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墓在哪里

如题所述

  汉献帝陵是东汉末代皇帝刘协的陵寝,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南,距离通往云台山风景区的主要干道仅几公里远,是豫北地区惟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也是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阳故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1988年,汉献帝刘协的玄孙阿知公的后人原田先生曾专程从日本来到我市祭祀。
  公元234年,“乡村医生”山阳公刘协病死,享年54岁。
  刘协病死的时候,曹丕已经死去好几年了,这时的曹魏皇帝是魏明帝曹睿(叡)。
  曹家对这位东汉末代皇帝、曹家的女婿还算厚道,以汉天子的规格和礼仪安葬了他,谥号孝献皇帝,陵曰禅陵。和东汉大部分帝陵在洛阳附近不同,献帝陵孤零零地在今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
  260年,曹皇后与汉献帝合葬禅陵。
  据介绍,许昌市张潘乡也有一个献帝陵,称为“愍陵”,这是个衣冠冢。刘协因曾居许昌二十五年,后人为表纪念而建陵,今仅存一长方形土台。
  日前,记者到禅陵采访,发现陵园不大,也没有帝王陵墓常见的石人石马。陵墓有封土,不方不圆的,高约七八米,上面长满了树木及荆棘杂草。陵园的东侧有座不高的孤山,山名古汉山,陵园所在的村庄叫古汉村。
  在采访曹操墓时,记者曾了解到曹魏时期提倡薄葬,陵墓没有封土堆儿,献帝陵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封土?冯清长解释说,据传说,刘协死后山阳百姓纷纷前去送葬,人们用帽子、衣服盛着黄土倒入墓穴,堆起了山一样的墓堆。当然,捧土为陵只是传说。可能当时就有封土,汉献帝虽然死在曹魏时期,但是以汉礼下葬的。
  冯清长透露说,20世纪80年代,陵园东南角汉献帝孙子刘康的墓曾被盗,他曾从盗洞进去过,墓室是用小青砖砌成的,墓内淤土很深,也没有发现什么东西。
  第一代山阳公刘协死后,刘协的后代世袭山阳公,一直到西晋后期塞北少数民族南下建立政权,山阳公国于309年灭亡。
  修武县博物馆原馆长冯清长说:魏明帝派将作大将为汉献帝营造了陵墓,置园邑,并设有“园邑令丞”专职进行管理。因为有山阳公国的存在,献帝陵一直进行着比较好的管理。刘协的后人刘康和刘瑾也葬在了禅陵周围。山阳公国灭亡后,各代皇帝每年都派使臣赴汉献帝禅陵祭奠。
  冯清长指着一块碑告诉记者说,这块碑立于清代雍正年间,内容是针对陵园被当地人侵占的情况,地方政府专门派人对陵园进行了整修、丈量,刻碑为证。
  记者在碑文的结尾处清楚看到这样一行字:奉委看守汉陵道人杨和顺立石。
  汉献帝陵目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献帝陵进行了考察。
  专家们认为,东汉帝陵只有刘秀、刘协两座有确切位置,禅陵是豫北地区唯一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在研究帝王陵寝制度中有其特殊地位,符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2009年12月,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推荐汉献帝禅陵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武县文化局副局长许松年告诉记者说,献帝陵一旦申报为“国保”,将组织制定详细的保护、利用规划,逐步建成以汉魏文化为主体的汉献帝禅陵文物保护旅游景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4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