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没有姓彭的皇帝

如题所述

彭姓没有出过皇帝,彭姓出过诸侯王,如彭越,出过将军,如彭春、彭玉麟,出过高官,如彭宣、彭启丰等。

1、彭越

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砀郡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西汉王朝开国功臣。

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后来率兵归顺刘邦,拜魏相国,封建成侯,协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定都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

公元前196年,以“反形已具”罪名,诛灭三族,废除封国。

2、彭春

彭春(?—1700年),栋鄂氏,又名朋春,满洲正红旗人,何和礼四世孙,和硕图之孙,哲尔本之子。清朝康熙时期重要将领、抗击沙俄入侵的民族英雄。

清顺治九年(1652年),朋春袭封爵位。他曾参加了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还与郎坦率兵视察被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雅克萨一带的形势。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与郎坦率何佑、林兴珠等统兵围攻雅克萨。沙俄将领额里克舍势蹙乞降,很快朋春释放战俘虏并拆毁了俄军城堡,最终迫使沙俄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清政府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参加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之后跟从费扬古破噶尔丹于昭莫多(今蒙古人民共和乌兰巴托东)。清军还师以后,清廷以18名护卫骁骑战死而朋春未收其骨骸为由,将其交刑部议处,但因其功绩,而免其罪。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因病辞职,次年(1700年)病逝。其墓经过再葬,后迁至今灯塔市西大窑镇公安堡村北的东阿氏墓园内,墓碑现存辽阳市博物馆碑林。

3、彭玉麟

彭玉麟(1816年12月14日—1890年3月6日),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庆市内)。

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

道光末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事。后至耒阳为人经理典当,以典当资募勇虚张声势阻退逼近县境之太平军。复投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

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记名。以后佐陆军下九江、安庆,改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二年,督水师破九洑洲,进而截断天京粮道。战后,定长江水师营制,每年巡阅长江,名颇著。中法战争时,率部驻虎门,上疏力排和议。

1890年(光绪十六年)三月,病卒于衡州湘江东岸退省庵。赐太子太保,谥刚直,并建专祠。彭玉麟于军事之暇,绘画作诗,以画梅名世。他的诗后由俞曲园结集付梓,题名《彭刚直诗集》(八卷),收录诗作500余首。

4、彭宣

彭宣,字子佩,淮阳阳夏人。师从张禹。他深通易经,学识渊博,很有名气。几度官场沉浮,历任光禄大夫,御史大夫,又转任大司空,封爵长平侯。后王莽掌权,彭宣见险而止,告老还乡,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几年后去世,谥号顷侯。

5、彭启丰

彭启丰(1701~1784)字翰文,号芝庭,又号香山老人,江南长洲(今苏州)人,清朝官吏。清代大臣、学者。

16岁入官学读书,好学上进。雍正五年(1727)会试第一,殿试时,列为一甲三名,世宗亲拔为第一。

官翰林院修撰,乾隆年间历官侍讲、左佥都御史、浙江学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兵部尚书。为官40年,以谨慎著称。

为了奉养母亲,曾请求辞官;在家中辟园亭,植花竹,拥书万卷,乾隆帝曾赐匾额“慈竹春晖”。主讲于紫阳书院,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廷开馆编纂《四库全书》,广征天下藏书家秘本,江苏省在紫阳书院设书局,分派官员登记造册,由他总理其事。

其子亦献书于四库馆数种。所藏书印有“南圃”、“芝庭”、“蓬莱第一峰”、“经筵讲官”等。工于书法,善于绘画,又能诗文,有《芝庭先生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朋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玉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启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1

古代没有姓彭的皇帝,不过出过很多名人。

1、彭蒙

战国时齐国的隐士,田骈之师,思想与庄子的齐是非说相近。

2、彭越

西汉初昌邑(今山东省金乡西北)人,字仲。常渔钜野泽中。秦末聚众起兵。楚汉战争时,将兵三万余归刘邦,攻占梁地(在今河南省东南部),屡断项羽粮道。不久率兵从刘邦击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南)。封梁王。后因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杀。

