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历史问题(超级简单,快进来!

连线题: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1北京人 C定居生活
D制造陶器
2半坡居民 E使用天然火

回答此题格式如(1A)

“华夏民族并不是一个民族形成的,自太古以来,各部落居住在一起,互相接触交流,去小异存大同,后世的人成为诸夏。”——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梁启超关于或下形成的说法是否正确?

2:简要列举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材料中的“卫鞅”指的是谁?文中的“孝公”是在哪一年任用“卫鞅”变法的?

(2)材料反映了“卫鞅”什么主张?它代表了那个阶级的利益?

(3)“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他为什么能够成功?

东汉末年,曹操在争霸活动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地位。有人认为,他是吸取了春秋时期齐桓公争霸的经验。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所有题都答出来再追加5分!

(1)
连线题: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1北京人 C定居生活
D制造陶器
2半坡居民 E使用天然火

答:1北京人是 A打制石器 和 E使用天然火 ;2半坡居民是 B磨制石器、C定居生活 和 D制造陶器。

(2)
“华夏民族并不是一个民族形成的,自太古以来,各部落居住在一起,互相接触交流,去小异存大同,后世的人成为诸夏。”——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梁启超关于或下形成的说法是否正确?

答:中国号称华夏。华夏二字源于何处?现代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各无华夏条。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华夏(Hua Xia)条目为:“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的夏人、商人、周人和其它部落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华夏族。”《辞海》华夏条为:“中国古称华夏。《左传.定公十年》(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疏:‘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疏:‘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由此可知华夏之称早于春秋,先于中国。然而由左传引文可见,华为荣,夏为大等解释均为不妥。这似乎只是中华成为泱泱大国以后的望文生义。我认为,华夏应类似炎黄,源于实体,并非形容词。夏应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名字。正如阴历又名夏历,据说因为夏朝就已经采用此历。华先于夏,与夏并称,故来源应相似。遍阅辞源、古典,华应该源于中华始祖伏羲的故土,华胥国之名。

2:简要列举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答: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带是在狭义上的中原,即黄河中游、今河南境内。这一地带处于东西、南北浸润的中心,使其无论在吸附还是扩散方面较其他区域均具有优势。由此向外扩展才是广义上的中原,是与华夏文明源地直接毗连的地带。这一地带东部是齐鲁文化,北部是燕赵文化,西部是关中文化。随着华夏文化从源地向四周扩展,在秦汉以后,中华文化圈逐渐明晰、定型。在早期,华夏源地文化向北、向西扩展较为顺利,远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肃慎族曾向周王朝贡矢,周穆王西行昆仑也表明了周文化的远播,东北、北方、西北各游牧民族很早加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家庭中,后经元朝、清朝两个少数民族所建的王朝,使他们进一步被纳入中华文化圈。华夏源地文化向南扩散在早期则遇到顽强的阻力,如周昭王兴兵伐楚惨遭败绩就表明周文化向南传播所遇到的挫折。但在东汉晚期以后,北方战乱导致中原移民一次次南迁,使源地文明随人口迁徙而向南传播,至长江流域、西南、岭南、闽台等地。汉文化还辐射到中国的一些近邻,东北方的朝鲜和日本、北方的蒙古和西伯利亚、西部的中亚、南部的中南半岛和东南亚诸国等,这些地方构成了中华文化圈的外缘。

问题补充:“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材料中的“卫鞅”指的是谁?文中的“孝公”是在哪一年任用“卫鞅”变法的?

答:“卫鞅”指的是商鞅;从公元前356年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

(2)材料反映了“卫鞅”什么主张?它代表了那个阶级的利益?

答:反映了治理国家不能用一种方法,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具体的变化的主张;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3)“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织多的人(反对弃农经商);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

(4)他为什么能够成功?

答:因为他的革命已经深入人心了。

东汉末年,曹操在争霸活动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地位。有人认为,他是吸取了春秋时期齐桓公争霸的经验。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答:我觉得是对的,因为在齐恒公的时候,齐恒公也有这样做过.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25
超级简单就自己解决,印象更深刻,何必上知道
第2个回答  2008-01-31
1AE,2DBC
1“卫鞅”指商鞅,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用商鞅变法的。
2 反映了商鞅主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3主要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可免除徭役。建立县制。
4 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第3个回答  2008-02-11
卫鞅为商鞅 变法主张 使秦国成为 战国后期最富有的国家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织多的人 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编定户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