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病句修改练习题,新一点的。

如题所述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赞同0| 评论 检举 | 2012-5-3 15:59 fkrain | 一级
例如:语序不当的病句:
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
(应将“山花烂漫”改为“烂漫山花”才能与后面“开”配搭)
:关联词搭配不当
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
(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9
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前面说"能不能培养出",后边说"也是根本任务",那么不能培养出也成了根本任务了。 2、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前面是"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后面说"能否继承并发扬",同样犯了一面对两面不能照应的逻辑错误。 3、北方联盟是否进军喀布尔,取决于阿富汗各派在政治上达成一致以及塔利班是否妥协。 前面"是否进军","取决于阿富汗各派在政治上达成一致"两面对一面,应改为"取决于阿富汗各派在政治上是否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照应。 4、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应改为"一张报纸能否具有生命力在于……"。 5、对两院院士历年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对"重大贡献"没法"慰问"。 6、实践证明,哪个研究小组搞得好,哪里科学种田和单位面积产量就较高。 应去掉"科学种田"。 7、公司家大业大,更要注意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不应有的浪费。 节省不应有的浪费"不通。 8、党的历史表明,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坏,关系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 应改为"关系着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与否"。 9、一篇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应改为"观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完整"。 10、我们不能把开会积极发言作为衡量一个人政治觉悟高低的标准。 前面应改为"开会是否积极发言"。 二、关联词、介词的误用 1、."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之所以"应和"是因为"搭配。后半句应改为"是因为它具有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的优点"。 2、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零分、东经171度32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应改为“由本土向以太平洋……为中心"。 3、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管"义同"无论"、"任凭",和"都(总、总是、也)"搭配,"不管"应改为"尽管","尽管"义同"虽然",和"但是(可是、却、而、仍然)"搭配。 4、本校师生员工出入校门一律凭工作证和学生证。 连词"和"运用错误,应换成"或",因为师生员工不可能同行具有两证。 5、现在住房虽然比过去只多了六平方米,老少三代可以不再挤在一个房间里,自己也可以有个读书写字的地方了。 应在"老少三代"前加"但"字,以便和"虽然"搭配。 6、人的才能的大小,完全是由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决定的。 "由于"是连词,用于复句,领起一个表原因的分句,必须有一个表结果的分句与之呼应。应改为"由……决定的"。 7、如果说他们已真正学好了理论,可以在培训班毕业了,不如说他们只学会了搞形象工程的空头理论而已。 "如果……不如……"不搭配,应改为"与其……不如……"。 8、假如是现在,老师虽然没见过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的。 本句是假设关系,应把"虽然"改为"即使"。 9、人们如果思想滑坡,社会风气不好,经济是很难上去的,即使上去了,也巩固不住。 前后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前,改?为“如果人们……"。 10、3月17日,六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介词不当,"关于"应改为"对于"。 11、偷车人见有人追赶反而加大油门拼命逃窜,公安人员直追到山根下才将其抓获。 关联词不当,本句为承接关系而非转折关系。"反而"应改为"马上"。 12、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改为"人们如果连续"。 13、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个重要的技术问题都交给群众讨论。 介词运用错误,应把"对"改为"把"。 14、他去世后群众虽然怀念他,但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改为"虽然群众怀念他"。 15、请连长放心,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改“尽管”为“不管” 三、语序不当 1、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40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用介词"对"错误,造成主客体颠倒,应改为"青年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能还有些陌生,可是40岁以上的人对他却是很熟悉的"。 2、这次篮球比赛,真想不到我们班会夺得冠军,而且一连战胜六个强劲对手。 应先战胜对手后夺得冠军。 3、雪碧、可乐、矿泉水等饮料,是家家户户深受欢迎的夏令饮品。 应改为"是深受家家户户欢迎……"。 4、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应改为"就陆续有人……"。 5、这场春雨一下就是断断续续的十几天,刚播下去的秧苗全都变黄了。 应改为"这场春雨断断续续地一下就是……"。 6、这件事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 7、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应改为"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8、罪犯对儿童以最毒辣的手段进行最残酷的迫害。 应改为"罪犯以最毒辣的手段对儿童……"。 9、巴金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首先应是"接近文学",然后才是"爱好文学"。 10、在21世纪人们称颂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这表明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确有令人留恋、值得肯定的内容。 首先是"值得肯定",然后才“令人留恋"。 11、我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应改为"勤奋学习的主动性"、"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应把"自觉性"和"主动性"对调一下。 12、为了争取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它走在生产建设的前面,把我国国民经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上去。 应改为"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我国国民经济搞上去"。 13、这次地名普查工作的中心内容是更新、补漏、改错,也就是补充遗漏地名,改正错误地名,更新过时的地名。 应改为"也就是更新过时的地名,补充遗漏地名,改正错误地名"。 14、现在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希望广大消费者引起注意,不给唯利是图者以可乘之机。 应改为"希望引起广大消费者注意"。 15、这家老字号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素以选料上乘、工艺精湛、配方独特、疗效显著而驰名中外。 应改为"选料上乘,配方独特,工艺精湛,疗效显著"。 16、奥地利科学家是在阿尔卑斯山山脚下对云层中的降雨进行冷冻、收集、分析和提炼后得出上述结论的。 有两处语病,一是"云层中的降雨"应改为"雨水";二是语序不当,应改为"收集、冷冻、提炼、分析"。 17、我不同意购置这些高档家具,不仅因为这些东西对我们并不需要,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不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 主客体颠倒,应改为"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 18、和国际接轨,转换经营机制,对某些在旧轨道上运作惯了的同志,的确感到不习惯。 主客体颠倒,应改为"某些在旧轨道上运作惯了的同志,对和国际接轨……的确感到不习惯"。 四、搭配不当 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作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对事件进行了批评教育"不通,应把"事件"改为"人"。 2、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 "研制新技术、新工艺"不通,应改为"致力于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 3、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来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定语、中心词不搭配,"这件好事"可以,"这件好人"不通,应去掉"好人"。 4、我从列车广播员的广播中,听到沿途将要经过的一些城市,这当中就有大连市动宾不搭配,"听到城市"不通,应改为"听到……城市的名字"。 5、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的一些医院,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 主谓不搭配,"医院奔赴灾区"不通,应把主语改为"医院的医务工作者"。 6、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不论多么光彩夺目,也必然要破灭的。 主谓不搭配,"破灭"的不能是色彩,而是"肥皂泡",应去掉"的色彩"三个字 。1 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起许多往事 不能用“使” 介词结构错了 主语不明显 缺主语 2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保证“绿色奥运”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3光明百货大厦从市场需求出发,不断扩大商品经营 扩大商品经营 的范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12
现在学校存在学生挑食,形成【导致】许多学生营养摄入不足,有许多学生近视【的现象】,科学家经过研究和调查【调查和研究】,知道了挑食影响危害【去掉影响或危害】学生的健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