3、彭宣

淮阳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汉哀帝时官至大司马,封长平侯。

4、彭龟年

字子寿,号止堂,南宋清江人,宋代文学家。少好学,喜深思。读程氏《易》,至废寝忘食。从朱熹、张□问难质疑,其学益精。主要门人为子彭钦、彭铉。崇尚儒家的仁政,强调君主应当审明“用心有义利,主德有诚伪,用人有邪正,听言有是非。”著有《止堂集》传世。

5、彭俞

宋代进士,宜春(今属江西省)人,少隐集云峰,学邃于易,官至终朝散郎。著有《君子传》、《循吏龟鉴》等传世。

6、彭兆荪

江苏省镇洋(今太仓)人,清代诗人,龚自珍曾以其与舒位并举,赞其所作“清深渊雅”。

7、彭春

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栋鄂氏。康熙时历任太子太保、副都统、都统等职。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统兵驱雅克萨沙俄侵略军。后参与准噶尔部平叛,败噶尔丹于昭真多(今属蒙古)。

8、彭孙

浙江省海盐人,明代进士,工诗,才华横溢,与王士祯齐名,号称彭王。

9、彭绍升

江苏省长洲人,清代著名学者、居士,字允初,号尺木,又号知归子及二林居士,际清是他受菩萨戒的法名。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及第,授县官,辞不就。因结织罗有高与阅读明朝高僧紫柏的全集,受到感动而归心佛法,尤深信净土。

他在净土教义上除莲池外,最推重省庵。平日常闭关念佛,发愿回向。着有一行居士集、居士传、阿弥陀经约论、一乘决疑论等。对清代净土信仰的推展有重要的影响。曾用禅学精神解释儒书,企图调和儒佛两家的思想。著有《二林居集》。


10、彭孙贻

浙江省海盐人,字仲谋,清代诗画家,以贤孝著称,善诗,工墨兰。与同邑吴仲木同时受到贤士推崇,当时人称“武原二仲”。

11、彭启丰

字翰文,号芝庭,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清代书画家。雍正五年(1727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充南书房行走。从雍正七年起,历任河南、云南、江西及顺天等乡试考官。累迁至右中允,官至兵部尚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彭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7
彭莹玉(?-1353年),又名彭翼、彭国玉,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元朝民变领袖。人称彭和尚,南派红巾军的开山始祖。

早年曾在江西袁州慈化寺出家,人称彭和尚,后来改信弥勒教,四方行走,以为人免费治病传教,因“法术”高强,为民间所敬佩。至元四年(1338年)和徒弟周子旺在江西袁州率众五千余人起事,背心皆书“佛”字,以为有“佛”字,刀兵不能伤。扶周子旺称周王,立年号,后起义失败,周子旺死,彭莹玉逃亡淮西,在淮西一带传教,“劝人念弥勒佛号,遇夜燃火炬名香,会偈礼拜”,被弥勒教徒尊称为彭祖。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联合邹普胜、徐寿辉在蕲州(湖北蕲春)起事,攻占蕲水(湖北浠水),扶徐寿辉为帝,国号天完,设置“莲台省”(相当于中书省)统领百官。至正十三年底(1353年),元军围剿天完,蕲水失陷,彭莹玉战死。

彭姓中,这应该是离皇帝位最近的人了,只要他愿意,有两次可以称帝的机会。
顺便说一句,彭莹玉曾多次在武侠小说中出场,在《倚天屠龙记》出现,为明教五散人之一;在《萍踪侠影录》被提及,为朱元璋和张士诚师父,著有《玄功要诀》传世,隔代传人为张丹枫。
第3个回答  2012-04-29
没有彭姓的开国皇帝以及称帝的割据势力的首脑。
第4个回答  2012-04-29
彭真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顽强奋斗,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