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老人那么溺爱孩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5
一、夕阳热爱朝阳老人接近暮年,儿童正值新生,一个生机渐弱,一个生机蓬勃,可以说,老年人跟孩子亲近,也算是对年轻的一种渴望。跟孩子一起玩,可以让老年人忘记烦恼,变得跟孩子一样简单快乐。“老小孩”这种说法,也是对老年人一辈子尔虞我诈后回归简单纯朴的一种概括。同时,孩子是朝阳,象征着希望和未来,老年人看到孩子,也能重燃对生活和未来的希望。好比老师看到好学生,会情不自禁偏爱好学生,当自己没办法成长的时候,见证他人的成长也是一种宽慰。二、体谅下一代老人带孙说是怜爱,也无外乎对下一代的爱护。特别是许多外公外婆,帮着带孩子是心疼自己的女儿。爷爷奶奶也基本上是对儿子怎么样,就会对孙子怎么样,很少出现不爱儿子爱孙子的现象。所以,老年人对孙辈更为喜爱,但根本原因还是出于对儿女的爱护。只是孙辈是孩子,也属于弱者,难免对孙辈多一些宠爱。特别是当人老了以后,耐心更足了,时间也更多了,当年对待儿女没有做到的耐心和温柔,在时光中已经没办法弥补,也就只能把这种爱都补偿在儿女的下一代身上。老人带孙辈其实说到底,是把对儿女和对孙辈的爱,都堆积在一起。作为父母面对老人溺爱孩子,要表示理解,同时也要帮助老人规避一些带娃的误区。首先,摆正三观老人溺爱孩子是在所难免,包括一些家长也会溺爱孩子。溺爱这个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也就不为难各位父母了。比溺爱孩子更可怕的是老人把孩子的三观扭曲了。比如:有些孩子会抢其他孩子的玩具,在公众场合,不管不顾撒泼打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拿着石头划私家车等,都属三观不正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成为熊孩子,还可能以后会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长大后更有有误入歧途的风险。多半性格属于自私冷漠,对父母也不会多么恭敬孝顺。溺爱之余,孩子还能保持本性善良、纯真、孝顺,即便是有些傲娇和不讲理,也不会偏离正道太远。在《爱情万万岁》中,金波就是个被溺爱长大的孩子,但他依然善良,随着年龄的增大,也还是走向了成熟。其次,科学带娃有些老人,面对孩子生病,不立即去医院,却企图通过土方法来治疗,比如发烧了泡冷水澡,哭闹不止就给孩子灌符灰水等,都会给孩子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要坚决禁止。要是老人做不到安全带娃,宁可不让老人带。最好是把相关的新闻都提前让老人了解,引起警惕,同时给老人灌输科学育儿的思想,纠正老人带娃的观念再把娃给老人看。要实现“隔代亲”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在带娃的过程中,年轻人要帮助老人一起排雷,让老人把娃带好,自己也能更安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