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个朝代编辑农书指导生产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奉行重农抑商的原则,对农业很重视,因而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关于农业方面的著作,而且,分科越来越细,也越来越精准。。
第一类:综合性农书
一般指中国受到近代实验农学影响以前历代有关农业生产的著作。中国早在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中即有农家及农家的著作,如《神农》、《野老》等,但早已失传。北京,《汉书·艺文志》子部列有农家九家,是中国历史文献上著录农书的开始。到宋代,由于社会生产发展较快,雕版印刷技术有了迅速提高,农业出版社,著名古农书如《齐民要术》、《四时纂要》等遂得以刊刻普及,农业专著、谱录之类的农书显著增多。也都是中国农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史·艺文志》载农家类著作已增至 107种。以及有关水产、农田水利的著作等,《元史·新编艺文志》列元朝所添农书 8种,《明史·艺文志》又增加明朝新撰农书23种。清《四库全书》入编农书10种,存目农书9种。但辑者也加了一些夹注和眉批,历代公私书目中,因收录者对农书的范围和含义理解不同,所收农家类书籍的种类有多有少,在治蝗类农书中,取舍很不一致。如宋代《直斋书录解题》农家类兼及“花果栽植之事”,所采农书范围较宽;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强调五谷本业,把相牛、相马类专书及园圃农书和竹谱、橘谱等专谱农书都汰除在外,所收农书较为偏狭。就是各家书目中所收录的农书,也是很不完整的,例如许多类书、丛书、方志等古籍所收录的农书,不少都未计算在内。
  按广义农业看,中国农书包括大田作物、果树、蔬菜、花卉、林木、蚕桑、畜牧、兽医、水产、农具、农田水利、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等方面,不但内容丰富,包括面广,明徐光启的《屯田疏稿·除蝗第三》是论述治蝗的奏疏,而且农书数量之多,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据王毓瑚在《中国农学书录》中记载,中国农书有 542种,其中流传至今的约 300余种。可供研究、参考。北京图书馆主编的《中国古农书联合目录》收录了 643种。也收集有大量的农具资料,日本天野元之助《中国古农书考》叙及243种,在一些类书如清《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中,该书索引开列的农书及有关目录约有 600余种。这样经过近代系统整理的农书数目虽然仍不一致,但较前是更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农书的面目。
  根据记载内容的范围,明末《农政全书》中也专列“农器”一门,中国农书可分为综合性农书和专业性农书两大类。堪称集中国古代农具之大成者。
 全国性农书 这类农书反映广大地区直至全国的农业情况。最重要的有五大农书,即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大司农司撰的《农桑辑要》,元代的《王祯农书》,明徐光启撰的《农政全书》和清乾隆官修的《授时通考》。
地方性农书 典型的代表是南宋的《陈旉农书》,该书提出的“地力常新壮”论点是中国传统农业有关土壤改良的高度概括。明末的《沈氏农书》所述的水稻施肥理论和实际操作也合乎现代植物生理学原理。这两部书反映了南宋及明末两个不同时期的苏南、浙北农业发达地区的成就。清初杨屾《知本提纲》中的“修业”章,两汉以后流传的《伯乐相马经》、《宁戚相牛经》和《隋书·经籍志》中的《相鸭经》、《相鸡经》、《相鹅经》等,是有关陕西关中地区旱农生产技术的农学论文,但战国以前的相畜文献未能流传下来。既有实际操作,又有理论分析,早在春秋、战国时,是很精辟的地方性农学文献
第二类:专业性农书
从历代书目中可查到的畜牧、兽医类文献约510部(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唐韩鄂的《四时纂要》、元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等。宋代陆续出现了牡丹>芍药</a>、菊花、兰花>梅</a>等专谱,这类农书由于实用性强,自晋戴凯之的《竹谱》起,各项农事严格按不违农时的原则周密综合安排,一直受到民间欢迎。近代的农业科学技术手册、农事历等,如《全芳备祖》等。实际上继承了月令体裁的一些优点。
