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的目标不明确

大学生自己学习目标的缺失,不管是在一般的大学,还是在重点大学,这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之前的学习一直是有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教师的指导下,“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这类问题的答案似乎都很明确。学生冲着考入一所名牌大学的目标,日夜拼搏,努力学习。然而进入大学后,更加强调自主学习,没有了教师和父母的指导,就失去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空余时间不知如何管理,漫不经心:有的学生表现为没有主见,别人考什么证参加什么培训班,在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下,盲目跟风;有的学生学习相当被动,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作业后,就无所事事,沉迷于网络和游戏;还有的学生脱离了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了大而空的目标。这些都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的表现。

2、学习态度不端正

现在的大学生中,很多人对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在学习中,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表现在遇到上课老师点名的课就去听,课后就是玩游戏、听歌等;平时对学习内容不加以主动消化,把希望寄托在考前的划重点、考试作弊上。同时,对实践课程不予以重视,不太注重自己能力的发展,思维还像初高中一样,过于注重考试中的分数和考试的结果,对自己的能力是否有所发展不闻不问。对待必修课和选修课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态度,轻视选修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

3、学习方法不当

初高中的学习方法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指导学生应该学什么,应该怎样学。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并予以应用。进入大学学习生活后,失去了教师的监管和指导,更需要的是一种自觉的精神。有些学生一下子无所适从了。大学里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上课听听做下笔记、考前死记硬背。这样的方法对积累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不能起到一点帮助作用。事实上,大学的学习更加注重独立思考和勤于思考的精神。在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中,“学而不思、思而不深”的现象普遍存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思考对学习的重要性。没有独立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要真正的学习,必须学会独立思考。但是,还有很多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精神,依然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当代大学生在做论文和课题研究时,绝大多数都没有做到深入探讨和挖掘,只是浅尝辄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这是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国外学生相比,中国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说“不”的勇气。书上宣扬的、教师传授的,不管对与错,一味接受,甚至是自己感到怀疑的知识,也不敢大声说出来。对待知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大学校园里,与老师辩论、对教授上课的内容提出质疑的现象很少。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只懂得接受现有知识的后果是不利于知识的创新。

二、产生学习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学习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外部社会的,有来自大学学校内部体制的,还有来自学生自身的。

主要原因有:

一方面,这与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状况有关。大学生心理发展渐趋成熟,但还不成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稳定,时常处于迷茫、波动中,一旦身边缺少了指导和监督,就容易懒散,失去对梦想的追求。上大学前,考大学一直是学生追求的目标,一旦目标完成,很容易滋生出自满骄傲的情绪,这种情绪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另外,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能力,在需要自制力的大学校园里,很容易迷失自我。另一方面,这与社会文化传统影响有关。首先是考试制度的不健全。大学的考试大多是有着平时不仔细读书、考前突击就能得高分的传统,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大学之前的中小学教育都是灌输式的教育,不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掌握好老师所传授的重点知识就能应付考试。长此以往,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进入大学后,这种缺乏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仍然束缚着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时无所适从。

三、学习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一,从观念上讲,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明白关于学习的几个重要问题:“为谁学”、“怎么学”、“为什么学”,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在新的环境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的学习观以及创新学习观,处理好“德”与“才”,“通”与“专”,“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过渡。

第二,对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应当做好规划和安排。四年的时间稍纵即逝,应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开发、运用和管理。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留给自己更多阅读、钻研的时间,以便扩大知识面、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第三,明确上大学的学习目的,不能仅仅抱着“混文凭”的态度来学习。不管专业是否对口,不管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对所学的专业要培养出兴趣。最后,学生应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阅读书籍、上课时,尝试着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依赖于书本上的刻板知识和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03

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1.身份转换问题:

由于高中与大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大不相同,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最常见的问题便是身份转换的问题。高中生与大学生的不同只是年龄的增长吗?必然不是,大学更是知识、处世、为人的进阶。但是刚入大学的新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认识到这一点,会产生对大学的概念和自我身份的认知不足的问题,从而感到迷茫。

2.长期存在的疲倦感和懈怠感

经历了挑灯夜战高度紧张的高中生活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们不免都会松一口气并进入放松期。但是轻松的生活会令人上瘾,本应是短时间的放松逐渐成为生活的常态而长期存在,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到头来学业荒废,一事无成。

3.模糊的目标与人生规划

没有了学校规定时间的约束和老师的管制,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每天的学习目标是十分模糊甚至没有的,得过且过,有课上,无课玩,每一天都是走一步算一步。而大学也是树立人生规划的起步时期,但由于知识与阅历的限制,很多大学生并不能清晰正确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产生迷茫与无助感。

4.人际关系问题

大学就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在宿舍、社团及各种活动中,大学生会遇到各色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的处世方法和待人之道,都很容易成为人际交往中的矛盾点。不良的人际关系很容易使大学生深困其中乃至受到伤害。大学生应保持独立行动的清醒,感受孤独的力量,同时宽容待人,在人际关系中多添一份“钝”。

5.信息壁垒问题

大学内部、大学与大学之间和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量巨大。但大学生却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消息。学校有什么活动?最近有什么国家证书考试?学习资料在哪儿找?没有人主动相告,只能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这便形成了信息壁垒。并且信息纷繁复杂,如何辨别真伪,这也是大学生要面对的命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4-21

