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红的历史背景

如题所述

《映山红》是寿宁县文化馆期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办的,以一篇篇朗朗上口的散文诗歌、脍炙人口的民间传奇故事,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后因主要编辑人员患病停刊。停刊以来,社会反映强烈,一直呼吁寿宁县文化馆重刊《映山红》,但由于受到人员和经费限制,迟迟无法延续《映山红》的出版。现经过多方努力,聘请社会热心人士担任相关栏目的编辑,进一步加强了编辑队伍,已具备重刊《映山红》条件。
为进一步吸引广大文艺爱好者加入文艺创作队伍,推动该县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经研究决定,由寿宁县馆重刊《映山红》(寿宁文艺),通过图文并茂等形式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并开辟文化遗产、名作欣赏、文学星空、书画长廊、人物春秋、随感杂谈、校园阳光、群文动态等栏目,力求全面展示该县文化艺术作品。望广大作者在县文化体育局主办、县文化馆承办、寿宁在线协办的“映山红文化网”相应栏目中踊跃投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4
从10月29日到11月14日,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傅庚辰写完了剧本中所有的歌曲,配上了合唱,增写了《红星照我去战斗》,并完成了全部乐队伴奏总谱,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这些歌曲经摄制组全体讨论获得通过,回到北京后准备开始录制。就在这时,傅庚辰却在音乐组一次开会的办公室里发现了《闪闪的红星》文学剧本的第三稿。其中有一首歌词写道:“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亲人回,岭上开遍映山红。”在“四人帮”实行文化专制的时代这几句话让傅庚辰怦然心动。音乐组的其他同志也认为这首歌词好,鼓励他换歌。但前几首歌已经摄制组讨论通过,总谱也已完成,花费了很多心血,马上就要开始录音,从头新写能否超过从前?思想斗争很激烈。但是经过深入分析,他认识到:冬子妈唱歌的时候,她还不是共产党员,红军到了什么地方,何时回来,她也还不知道。她是凭着信念和向往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红军一定会回来的。所以,在白色恐怖气氛下,在夜半三更,在山中一个茅屋里,当她的儿子问她爸爸和红军什么时候回来时,她从心里发出了向往的歌声“夜半三更盼天明……”是合乎此情此景下人物的思想感情分寸的。想到这里,傅庚辰下决心舍掉《手捧红星盼红军》(一)、(二)和《热血迎来红旗飘》,改写《映山红》(一)、(二),并把歌词中的“若要盼得亲人回”改成“若要盼得红军来”。
第2个回答  2012-10-14
主要是红,代表的是鲜血,代表的是牺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