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等级怎么评定,评分方法?

如题所述

1.统计方法评定
(1)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时,应由连续的3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fcu,k+0.7σ0 (10-28)
fcu,min≥fcu,k-0.7σ0 (10-29)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fcu,min≥0.85fcu,k (10-3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fcu,min≥0.90fcu,k (10-31)
式中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
σ0——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
f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
(2)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间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数据,按下式确定:
(10-32)
式中 ——第i批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m——用以确定该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的数据总批数。
注:上述检验期不应超过三个月,且在该期间内强度数据的总批数不得少于15。
(3)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不能满足(1)条的规定,或在前一个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时,应由不少于10组的试件代表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λ1 ≥0.9fcu,k (10-33)
fcu,min≥λ2fcu,k (10-34)
式中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当 的计算值小于0.06fcu,k时,取 =0.06fcu,k;
λ1、λ2——合格判定系数,按表10-79取用。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判定系数 表10-79
试件组数 10~14 15~24 ≥25
λ1 1.70 1.65 1.60
λ2 0.90 0.85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0-35)
式中 fcu,i——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m2);
n——一个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的组数。
2.非统计方法评定
对零星生产的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此时,验收批混凝土的强度必须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1.15fcu,k (10-36 )
fcu,min≥0.95fcu,k (10-37)
3.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确定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1)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可依据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百分率按表10-80划分。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表10-80
评定指标 优良 一般 差
低于C20 不低于C20 低于C20 不低于C20 低于C20 不低于C20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N/mm2) 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 ≤3.0 ≤3.5 ≤4.0 ≤5.0 >4.0 >5.0
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现场 ≤3.5 ≤4.0 ≤4.5 ≤5.5 >4.5 >5.5
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百分率P(%) 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及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现场 ≥95 >85 ≤85
(2)在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及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的百分率,可按下列两式计算:
(10-38)
(10-39)
式中 fcu,i——统计周期内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m2);
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组数,N≥25;
——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N0——统计周期内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组数。
(3)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δb不宜大于5%,其值可按下式确定:
(10-40)
式中 δ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
σ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N/mm2)。
(4)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在混凝土搅拌地点连续从15盘混凝土中分别取样,每盘混凝土试样各成型一组试件,根据试件强度按下式计算:
(10-41)
式中 ——第i组三个试件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mm2)。
当不能连续从15盘混凝土中取样时,盘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可利用正常生产连续积累的强度资料进行统计,但试件组数不应少于30组,其值可按下式计算:
(10-42)
式中 n-试件组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