第1:手机、WiFi依赖症。一些人离开手机和WiFi,会浑身不舒服,坐立不安。当手机电量不足,电池电量显示红色时,会狂躁不安。然后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手机了,临睡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给手机充电。如果出门没带手机,两手空空会觉得很没安全感。第2:“懒癌”大学环境自由得让你怀疑人生,所以上大学以后,很多人都变得越来越懒。比如,能叫外卖就绝不下去吃;能瘫在床上就绝不坐凳子;能语音的就不打字;衣服得攒了七天再去洗;上午没课绝不在中午前起床……这类学生会在一段时间突然克服了懒癌,那就是考试周!!!第3:学习能力缺失高考结束以后,休息了太长时间,然后大学的课程比较少,和高中的学习方式截然不同。于是,常常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理解能力和记忆力也会大幅下降。高考备考时学习的知识,什么三角函数、翻译文言文,元素周期表等等,一并还给了老师。第4:“剁手党体内的洪荒之力,需要不停地买买买,只要刷淘宝,必定大出血!严重的同学一旦刷淘宝,会十分兴奋,不睡觉也要货比多家,看评论,看好评,看差评,直到付款下单那一刻才肯放下手机安心睡觉。第5:“穷癌”这类问题一般会在月中下旬出现,月初就出现的学生,只能“呵呵”了。生活费紧张的时候,很多同学会不得已减少各方面的开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第3个回答  2023-03-04

一,懒惰问题
  其实这已经不是大学生身上的毛病,是人类固有的惰性。大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经历了惨绝人寰的高考,都觉得现在是时间解放自己了,大多数人都将自己释放过头的了。都忘记了其实大学的专业学习也是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己之后的工作。
  一有空就知道宅在宿舍,和自己亲爱的手机腻在一起。图书馆?开玩笑,不是期末绝对不去。出去玩?算了吧,没空没空,我追剧呢。
  我也是一个超级懒惰的大学生,除了教室,我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我的床,就算只有十分钟的空余时间我也得爬上去。平常的周末都是没有早晨的,因为我一睡就睡到九十点钟,从没有想过出去转转。


二,懈怠问题
  考上了好的大学的一部分人骄傲了,觉得学历在手,工作我有,管你什么课呢,管你什么专业,I DON NOT CARE.反正我是名牌大学,比你高一个档次。
  高考失利考上了不怎么样的野鸡大学,有的人就会觉得自己已经这样了,努力还有什么用,反正我面试的时候已经比别人低一等了。就一味的放弃,课不好好上,作业不好好完成,逃课也成了正常事。
  不是考试周绝对不学习,平时上课也就是装装样子,毕竟平时上课是幼儿园的生活,每天最头疼的事情不是单词没背出来,而是不知道早上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
  不知道是不是教育上的漏洞,让我们以为大学就是应该放纵的时刻,可谁曾想,大学才是真正能够决定我们未来的时刻,更需要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营造自己想要过的未来生活。


三,浪费时间
  差不多每一天都会有一两节没有课的空余期间,但是很少能够看到真正能够好好利用它们的人,莫不是三两结伴一起去吃饭,要不就是一起回宿舍在床上躺着。有这么好的时间,很少有好好利用把这个时间用在泡图书馆上。
 

当然,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并不能够涵盖所有的大学生,并不能够以偏概全,把那些闪闪发光的当代大学生遮挡住。大学生中还是有很多成绩好,又努力的人的。他们不在意过去怎么样,只在意现在应该怎么办。绝不会懈怠,不会纵容自己,不会浪费时间,他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干什么,怎样去实现目标,怎样去努力。
  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努力,要坚强,要加油,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

第4个回答  2023-04-05

大学生存在的问题:①人际关系:在大学中,独来独往已经不再是一个偶发事件了,在很多大学中,有无数的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了自己身边没有朋友,特别是一些性格偏向于内向的女孩子,没有朋友这件事很是正常,而且大学被称之为是小社会,在大学生中有很多人在人际交往的时候被人伤到,后面导致整个人性格大变。

②情绪波动:因为大学生刚刚就在18-20岁之间,所以几乎每一个刚刚进入到大学的学生都是有一种不一样的情绪波动,而这时候的大学生因为没有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所以在对人对事上面有着很差的认识,自然也就会不同程度的引发自己的一些情绪波动。③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几乎是每一个大学生都会经历到的一个难题,因为在学校面临着一些人际关系的维护和一些课程学习的压力,导致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他们一直处于一个超负荷运转中,就业的压力一下压到身上,自然无法正常的接受,而这样的情况不是偶发案例!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①缺少表达途径:大学生人机关系出现问题,导致整个大学生涯可能独来独往这件事最大的原因就是缺少表达途径,人的第一次开口总是很难的,每个人都这样的话,大家就都不存在一些表达了,而人际关系也就这样不复存在了,所以遇到人际关系的问题的时候,勇敢的做第一人,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自己的表达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

②青春期发育的暴风期:情绪波动在大学生中已经不是一种偶发事件了,大学生正处于一个青春期的暴风期间,所以情绪的波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青春期的影响。③学业压力大:就业问题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学业压力大,毕竟大家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学习是他们的一个主要生存方式,而到了大学毕业之后,面临着生存方式的转变,很多人就开始不知所措了,这也是正常现象,在社会磨炼几年之后就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