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四月初八什么日子

如题所述

阴历四月初八,是道教尹喜真人圣诞、天师葛祖圣诞、也传说是佛教佛祖显世的降生之日。

葛天师,仙公讳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人,生于汉延熹七年甲辰四月初八。生而秀颖,英姿振发,天才超轶,性识明茂,学通古今,经传子史靡不概览。

与张道陵天师、许逊天师、萨守坚天师合称四大天师、“金阙玉神慈悲普度张葛许萨四大真君”等,道教尊为“太极左宫仙翁雷霆玄省天机内相冲应孚佑真君”,居天机府。

尹喜真人在道教中地位崇高,常配祀于老子侧。《无上妙道文始真经》记载,关令尹喜,周大夫也。老子西游,喜望见有紫气浮关,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迩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着书。喜既得老子书,亦自着书九篇,名《关尹子》。

今陕州灵宝县太初观,乃古函谷关候见老子处。终南宗圣官,乃关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楼,改号楼观,建老子祠,道观之兴,实祖于此。老子授经后,西出大散关,复会于成都青羊肆,赐号文始先生,即《庄子》所谓博大真人者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8
四月初八,是道教的谭公宝诞

谭公,生于元末至正二十八年农历四月初八日,惠州人
3岁时,父母双亡,由外婆抚养长大
7、8岁时,已能呼风唤雨、降龙伏蛇

13岁时,在九龙峰“羽化”
当时羽化登仙之地,现被称之为“得道亭”

传说谭公得道后,拥有呼风唤雨和治病救人的神力,经常治疗患病的乡民,又帮助附近的渔民预测天气,深受敬仰
后设庙供奉,谭公成为广东一带著名的“海神”

谭公生性纯朴善良,智慧超人,为人热心,积善好德
有“稔叶为鱼施力”、“杯茶化雨救罗城”、“唐牛好驶”、“定风救船”等神迹

明太祖洪武十六年为纪念谭德,在他登仙的地方建“得道亭”
明宣德九年建九龙峰祖庙,供人祈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22
四月初八,是道教的谭公宝诞。