果树类农书,如南宋韩彦直是山西人,在温州做官,写了著名的《橘录》。也有的是长期生活在产区的当地人所写,现存约85种,如清赵古农自幼生长在盛产龙眼的广东番禺,所写《龙眼谱》就很翔实可信中国原产的果树如柑橘、荔枝、龙眼、枣、桃和中国李等都有专著,其中荔枝的专著现存的即有10余部之多,可以按图索骥,北宋蔡襄的《荔枝谱》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荔枝专著。此外,所记植物大都是野生蔬菜,更多的果树文献还散见于综合性的农书
蔬菜类农书,我国古代蔬菜类农书较少,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北宋僧人赞宁的《笋谱》、南宋陈仁玉的《菌谱》、明黄省曾的《芋经》(又名《种芋法》)等。值得提出的是从明代开始,陆续出现野菜类专著如明代朱的《救荒本草》、王磐的《野菜谱》、鲍山的《野菜博录》等。
花卉类农书 我国古代花卉类农书总数达150种 北宋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明王路的《花史左编》,清陈淏子的《花镜》等。这类农书门类多、数量大,其中有的详于品种名称的登录,专门论及一种或一类栽培植物、家养动物或农业技术的农书。自晋戴凯之的《竹谱》起,到宋代陆续出现了牡丹、芍药、菊花、兰花、梅等专谱。
畜牧类农书 马政是历代王朝为繁育战马而颁布的政令,明杨时乔的《马政纪》是现存较完整的一部马政书。 唐李石撰《司牧安骥集》和北宋王愈撰《蕃牧纂验方》所选录的许多验方,其内容也属于综合性农书。有些至今仍应用于临床,对中兽医方剂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元卞宝撰的《司牧马经·痊骥通玄论》,不泥古而多创新,它们在先秦农家思想文献佚失的情况下,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明喻仁、喻杰兄弟编著的《元亨疗马集》,编写层次分明,对八纲辨证施治、区别诊断多有卓见。
农具类农书 唐陆龟蒙的《耒耜经》“耒耜,象形字,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耒耜的发明开创了更多”。此外,尚有宋曾之谨的《农器谱》(已失传)、明王徵的《新制诸器图说》和清陈玉璂的《农具记》等。专业性农书中,农具书是较少的一类。但在一些综合性农书中,大量载有中国古代的农具,按其涉及地域范围的大小和编写体例的不同,其中《王祯农书》的叙述详细尤为全面,附有农器图100多幅,堪称集中国古代农具之大成者。中国农书可分为综合性农书和专业性农书两大类。明末《农政全书》中也专列“农器”一门,除记述中国的传统农具外,但较前是更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农书的面目。还介绍了当时欧洲的灌溉机械。
救荒救灾类农书 宋董煟的《救荒活民书》,陈世元《治蝗传习录》,清顾彦所辑的《治蝗全法》,等等,大型农书如《农政全书》中,专列有《救荒》一门,占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
除上述专业性农书外,中国古代还有大量有关蚕桑的著述(见古蚕书),以及有关水产、农田水利的著作等,也都是中国农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专著、谱录之类的农书显著增多。
中国古代农书,较多,可惜现在研究者少,子孙不肖啊。。。上面的很多著作。。在市面上都买不到。像我想买《群芳备祖》,没有出版社出版,只有清朝的一个刊本,贵的离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5
最早的有神农写的神农、野老,然后就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 ,然后就是元代农司所组织编写的“农桑辑要”,还有元代王祯写的“农书”,并且在明代时选入永乐大典,明代的徐光启写过一本“农政全书”。还有清代的“授时通考”,宋代的“耕织图",在历史上中国有800部有关农业生产指导的书籍,就不一一说明了。
第2个回答  2012-06-25
西汉 氾胜之《氾胜之书》
东汉 崔寔《四民月令》
东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
南宋·陈旉《农书》
元代中央政府官方编撰《农桑辑要》
元 王祯《农书》
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
清代中期官方修撰一部综合性农书《授时通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6-25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第4个回答  2012-06-25
《农桑辑要》
中国元代初年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正值黄河流域多年战乱、生产凋敝之际,此书编成后颁发各地作为指导农业生产之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