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颜值阵营新成员,上汽名爵MG ONE场地性能体验

如题所述



合理合法开车跑到160+km/h是什么体验?一台家用车偶尔 “弹射起步”地板油伤不伤车?在小哥利用一整天的时间泡在上汽通用广德试车场中试驾上汽名爵MG ONE后,负责任的回答上面两个问题:平淡无味、放心弹吧。
试车场,这里是检验一台车最好的地方,汽车量产之前必须在此“修炼”。这里有花园、有食堂、有宿舍,无数的测试车整日整夜的跑个没完只为达到均衡的满分状态,MG ONE是名爵的最新产品,即将10月29日预售的它正在测试之中,下面我们就先从弹射起步跑加速开始吧。



上汽名爵MG ONE是首款诞生自上汽集团全新智能全球模块化SIGMA架构的车型,换成人话是,新车更智能、动力强,未来可能推出混动版本,还有可能基于此平台造出更大号的“MG ONE”。
MG ONE配有1.5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181马力,峰值扭矩285牛·米,1500转即可爆发;传动匹配全新的CVT变速箱,速比带宽7,峰值扭矩容量可达325牛·米,账面数据优秀。伴随着引擎轰鸣,小哥首先体验了它的直线加速能力。







不聊技术优势,只聊直观的体感。切换到SuperSport(运动)模式,弹射起步转速稳定在2300转左右,松开刹车轮胎少许尖叫后车辆弹出,能听到音响模拟出的声浪。车辆0-80km/h有着不错的推背感,不过后劲明显不足,但当时车上不止小哥一人,所以这台1.5T发动机的爆发力拥有这样的表现可以令人满意。







换上Normal(普通)模式后直接地板油加速,变速箱需要大约一秒钟的反应时间,反应过后整体加速表现也没有运动模式痛快。毕竟MG ONE骨子里是台家用车,官方实测和媒体实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都在8秒出头,小哥认为它家用动力够用,开起来提速轻快像日系,制动时又充满“德味儿”给人信心,加减速顺畅很好开。







两个小时的反复直线加速测试虽不能严谨的得出“全新的CVT变速箱质量过关”的结论,但至少常规的试驾项目可不会被允许如此体验。现场,小哥除了闻到场地内轮胎橡胶摩擦地面产生的糊味外,几台非量产状态试驾车没有异常。
对主机厂来说,反复的加速制动测耐久只是其中一个科目,接下来到了操稳控制区,小哥体验它的悬架以及转向部分。该区域设置有高低速的弯道,另外路面坑洼不平为模拟各种生活中常见的路况,试验表示:MG ONE的SIGMA架构对于悬架的调校相比以前更有进步,对大颠簸可以有效吸收减震,不过整车侧倾依旧。





不像一些日系车的松散,MG ONE在通过起伏较大的颠簸时悬架拉的住车身,并且在限速100km/h的起伏路上以超速的120km/h完成也不会感觉到悬架行程被完全压缩触底(后排的媒体老师已经因惯性而“起飞”),悬架回弹的力度也是适中的。
不要觉得这种起伏路没有难度,看看地上的划痕,跑快了真会托底的。







车辆低速时转向轻的发假,没有路感,小哥并不喜欢,速度提升以后转向也会变重,但当面对颠簸路面时,较大的颠簸偶尔会出现方向盘摆动和双手较劲的情况。
这是由于车辆在平路时转向指向性精准导致,虚位较少的它在平路调头转弯可以非常灵活,但面对大的起伏颠簸还是减速通过为妙,偏向运动的转向风格和明显偏软的悬架系统结合在一起有点纠结,希望量产时调整一下,因为这点“纠结”在麋鹿和绕桩测试中会被放大。







所谓的“媒体老师”可不全是专业选手,在相对考验技术的麋鹿和绕桩测试体验中,MG ONE偏软的悬架面对快速的重心转移成功的让一些朋友撞到桩桶。对于一台家用SUV来说,以超过70km/h的时速通过正规麋鹿测试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由于测试场地没有按照标准位置摆放桩桶,所以在这里,小哥做到了,结果仅供参考。
当时车辆通过的姿态并不算优雅,轮胎即将突破抓地极限,车辆也有明显的推头趋势,ESP介入帮了小哥一把。主副驾驶一体式运动座椅能给成员很强的侧向支撑,让小哥和教练谈笑风生,然而后排的同学就被车身侧倾甩得左右乱晃,全车人系好安全带显得非常重要。







