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feng为什么读成fong,例如凤凰读成fong huang!

如题所述

因为原来是读作[fong]的,但是在实行汉语拼音时,[fong]不利于区别发音,就把[fong]改成发[feng]的音了,发[feng]音的字有:丰、凤、风、冯、讽、奉、枫、封、疯、峰、峯、逢
一、丰拼音:fēng
释义:
1、容貌好看:丰润。丰腴(身体丰满;富裕;丰饶)。丰盈。
2、风度神采:丰采(亦作“风采”)。丰度(美好的举止姿态,风度)。
3、盛,多,大:丰盛。丰碑(高大的石碑,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丰富。丰沛。丰饶。
4、姓。
二、凤拼音:fèng
释义:
1、传说中的鸟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凤凰。凤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凤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
2、姓。
三、风拼音:fēng
释义: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气度,作风;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刚强的气概;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文采;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姓。
四、冯拼音:féng
释义:姓。
五、讽拼音:fěng
释义:
1、不看着书本念,背书:讽诵(抑扬顿挫地诵读)。讽咏。
2、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讽刺。讽谏(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讽喻(一种修辞手法,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讽一劝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有一个问题很有意思,究竟是先有汉语拼音呢还是先有普通话?毫无疑问,应该是先有普通话,或者叫“国语”“共同语”也行,汉语拼音只是根据普通话的发音,推行的一种拼音文字,是汉语拉丁化的一种形式。现在倒好,汉语拼音不但被大多中国人误解成了汉字的注音符号,而且也是学习、考查一个人普通话水平的发音标准了。随便去问问一个小孩,先有汉语拼音呢还是先有普通话?他们都会很糊涂地以为,应该先有汉语拼音,不学拼音,怎么学普通话呢?读书识字,都是先成a o e 开始的。那么,学好汉语拼音是否就能掌握好汉字普通话的发音呢?

也不见得。举个简单地例子,用最标准的普通话去读“一朵花”或者“一只西瓜”,如果“花”和“瓜”不带一点儿化,这音发得就有问题。可是,这个问题却无法从汉语拼音里得到解决,它只好靠老师的言传身教。如果是南方人,那就更难了。这就是汉语拼音和普通话的尴尬关系。

普通话拼音方案的最后形成,是我国几代语言文字学家的集体智慧结晶,功劳自然不小。在目前通行的拼音方案之前,曾经还有过其他方案,诸如汉字注音法,ㄅ ㄆ ㄇ ㄈ ㄉ ㄊ ㄋ,以及中华牌香烟上写作“Chunghwa”的威妥玛式拼音,等等,但最后都被否决了。《新华字典》还保留着汉字注音,但已经没有多少人认识了。与其他几种拼音方案相比,现在的汉语拼音方案,有一个要点,就是尽量简洁,书写起来容易。因为追求简洁,所以,也就难免会粗糙。譬如,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在汉语拼音里,韵母ong,有cong(从)、gong(工),zhong(中)等组合,但就是没有 wong 、fong、bong、mong 、pong的组合,难道是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汉字吗?有,只是因为简单的需要而被并到 weng、feng、beng、 meng、 peng 中去了。以“翁”字为例,这个字就应该读作 wong,南方人如此,北方人也是如此,我昨天问了很多北方的朋友,他们也都不否认,自己在发音的时候,带有ong的音。注意一下电视台好的播音员,同样也有ong的音,“不倒wong” 。更有意思的,在台湾,他们的通用拼音就是wong ,风也不是feng,而是fong,刮fong 下雨。一个字,全国都这样读,汉语拼音里却找不到,能说全国人民都读错吗?

“厾”字也是。这是一个吴语方言字,我昨天也特地问了很多北方的朋友,他们的方言里不但没这个字,也没这个音,在表示“厾”这个意思的时候,他们的一般是说“丢”“扔”或者“敲”等。那么,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普通话该如何去读这个“厾”字呢?毫无疑问,应该尊重方言。而在方言里,“厾”如果要用汉语拼音去写的话,发音就应该是 duo 啊。如果写作du ,说吴语的听不懂,不说吴语的又不用,那有什么意义呢?至于“厾”这个字是不是还有什么古音,或者古音写作拼音应该是du,我想问的是,既然汉语拼音不拼写方言,谁说汉语拼音又可以拼写古音呢?

巧的是,我昨天在网络上发现,有一个湖北孝感人,也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到了“厾”字,他说在他们那里这个“厾”字也念作duo,而且,还特地表明是“入声”。孝感是北方官话区,有“入声”就说明,这个 “厾”字是南方方言在孝感的遗留痕迹。

普通话发音,对方言的适当保留,也不是没有先例。“尴尬”这个词就是,它也是一个典型的吴方言词,北方方言里原来是没有的,所以,拼音写作ganga,而不是jianjie。这和“尴尬”这个词的古音怎么读,关系并不大。

汉语拼音的尴尬和不完美地方还有很多,譬如,声母里没有v 这个音,就是对北方朋友嘴巴不灵活的迁就。而随着电脑的普及,ü 的问题又出现了。

而汉语拼音最叫人觉得失败的是,作为一种文字,没有人把它当文字,谁也不愿意用它来交流。按说网络时代是一个好的契机,但在聊天室,MSN,大家还是难以接受纯拼音的书写方式。汉语拉丁化,纯拼音文字,可能真的是痴人说梦。

大家可能不接触,也就不知道。因为目前的这套汉语拼音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在全中国,有很多天才,都在抓紧时间埋头苦干,发明着一套属于自己的全新的拼音方案呢,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各种各样的方案,五花八门,可爱的很,他们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方案能被全国人民采用。我衷心地祝福他们能成功。哈哈。

参考资料:百度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