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戏评怎么写?

由于公选课的需要,在下需要写一篇京剧戏评,主要就京剧里的人物,脸谱,流派,唱腔,故事情节等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本人对京剧实在了解不多,所以希望这方面的行家指点一二。举个例子就行了,谢谢,万分感激

第1个回答  2007-12-21
了解不多就敢写也算胆大。
第2个回答  2007-12-20
参考一下。
本文出自:http://www.sanguocn.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id=20325
==================================================
戏评-京剧《柳荫记》

我诚惶诚恐地写“戏评”两个字。准确地说,这应该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若说评论,还差得甚远。何况对于京剧,本不该我这样的棒槌来说三道四的。所以不当之处,就当我胡言乱语罢!

难得写这么不花痴的戏评(我们姑且还称我的这些文字为戏评罢~)。想做随笔交给美女的:)

10月14日,李胜素和江其虎的《柳荫记》,竟然看哭了。
和同学发短消息说我看梁祝看哭了。很快收到回复:这么老套的故事都会哭?
是啊。这么老套的故事。但我就是看哭了。

祝英台,应该是个颇有叛逆性格的女孩子罢。多少有点男孩子气。若她真是个男子,必是风流潇洒、文章满腹的文弱书生了,也必能有千金小姐偷偷地喜欢。
而梁山伯,则是另一个样子,呆头呆脑的书生气。却偏偏有人倾心。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比如张生。真不知道喜欢上这样的男子是幸福或者不幸。
“亏你不解半分毫”,祝英台说。——罪过啊,罪过。

我们从第二场“结拜”开始说起罢。
江其虎一上场我就皱了眉头,好老的扮相。他们结拜时候还说“我今年一十七岁”、“我今年一十六春”。素素的扮相,或许还能装个二十多的妙龄女子,江其虎……实在是不能够哇。但是听江其虎唱“远山叠翠如含笑”之后,便改变了看法了。他唱得很不错呢:)看前面几场的时候,我是抱着戏谑的心情的。因为238和49而暴笑了很久,还有那个叫人心的小丫头,还有“梁大爷”“祝二爷”的称呼。——好好的两个读书人,这样一叫,突然地就俗气了。
“相送”的一场呢,很大的感觉是,京剧的《柳荫记》远不如越剧的《梁祝》。人家越剧的“十八相送”唱得唱得满堂的喝彩,满台春光明媚,京剧的相送,却欠了许多了。唱段偏少,念白居多。所幸的是因之素素,这一场本应是经典的戏,还不至于乏善可陈:一边是千言万语难出口,一边是不解风情的傻书生。月老像前,祝英台的扇子指着梁山伯,最后却还是手指轻轻一颤,指向了观音身边的金童玉女。只是很奇怪这折的台词,比如一句“这金童玉女是永远不能成为夫妻的呀”,似乎就不是很适合在戏里出现。“永远”两字,听得很不舒服。

从“思兄”一场开始,便转入到悲剧的格调了。
当祝英台恢复了女孩子的穿着之后,便也恢复了普通的女孩子的心理。细腻、多情、相思。
“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黄;十月寒霜降,不见我梁郎。莫非有阻挡,病倒在榻床?”开场的四平调,就唱得如此缠绵。若她的心是一块素绢的帕子,也不知被翻来覆去地揉了多少回!
即使如祝英台这样都敢女扮男装去读书的女孩子,也逃不了逼婚的命运。她与梁山伯之相遇,让她体味到了爱情,却也是把她推向了不幸之悬崖。听到父亲将她许婚马家之后,她愤愤地唱着“要成亲除非是日出西山铁树开花”,水袖舞得满天飞亮相亮得眼睛里瞪出来的恨如烈火,然而最后还是一句“梁兄、梁兄,你怎么还不来呀。”
——梁兄、梁兄,你怎么……还不来呀。
褪尽了伪装的坚强之后,触及的是心灵最深处的柔弱。她希冀着那个男子的到来,然而他的到来,又有什么意义呢?然她始终是盼。那就如同沉到了深渊之后可以看见的最后一缕阳光,它不仅用来坚定信念,更用来,维持生命。
你怎么……还不来呀。听到这里,我的胸口好象突然被汹涌的潮水堵住了一般。那样无助、无力、无奈的声音,“她泪自弹、声续断,似杜鹃、啼别怨,巴峡哀猿、动人心弦、好不惨然。”我长叹了一口气,不忍听闻,似乎一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她软软地瘫在人心的怀里,最终步履不稳地被扶下了台的样子。一只手还搭在人心的肩上,像是要抓着什么一般,却最终……什么都没抓到。