最后一个体验项目就是能把车开的很快的“高速环道”,MG ONE在120km/h时速下车内的几人可以正常交流,另外它的转速此时只有1900转上下,变速箱大速比带宽的优势得以体现,悬架上下运动的贴地能力以及轮胎在高速弯道的抓地给人信心是很足的。
一口气把新车时速拉到167km/h,这时底盘依旧平稳,由于场地开阔,所以“超速”行驶时没有丁点刺激感,跑在高速上噪音主要来自于风噪,这时车内的几人正常交流就需要加大音量了。







总结下MG ONE性能测试体验的部分,悬架的侧倾控制仍有待提高,转向灵敏精准在低速调头时更好用,动力表现符合预期,家用刚好,如果能把声浪模拟系统关闭会让整车更有高级感。下面来看看MG ONE的静态体验部分,常规的,从外观聊起。







MG ONE分为α和β两套外观,主要区别在于中网设计。试驾的这台α车型中网内部镶嵌放大化的MG车标,周围呈放射闪电线条扩散,前保险杠两侧有棱有角,三横条错落的日行灯也散发出浓浓的运动感,同级别车型来看,它的颜值绝对排名靠前。







新车尺寸为4579/1866/1601mm,轴距2670mm,定位紧凑型SUV,侧面后视镜以上是和车身不同色的黑色设计,D柱出还有一些立体浮雕增添了层次感,19英寸的五花瓣轮圈样式立体,225mm的胎宽装在车上视觉效果刚好。







车尾自带一定溜背效果,延伸出的小扰流板是它运动基因的展现。相比车头的精美,小哥认为它尾部的设计看起来有点单薄,底部双边共四出的排气是个装饰,真正的排气布局隐藏在下面,双边共两出。







进入车内,一块曲面屏成为了中控台的视觉中心,电子挡杆造型独特,整车几乎没有物理按键,好在是触控按键的反应速度都还不错。在仪表左侧有一块单独的触控区域可以调节后视镜以及灯光等,这个设计倒是够新鲜的,很显科技感。







方向盘上下扁平,握环三九点处有打孔处理,皮质包裹手感不错,内部橙色的缝线和整车风格形成统一,右下角的“SUPER SPORT”按键其实就是相当于变速箱切换到S挡,仪式感很强的一处设置。







据官方表示,MG ONE拥有高通骁龙8155芯片,全新的洛神OS车机系统上车可实现能自学习进化的AI语音,车机系统自带B站,这也是年轻人最爱,另外它配有手机无感解锁,车辆,更加方便。辅助驾驶系统由5个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达、4个360高清环视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构成,另外新车还拥有高精地图,理论上可实现智能超车等更高阶的辅助驾驶功能。
但遗憾的是这次场地试驾小哥没有机会去感受车机系统和辅助驾驶功能,只能说全景影像的清晰度很高,屏幕使用流畅,车道偏离纠正系统工作很是积极,不过整车的按键音希望改一改,现在的声音可太“老家电”了,即便它配了雅马哈音响也救不回来啊。







在动态部分小哥表扬了它的前排座椅乘坐舒适,包裹到位。静态体验时小哥没有找到对它来说很基础、就应该配有的座椅加热功能,这不应该。主驾驶头枕两侧带有扬声器,可以不吵到乘客的情况下让驾驶员听到导航等信息。主驾驶座椅电动6向调节,降到最低时调整成小哥的驾驶位,此时头部空间还有一拳富裕。
小哥身高183cm,坐进后排由于头部有全景天窗透光所以不会感到压抑,正襟危坐时腿部空间一拳,头部空间四指,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前后位置均不能调节,座垫对于大腿的承托一般,不过座椅柔软度尚可,再加上中间位置地板几乎纯平,头部还配有和两边同样尺寸的头枕,中短途乘坐都不算难受。





<br class="ProseMirror-trailingBr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云端车员外,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