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什么意思?

尽量言简意赅。复杂版本的看过了,还是没理解。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

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清平调·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组诗共三首,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6

这首诗的意思是: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如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这首《清平调词三首》其一,是从空间的角度以牡丹花的雍容华贵来类比杨贵妃的美艳。

首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

次句“春风拂槛露华浓”用沾着晶莹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的牡丹花来比喻杨贵妃的艳丽;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两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诗人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精妙至极。

扩展资料:

《清平调》三首诗中,把雍容华贵的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

从篇章结构上,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清平调》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平调词三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7-01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三章。 
这是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 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赞杨贵妃之美貌的同时也赞颂皇恩浩荡,颂扬了唐玄宗对于杨贵妃的恩德之重;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 反复作比,极力夸赞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甚至于让凡人疑为天人的美貌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 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满溢,却不露痕迹。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7-01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 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 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8890052.html

第4个回答  2019-12-23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