谭公,原名谭峭,是元朝时的广东归善人。他在十二岁「得道」,尊为「海神」。
第3个回答  2020-03-15
四月初八是道教“浴牛节”,也称“清和节”。
相传古时人们刀耕火种,仍无法除尽杂草,感到辛苦难言。天神发慈悲。唤来天牛,授以耕耘技术,命它下凡帮助。天牛慨然承诺,于四月八日下凡,甘愿以草为食,肩犁耕作,从此留在人间。人们为了感谢天牛,定四月八日为“浴牛日”,给耕牛放耕一天,替耕肄沐浴全身,象庆贺人的生辰那样对待耕牛。以此人们也在今日向天牛祈求一年福运和财运。春天是不让杀耕牛的,清廷亦明文规定“四月八日不宰牲,不理刑案。”河南洛阳有“青牛观”,也称“下清宫”、“太清宫”,据说四月初八是青牛成道日。道教认为,四月初九是老子西行日,初八是老子给青牛沐浴日。
“浴牛节”民间要做青精饭,一名阿弥饭,俗称乌饭,是以南天烛(一名青精树)茎叶捣烂滤汁泡糯米,晾干蒸煮而成。古时做法比现在要复杂得多,经“九浸九蒸九晒”,米粒紧缩,碧如坚珠。每天煮食一碗,能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被古人誉为“仙家服食”。清江宁府所属各县及宜兴等地颇为流行。溧阳、溧水县的人们还用乌饭酿酒,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在溧水叶比部家饮乌饭酒,一连数杯,爱不释手,其“酒色黑其味甘鲜,口不能言其妙。”此俗出于溧水人家凡生女孩时,必造乌饭酒一镡,一直保留到女孩长大出嫁之日开饮,开时,仅有半瓮,质能胶口,香溢室外。唐陆龟蒙道室书事诗,就有“乌饭新炊茶藿香,道家斋日以为常”之句。
人们为什么要吃乌饭?戏剧《宝莲灯》(即以前的《目莲劈山救母》)中有一段动人的情节:仙女三圣母(即青提夫人),因思凡下嫁人间,触犯“天律”,被玉皇大帝关进了地狱,终日挨饿,儿子沉香(即后来的目莲)孝敬母亲,送饭到狱门,都被看门鬼吃光了。沉香后来找到一种树叶挤汁把米浸黑煮饭,从此看门鬼便不再敢吃。沉香母亲依靠乌饭不但维持了生命,还生津复元,身体逐渐强壮起来。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上帝,于是将其母亲释放。《江宁府志》、《金陵岁时记》都说过去“吾乡每届是日,沿途争卖,以当点心。”到这时青精饭已无迷信含义,而是当作节日食品了。
关于说四月初八清和节的由来,主要来自河南栾川,当地人认为四月初八是太上老君的生日,纪念的是道教的祖师。其实老君的生日是二月十五。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当年退居洛阳时,曾有诗云“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曲歌《阳关三叠》中亦有“清和节当春”等词句,由此可见,“清和节”这一雅致的命名,古来已有。
第4个回答  2012-04-27
四月初八是道教“浴牛节”,也称“清和节”。
相传古时人们刀耕火种,仍无法除尽杂草,感到辛苦难言。天神发慈悲。唤来天牛,授以耕耘技术,命它下凡帮助。天牛慨然承诺,于四月八日下凡,甘愿以草为食,肩犁耕作,从此留在人间。人们为了感谢天牛,定四月八日为“浴牛日”,给耕牛放耕一天,替耕肄沐浴全身,象庆贺人的生辰那样对待耕牛。以此人们也在今日向天牛祈求一年福运和财运。春天是不让杀耕牛的,清廷亦明文规定“四月八日不宰牲,不理刑案。”河南洛阳有“青牛观”,也称“下清宫”、“太清宫”,据说四月初八是青牛成道日。道教认为,四月初九是老子西行日,初八是老子给青牛沐浴日。
“浴牛节”民间要做青精饭,一名阿弥饭,俗称乌饭,是以南天烛(一名青精树)茎叶捣烂滤汁泡糯米,晾干蒸煮而成。古时做法比现在要复杂得多,经“九浸九蒸九晒”,米粒紧缩,碧如坚珠。每天煮食一碗,能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被古人誉为“仙家服食”。清江宁府所属各县及宜兴等地颇为流行。溧阳、溧水县的人们还用乌饭酿酒,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在溧水叶比部家饮乌饭酒,一连数杯,爱不释手,其“酒色黑其味甘鲜,口不能言其妙。”此俗出于溧水人家凡生女孩时,必造乌饭酒一镡,一直保留到女孩长大出嫁之日开饮,开时,仅有半瓮,质能胶口,香溢室外。唐陆龟蒙道室书事诗,就有“乌饭新炊茶藿香,道家斋日以为常”之句。
  人们为什么要吃乌饭?戏剧《宝莲灯》(即以前的《目莲劈山救母》)中有一段动人的情节:仙女三圣母(即青提夫人),因思凡下嫁人间,触犯“天律”,被玉皇大帝关进了地狱,终日挨饿,儿子沉香(即后来的目莲)孝敬母亲,送饭到狱门,都被看门鬼吃光了。沉香后来找到一种树叶挤汁把米浸黑煮饭,从此看门鬼便不再敢吃。沉香母亲依靠乌饭不但维持了生命,还生津复元,身体逐渐强壮起来。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上帝,于是将其母亲释放。《江宁府志》、《金陵岁时记》都说过去“吾乡每届是日,沿途争卖,以当点心。”到这时青精饭已无迷信含义,而是当作节日食品了。
关于说四月初八清和节的由来,主要来自河南栾川,当地人认为四月初八是太上老君的生日,纪念的是道教的祖师。其实老君的生日是二月十五。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当年退居洛阳时,曾有诗云“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曲歌《阳关三叠》中亦有“清和节当春”等词句,由此可见,“清和节”这一雅致的命名,古来已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