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到底吸收氨,亚硝酸盐,还是硝酸盐。还是某种水草吸收什么?

蜈蚣草,野生水草(水底水上,易活和繁殖),铜钱草(水底水上),皇冠。——这些草各自都是吸收什么的。主要是以阴性好养的为主,能再举例一些吗?并说明其各自吸收的是什么元素。多多益善哦。

水草吸收氮与磷酸盐的化合物。

水草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同时,也是许多动物,如蜗牛、水鸭等的食物。人们将水草养在鱼缸里面可以增加鱼缸水的含氧量,让鱼可以得到更多的氧气。

水草与水生动物、底砂、水共同营造一个循环生态系统,动物的排泄物中的可溶部分,被水草吸收,避免水质恶化,而不溶解部分又会变成底部泥沙,固定水草根系。

扩展资料:

种植水草的底沙应该选用天然的中性、弱酸性的河沙,切勿选用碱性的普通沙子,以免阻碍水草的正常生长与成活。水草养殖过程中还要适时补充些对鱼对水草有益的专用营养液,以促进水草的生长和缸中良好的生态平衡

光照是养好水草的首要条件,在水族箱中阳光从四面射到水草上,这样,水族箱中的光线强度要比天然水域中下层光线的强度强。同时,不同的水草对光线的强弱和照射时间也有不同要求,需要强光才能生活生长良好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5
水体的氮素循环
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生物体 内有机氮 的合成、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和固氮 作用。

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态氮的积累及毒害
水体中的总氨包括分子氨( NH 3) 与离子氨 ( NH 4+) , 其 中对鱼类有 明显毒害作用的是分子 氨。随着 p H值的不同, 两者在水中是可以相互 转化的, 水体中分子氨与离子氨的比例与水温及 p H有密切关系。总的来说, 温度和 p H值上升, 游离氨在总氨中的比例增加, 游离氨含量越多, 毒 性就越强。养殖水体中离子氨允许的最高浓度为 不超过每升 5 m g氮 ( 5 mg N/ L) , 而分子氨允许 的最高浓度仅为每升 0 . 1 mg氮( 0 . 1 mg N/ L) 。 关于氨的毒性作用一般认为渗进生物体内的分子 氨将 血红蛋白中血红蛋白分子的2价亚铁离子 氧化成为3价铁离子 ”, 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 使呼吸机能下降。可见, 水 体溶氧愈低, 氨毒性也就愈烈。
相对于氨毒害, 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小 , 但 由于氨氮 的转化速度较快 , 使得亚硝酸盐的问题最为突 出。亚硝酸盐作用机理与氨氮毒害相似, 主要是通过 鱼虾的呼吸作用由鳃丝进入血液, 可使正常的血红蛋 白氧化成高价血红蛋 白, 降低运输氧气的蛋白携氧的功能。出现组织缺氧, 鱼、 虾摄食量降低 , 鳃组织 出现病变 , 呼吸困难、 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 , 从而导致鱼虾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亚硝酸盐还可与仲胺类反应成致癌性 的亚硝酸胺类 物质, p H值低时有利于亚硝酸胺形成。很多池塘出现鱼虾厌食现象 , 亚硝酸盐过高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养殖水体氨氮的生物调控
目前降低养殖水体氨氮的方法有化学的氧化还 原法、 物理的吸附法或开泵增氧法、 生物的肥水及细 菌分解法等。前两种方法长期使用都会改变池塘底 泥的性质, 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生物降解 水体氨氮、 亚硝态氮是依靠调节水体中的生物因子 ( 藻类及微生物) 对水体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转 化, 达到自净作用, 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水生生态循 环, 是一种健康养殖水质调控的有效方法。

微藻是以水为电子供体的光能 自养生物, 以光能作为能源 , 利用氮、 磷等营养物质合成复杂的有机质。被藻细胞吸收的硝酸盐、 亚硝酸盐和铵盐可以用于氨基酸和蛋 白质 、 叶绿素等含氮物质 的合成 , 而微藻又为多种鱼类提供食饵, 因此, 微藻的生长可降低水体中的氮、 磷含量。对氮和磷吸收效果最好 的微藻是螺旋藻小球藻、 栅藻、 颤藻,栅列藻等, 尤 以小球藻 的降氮能力最强。有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可吸收养鱼池塘废水富含的无机物质 N、 P 、 S i 等, 对废水净化率可达到 9 0 %。

