而上学——功利主义—
哲学 - 哲学分支
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哲学有很多分支。
哲学史:东方哲学史,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史,伊斯兰哲学,日本哲学
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俄国哲学
科学哲学
现代哲学 :生存哲学,分析哲学,人文哲学,解释学,符号学,实用主义哲学
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教育伦理学,政治伦理学,家庭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生态伦理学
美学:美学史,艺术美学,技术美学
形而上学
现象学
过程哲学
知识论
死亡哲学
人生哲学
法律哲学
心灵哲学
当代英美哲学
比较哲学
当代法国哲学
哲学 - 哲学家代表 孔子
古代中国哲学家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创始人),泰利斯(水本原说创始人),阿那克西曼德(无定说创始人),阿那克西美尼(气本原说创始人),苏格拉底(西方理性形而上学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伊壁鸠鲁基督教哲学查士丁(Justin),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拉克坦修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罗色林安瑟尔谟(存在论论证罗吉尔·培根文艺复新后佛朗西斯·培根(现代科学之父,许多科学研究方法都是他所写的) ,霍布斯(机械唯物主义者), 笛卡尔(二元论者,非常重要的哲学家) ,斯宾诺莎(理性主义者,泛神论代表人物), 莱布尼茨(理性主义者,博学家) ,洛克(经验论者) ,贝克莱(经验论者), 休谟(逻辑上把经验论发展到顶端) ,卢梭(社会契约论者), 康德(根本上分析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传统), 费希特(自称承继康德哲学) ,黑格尔(观念论者,德意志哲学集大成者) ,叔本华(唯意志论者), 马克思(经济,政治,哲学家) ,尼采(唯意志论者,哲学史家,诗人), 罗素(著名的数学,哲学,哲学史家) ,维特根斯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萨特(存在主义), 德里达(解构主义), 杜威(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教育哲学家) ,文德尔班(哲学史家) ,歌德(哲学家),罗蒂(实用主义), 詹姆士(实用主义) ,斯温博尔(现代神学主要领头人,英国科学院,神学院院士) ,福柯(结构主义心理学), 阿尔都塞(结构社会主义) ,Sosa(主要的现代形而上学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4
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所以没有什么哲学思想,有的只是某个人或者某个流派的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的特点不如说哲学思考的特点,我觉得哲学思考的对象,方式都是特别的。从对象来说,人世界的一切都是他思考的对象,但是他区别于其他科学的地方在于从普遍性上思考。哲学思考最多的是“人”,他思考的最显著特点是反思!
第2个回答  2012-10-14
哲学思想应该是突破现象世界包围的尖兵,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