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特点,比如劳动力剩余情况

麻烦描述一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情况,现在的农村生产力如何?劳动力剩余状况如何?多谢各位!!!(分太少,不能悬赏,对不起各位了!)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兼业性。我国绝大部分已从事非农产业 的农村劳动力并没有脱离农业,他们或者离土不离 乡,或者离乡不离土。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转 入非农产业的农民,有86.4%没有退出承包地,只有13.6%完全转出或部分转出承包地。

2.自发性。由于信息不灵,农村劳动力市场 尚不健全,外出打工的农民基本上是自发性的。调查显示,90%左右的人外出没有政府等有关部门和职业介绍部门的参与,他们大多是通过已在外地打 工的亲戚朋友的介绍,或者在别人的示范下盲目加入了打工者的队伍。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自发自流的农民占流动农民总数的70%左右。

3.流动性。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壁垒尚未完全取消,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落户城镇显得不现实。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制约与城乡居民间社会福利及保障不平等决定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多只能以所谓“流动人口”的形态存在。

4.波动性。20多年来,由于受宏观经济变动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规模和速度均表现为明显的波动性。其一,20世纪80年代农村劳动力主要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渠道转移。其二,90年代后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激活内需,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乡镇企业转移的主渠道逐步向加速城镇化建设、建立要素市场和扩大基础设施、治理生态环境等多渠道转移。特别是随着城市改革步伐的加快,难以数计的民工大军开始掀起“百万民工下珠江”、“百万民工人上海”的涛涛大潮,到1997年,民工占到了京、沪、穗等大城市实际人口的1/3或1/4,而在某些城市实际人口竟高出常住人口5倍多。其三,近年来由于受城市就业形势的恶化、下岗工人急剧增加,以及城市对农民进城务工种种措施出台,城市企业使用农村劳动力的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廉价优势相对减弱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较差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进城择业也越来越困难,导致了农村外出劳动力的一定回流。

5.与流出地相比,青壮年、受教育程度高者是转移的主体。据有关资料显示,一方面15—49岁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占流动人口的69.9%。相比之下,农村常住人口中15—49岁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占54.3%,低于流动人口15.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按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计算,流动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2.2%,其次是小学为24.2%。高中以上占13.3%,不识字的占10.3%。而流出地的农村常住人口初中文化程度为36.9%,小学为38.2%,高中以上占5.7%,不识字的占19.2%。两者相比,流动人口文化水平高出农村常住人口许多。 6.从业艰苦性。在就业岗位问题上,农村进城劳动力进入的大多是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岗位,一般来说,农村进城劳动力所处的工作岗位具有工作环境差、职业声望低、工资收入低的特点,例如建筑工人、城市保洁员、非技术工人等。还有相当多的外来人口自己摆摊开店,从事商业、餐饮、服务、缝纫等“辛苦”的服务性劳动。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引导。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主要归咎于缺乏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引导。尽管我国已有了一些中介服务组织,政府也在加强这方面的组织协调功能,但从总体上来说,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市场障碍仍然十分严重,突出的问题是市场分割、信息闭塞、组织化程度低。因此必须加速培育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2.制度性制约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已达到一定规模,但比起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仍然非常少,况且目前绝大部分在非农领域停留的农村劳动力仍处于“漂泊”状态。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标志应是:第一,拥有城镇户口并在城镇居住;第二,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第三,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的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多没有割断农业的脐带,不能算是真正的转移。因此现在流行的以“流动人口”、“民工”、“两栖部队”等来称谓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倒是更贴切。

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彻底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根本因素是制度性制约:首先,传统的户籍制度壁垒使农民望城兴叹。其二,土地制度制约。农村家庭承包制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一项农地制度创新在中国改革开放及农村经济发展史上曾写下了光辉的一笔,但是,这种集体统一经营层次与家庭分散经营层次相结合的模式在新时期已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它对引导农民进城,从而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表现出制度上的严重滞后性。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心切,由乡镇政府出面采取行政强制手段,强迫农民交出土地承包权的做法令农民很反感。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影响农民参与城市化建设的积极性。其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落后。农民一方面向往城镇生活,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土地,其矛盾心理的实质是担心一旦放弃土地进城,万一站不住脚,或者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连退路都没有了,那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于是土地就成了进城农村劳动力最后的救命稻草。其四,法制建设滞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仍然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市场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又一制约因素。突出的问题有,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特别是在外地,合法权益常得不到保护,如拖欠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劳动安全缺乏保障等现象十分普遍。另外,由于长期在异地他乡忍气吞声,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有些农民工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其五,伴随着流动队伍的不断扩大而派生出的另一社会问题是“超生游击队”现象,也说明了传统的以户籍为依据管理计划生育的制度显然已不能适应流动人口的发展。

3.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问题。一方面,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低是众所周知的,文化素质低下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缺乏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在城里打工的农民虽然已在城里工作、生活了几年,但仍不能融入城里人的社会。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长期分割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劳动力素质的差异隔阂。第二,由于农民的低素质决定了他们大都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脏、累、苦的工作,常受城里人鄙视。第三,农民不仅在劳动环境上与城里人有区别,而且居住地也往往在城市的边缘,环境相当差,加上户籍的限制,在文化熏陶、职业培训、城市福利等方面都被排斥在城市之外。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也不容乐观。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加上收入低,社会保障缺乏,农民小病拖大病的现象非常普遍。据1998年的一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87.44%农民没有任何社会医疗保障,也就是说有7.5亿农民被排斥在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外。另外,调查还显示,我国农村37%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就诊,65%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住院,绝大部分是受经济条件限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10
现在俺们村的村民,以种水稻为生,一年365天,加起来就是忙半个月的时间,(现在收稻谷有收割机,5亩地为例,一季的收割时间,两天就可搞定,秧是抛的,男女老少皆宜,也以5亩为例,家里有三个人出去抛,三天也差不多抛完了)闲出来的350天就聊天,打牌甚至赌博。日子过得是清贫又悠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