本世纪以来, 人们开发 了各种生物活性较好 的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微生态水质调节剂 , 用于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调控 , 如武汉科洋生物工 程有限公司生产 的“ 益池保” 、 “ 保水王” 、 “ 科洋 E F源露” 等已在水产中广泛使用并产生显著的 经济效益。广东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试制出“ 高 浓缩光合 细菌” 、 “ 水产 EM 原液” 和“ 益生菌” 三 种微生态水质改 良剂, 其中“ 高浓缩光合细菌” 主 要菌种是以紫色非硫球菌为主的光合细菌混合菌 群, “ 益生菌” 主要菌种为蜡状芽抱杆菌、 枯草芽抱 杆菌、 乳酸杆菌、 酵母菌, “ 水产 EM 原液” 则由芽 抱杆菌、 双歧杆菌、 放线菌、 乳酸菌等组成。有科学家比较了上述三种菌制剂对鱼池养殖水体氨 氮的降解作用, 结果表明三种菌制剂均有较好效 果 , 尤其是后两者效果极其显著 , 降解率达 8 2 % 。

结语:

降低水体氨氮浓度 , 是集约化淡水养殖业面 临的大难题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 合理使用微 藻或微生态制剂, 利用生物控制方法 , 使水体的有 益藻相及菌相处于动态平衡, 既能起到水质净化 作用 , 又能为养殖鱼类提供饵料, 同时还能增强鱼 类的抗病能力 , 促进鱼类的生长。显然 , 生物控制 养殖水体水质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健康养殖水质调 控方法。利用微藻或微生态制剂除水体氨氮, 我 国目前仍停留在使用单一的微藻或微生态制剂 , 对藻菌联用方面研究得较少, 还没得到实际应用 。 微藻作为净水剂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还没被引起 重视 。今后应加大对藻菌联用 的研究力度, 微生 态制剂向多元化发展 , 将具有不 同功效的益生菌 整合在一起 , 使其同时具有改善肠道内环境、 增加 进食 、 抑制有害菌群 、 改善水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淡水养殖水体氨氮积累危害及生物控制的研究现状
张进风 李瑞伟 刘杰风 王 辉 巩育军
( 1 . 茂名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广东 茂名 5 2 5 0 0 0 ; 2 .茂名市茂南三高鱼业发展公司. 广东 茂名 5 2 5 0 0 0 ;3 .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广东 湛江 5 2 4 0 2 5)追问

按说,这个意思就是,植物不具备或者不便利于改善水质。我的问题有以下几个:1、水草吸收的氮肥是不是就是氨——这个问题似乎很复杂。2、水草能吸收的是离子氨还是分子氨?并在水温26到28度是以什么形态的氨存在,可否被植物所吸收——如果有有没有具体表现3、水草是否能代替微生物作为氨氮的生物调控角色。

追答

水草也吸收含氮物质,不过没有藻类好,原因是几乎所有的鱼类都吃藻类,只有少部分鱼吃水草,水草在水中没有鱼食用,最后还是会变成亚硝酸盐等等。藻类消耗吸收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含氮物质,将他们转化为蛋白质,提高鱼肉质量。这样即减轻了氮对水质的危害,又有利于鱼类的生长,是非常好的处理办法。其他方法治标不治本。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30
关于水草吸收氨和硝酸的的作用,我也是看了很多网上的文章,觉得这一片文章不错,很值得看下:【水草对氮肥的吸收 】来自Nanu的网易博文,
想看图的,进入原文地址:http://nanu.blog.163.com/blog/static/14000796720106494825851/

这里感谢作者无私的分享.
水草对氮肥的吸收
水草对于水族环境的功用,与生化过滤器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水草缸是否需要生化过滤器?让我们来看看 Diana Walstad 怎么说......

