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人死亡后为什么不能剪头发?

家中有人死亡后为什么不能剪头发?

儿子守孝之一就是不能理发,这是汉民族土葬的风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死之后,三年之内不会转世,子女在阳间理发,父母在阴间就会受脱皮之痛。所以古代高官有三年守制,三年不理发。因为三年太长,故目前有百日不剃头的,也有五七不剃头的。



扩展资料:

直系亲属去世后必知的六大禁忌

一、逝者安葬的禁忌

逝者的服装忌讳用缎子面料,老人们习惯把去世后穿的衣服称为“寿衣”,过了六十岁后就有老人开始准备寿衣了。

寿衣的件数、质地都是很有讲究的。件数一般是五、七、九等单数,而不会是双数;材质上则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谐音,寓意后世儿孙多子,而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与“断子”谐音。

二、葬礼的日期忌讳选在重丧日

重丧,(音CHONGSANG),重,重复,双重之意,意思是不止一起丧事,指的是一个人去世后近则百日内,远则一年左右,家人或者亲戚中又有人相继去世的情形。习俗讲究,举行葬礼的日子一定要避开重丧日,以免家中再发生亲人去世的情形。

三、热孝期间忌讳走亲访友,尤其是参加喜事

直系亲属去世一百天内,最好在家守孝,除非必须,不要外出旅游、探亲访友等,以免将自身的悲伤气息带给他人。尤其是婚礼、开业、庆贺小宝宝出生等喜事,最好不要参加。

四、守孝期间,子女忌穿红带绿

守孝期间,古代的子女讲究披麻戴孝,百日内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后,穿黑色、蓝色等暗色的衣服来守孝,忌讳穿红戴绿,浓妆艳抹。现代社会,虽然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么长时间的孝服,而用佩戴“孝”字以代替;但是,还是不可穿红带绿。

五、守孝期间,子女忌参加娱乐活动

古时候父母去世,子女要一般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守孝期间,不可以举行婚嫁之事,也不得举行吉庆之事。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论官做得多大,父母去世后,都要请假回祖籍守孝,称为“丁忧”。

六、直系亲属去世第一年,春节门前忌贴红对联

过年贴红对联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习俗。但如果家中有直系亲属去世,第一年春节,门前是忌讳贴红对联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在某段时间内不能理发, 这在我国各地风俗中多有存在. 除了楼主提出的, 还有正月里不能理发等等. 原因嘛, 地方不同, 风俗的说法理由也不尽一致, 如家人有故去的不理发是为了以示纪念、尊敬等意;而正月里不能理发,竟然是因为否则会死舅舅!
其实,根本原因在防感冒等疾病。要知道,古代感冒也会死人的!家中有人故去,心情不好,免疫力也会下降,这种情况下再去理发,理发是要洗头的,那时又没有次风机,所以易导致感冒。为了避免疾病,自然就有了那些风俗了。正月是乍暖还寒,理发也易感冒,尤其是小孩子,所以就也有了那样的说法,同时也说明那时的甥舅关系是很不一般的。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嘛,呵呵。
所以,有时把风俗及习语互相关联起来看,以现代的眼光加以分析,有些奇怪的风俗也就不足为怪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1-23
一般要留7*7=49天,俗称“做7”

不能剪头发,是因为如果剪了头发,有触霉头之嫌,意为后面的丧事也会跟着来,所以一般不能剪头发

如果男性头发会长长,不舒服,所以大多数人会在办丧事(即追悼会)之前把头发理干净,剪短,以维持49天

其实剪头发是不要紧的,这多数是祖辈迷信的思想造成的
第3个回答  2019-12-23
儿子守孝之一就是不能理发,这是汉民族土葬的风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死之后,三年之内不会转世,子女在阳间理发,父母在阴间就会受脱皮之痛。所以古代高官有三年守制,三年不理发。因为三年太长,故目前有百日不剃头的,也有五七不剃头的
第4个回答  2008-01-20
传统风俗,父母去世后,百日内不能剃头,因为发肤乃父母之遗.否则视为不孝.
地方风俗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