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2012年7月考试试题及答案。专科的。急求,后天考试。

第1个回答  2012-07-07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名词配对)
一、名词配对
1、需求规律:一般来说,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一般来说,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为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映,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EM=
4、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引起该种商品需求量发生相应变动,这种效应称为收入效应。
5、无差异曲线: 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无差异曲线的效用函数公式是:U=f(X,Y)
  式中X,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的数量,U为效用函数,代表一定的效用水平,或满足消费者程度的水平。

图: 无差异曲线
6、预算线;亦称消费可能线、预算约束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组合的线。
7、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8、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边际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
9、替代效应:指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撒谎能够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买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相对高的商品。
10、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或者作出一项选择所放弃的选择中最好的选择。
11、边际收益: 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12、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3、完全竞争: 又称纯粹竞争,是指只有竞争没有垄断的市场结构,或者说竞争不受任何阻碍或干扰的市场结构。
14、寡头垄断(又称寡头)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一般用集中率作为测定寡头垄断程度的标准。
15、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它兼有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这两种市场结构的特点。
16、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提出的,是反映一个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条曲线。
17利率: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重。
18、外部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外部经济又分为消费的外部经济和生产的外部经济。
19、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成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逐出市场。
20、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21、边际消费倾向 MPC :是指增加一单位收入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
MPC=
22、投资乘数:是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23、总需求: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社会总需求表现为全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总支出。用AD代表总需求,公式:AD=f(P)
24、总供给:一般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25、失业率:一般是指失业人数占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数,
即失业率 = 失业人数 / (失业人数 + 就业人数)。
26、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商品和劳务和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27、滞胀: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的现象。
28: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9、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30、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31、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税收乘数
32、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3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从而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34、再贴现:通常市场经济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一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
35、经济开放度: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是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其公式为:经济开放度=
36、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引起的货币价值流动的系统记录,由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和平衡项目组成。
第2个回答  2012-07-06
哥们,不可能有的!
第3个回答  2020-08-28
找试题答案的话,我觉得可以去大象找答案小程序找一下的,这是最近刚出不久的搜题小程序吧,感觉搜题搜答案还行,基本上都能搜到的,希望能够帮到你~~~
1.与横轴平行的总供给曲线是(C )。

A.长期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未充分就业时的总供给曲线

D.充分就业时的总供给曲线

2.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C)。

A.价格在波动

B.利率的波动

C.GDP的波动

D.工资的波动

3. 下面哪一个论断是不正确的(B )。

A.新古典增长模型表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B.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了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

C.新古典增长模型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情况

D.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资本与劳动比率是可变的

4. 新古典增长模型对哈罗德- 多马模型的重要修正是( C)。

A.它假定经济中只生产一种产品

B.它假定规模收益不变

C.它假定生产中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是可变的

D.它假定生产中只使用资本与劳动两种要素

5. 若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是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资本产出比率应该为(B)。

A.4

B.2.5

C.6

D.5

6.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当资本产量为4,储蓄率为20%时,经济增长率为(A)。

A.0.05

B.0.8

C.0.2

D.0.15

7. 在资料充足的情况下,最有意义的而又适用的衡量经济增长的工具是( C)。

A.GDP的货币量

B.实际的GDP

C.人均实际GDP

D.人均货币收入

8. 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B )。

A.收入水平

B.利率水平

C.价格水平

D.进出口差额

9. 美元贬值将会(A)。

A.有利于美国出口,但不利于进口

B.减少美国的出口和进口

C.增加美国的出口和进口

D.减少美国的出口并增加其进口

10. 当国际收支赤字时,一般来说要使用调整策略( B)。

A.汇率升值

B.增加进口

C.增加出口

D.外汇管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