水草的功能不只是水族缸的装饰品而已,水草协助维持鱼类的健康.
含氮化合物,尤其是铵与亚硝酸,对鱼类而言具有剧毒.水族爱好者多年以来非常倚重细菌的硝化作用(生化过滤)来将这些有毒物质转化成无毒的硝酸.水族爱好者以及甚至水草零售商非常容易忽略水草对于氮肥的吸收,甚至(错误的)假设水草主要吸收硝酸.

水草偏爱铵甚于硝酸

许多陆生植物如豌豆与西红柿的确在使用硝酸下成长的比使用氨时还要好,因此有些植物学家假设水草也同样的吸收并且在硝酸下成长比较好.然而实际的研究结果却截然不同.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针对水草吸收氮肥做过了许多的实验研究.我能够提出针对 33 种不同水草品种所发表过的研究,在 33 种水草当中只有 4 种是偏好硝酸的

然而这四种水草来自营养异常贫乏环境,这在水族缸并不常见.更甚者,水草对氨氮的偏好程度是非常高的.

举例来说,浮萍(Lemna gibba)在五个小时内吸收了营养溶液中 50% 的铵,纵使这些营养溶液中的硝酸浓度是铵的百倍以上.
将伊乐藻(Elodea nuttalii)放置于硝酸与铵的混和溶液中,在 16 小时内便吸收了75% 的铵,而硝酸实际上却都没去使用。只有在铵使用完以后,伊乐藻才会吸收硝酸。

同样的,当少根浮萍(Spirodela oligorrhiza)栽培于铵与硝酸的混和溶液中,氨被快速的吸收,而硝酸实际上被忽略了。为了这个特别的研究,水草是栽培于无菌的条件下,铵不会因硝化作用而消失。况且,研究人员发现在实验当中水草的成长迅速,确认了铵的吸收并非实验的误差,而可能是水草质量增加与对氮肥所致。水草干重的氮浓度介于 0.6 至 4.3% 之间

上图显示了大萍(Pistia stratiotes)快速吸收硝酸与铵的程度。水草是培养于含有0.025 mg/l 的硝酸氮中,需要花 18 个小时将硝酸吸收完;然而类似的水草在含有0.025 mg/l 的氨氮中,只需要 3.5 个小时便将铵吸收完。当研究人员将氮肥浓度增加时,差异就更大了。在 13 mg/l 的氮肥浓度下,水草需要 71 个小时(几乎三日)来吸收硝酸,不过当氮肥是氨氮时,吸收也只需要 4 个小时。

对水草来说,硝酸的吸收似乎需要需要比铵费功夫。举例来说,水芙蓉在黑暗中吸收硝酸非常缓慢[6],而铵的吸收则不论在光照或黑暗中都相同。这表明硝酸的吸收需要比铵需要更多的能量。更甚者,
硝酸的吸收常常必须被引诱才会开始。也因此,水芙蓉在放置于纯硝酸中 24 小时以后,对硝酸的最大吸收才会发生(水中只要有铵就会抑制硝酸的吸收)。

铵在许多的生物中,例如植物、藻类与霉菌,确实会会抑制硝酸的吸收与利。例如藻类在氨的浓度高于 0.02 mg/l 时,就不会吸收硝酸了。当营养溶液中添加了铵以后,浮萍对硝酸的吸收便立刻停止了。这个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因为水草在水中的铵消失以后一两日,便会开始吸收硝酸。我们可以这么假设,铵对于硝酸吸收的抑制,避免水草在吸收硝酸时的能量消耗。

水草对亚硝酸的吸收

虽然水草能以亚硝酸作为氮肥来源,对水族爱好者来说,最关切的问题是:水草可否在有毒的亚硝酸变成无毒的硝酸之前,
便将亚硝酸消除?我无法找到足够的科学文献来下定论。无论如何,对水草来说,亚硝酸还原成铵的化学反应,需要比硝酸还原成铵时所消耗的能量还要少。(水草必须将硝酸或亚硝酸转变成铵才能够使用并且制造蛋白质)因此,当少根浮萍(Spirodela oligorrhiza)栽培于同时含有硝酸与亚硝酸的溶液中,会偏好吸收亚硝酸,我们就不觉得意外了。
第3个回答  2012-10-20
硝酸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