相比最后的“哭坟”,我倒觉得“访友”更为悲剧。
不知情的梁山伯进入祝庄之后,一句一句的询问之下,所有被刻意隐瞒的事情开始被一层一层地剥落。
很喜欢京剧这样的剧情发展,它用最简练、最让观众舒服的方式推动着剧情,让关键的地方不至于苍白,也不至于拖沓。虽然对白有明显的故意设计的痕迹,却又正好点出了梁山伯之痴。一切恰到好处,没有故意地赚人泪水的故事,才最催人泪下。
“弟兄结拜有三春,今日才知是钗裙。”一惊。
“啊……当初贤弟是自许终身?”一喜。
“婚姻无有望,她、她、她已许马家。”一霹雳。
作为先知先觉的观众,自然早已知道这样的结果,但真正看到时,依旧觉得,似乎整个人都陷入了那种无力的情感中,无法用语言形容。
原来上天就是这般捉弄于人的:他勾你以欲望,却还你以崩溃。他先假惺惺地给你一点儿希望,让你整个人都快乐兴奋起来,然后却狠狠地把你推入绝望的悬崖之下!倘若一开始便是绝望,或许还可以忍受,最可怕的是,他分明让你看到了一点希望,让你觉得奋力一伸手便可以把幸福拽入手中,却让你眼睁睁地看着他亲自掐灭了那一点的光明!
当痛苦和幸福放在一起比较时,痛苦便会加倍地痛苦。
一场触手可及的美满,它甚至能近到能触及肌肤,却还是……擦肩而过。
于是那两颗心,被狠狠切碎了、在滚油里煎了、用磨碾成粉了、被风吹得神形俱散了,却还是痛!
——从此人远天涯近。

“哭坟”一场,大红的花轿,祝英台猛地拉开帘子。一身的素白色,给人强烈的震撼的感觉。这是我对这一场的最深刻的印象。然而我总感觉有些仓促,似乎并没有和想象中的那样,有大段坟前的唱段。但这也正符合了当时急迫的时间,和祝英台必死的决心。
而我并不是很喜欢最后的一场,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化蝶”。春光明媚中鸟语花香,蝴蝶飞舞,是否暗示着所有悲剧最终会被表面的光彩所掩盖,而被人忘却?
然而这一场却是必须的。因为梁祝之化蝶太过有名,无论删哪一场,这一场都是必须保留下来的。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地方。“化蝶”一场江其虎的扮相,实在是可怕。竟然用了娃娃生的造型,在脸的两边各垂了一绺头发下来。分明……分明是一只老妖蝶啊!我在网上看到这出戏的剧照,有小生造型的,应该比现在这样好得多。

一些PS:
在网上看评论,有人说“现在京剧喜欢缩水,电视剧喜欢注水”。于是去戏考看了一下《柳荫记》的剧本:第一场“别家”被删了一大半。在“访友”和“哭坟”之间有两场“求方”、“逼婚”被完全删掉。
所以看着,有些地方的确是有点衔接得莫名其妙。
在删减和保证剧情完整性之间的折中,应该是整理改编的最大问题罢。
可惜,现在做得如此断章取义。这次的《柳荫记》已经是相比之下很好的一个了。
关于演员,应该都是不错的:)素素没得说,无论哪方面看都堪称完美。流水一样的声音,听着有如天籁。而配角演员也都很不错,没有给人很“水”的感觉。演人心的荀派小花旦,虽然很年轻,但也很不错。
总之——很令我满意了:)已经可以把它称之为,“享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12-19
去长安看一场演出不久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