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如题所述

马斯洛的人格理论(Maslow's Persondity Theory)又称“人格自我实现理论”。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将整体论、动力论和对文化因素的强调三者结合起来,通过他对一些杰出人物(被他称之为“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而形成的一种比较全面的人格理论。马斯洛通过对这些人以及他们的习惯、特点、个性和能力的研究,得出了精神健康的定义,并提出了人的动机的理论。动机理论是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重心和精髓,他的人格理论是建立在他的需要和动机学说基础之上的,并说为需要是人格的核心。故他的人格理论又又被称之为“人格需要层次说”或“人格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潜能要求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的理论的基本点,这种学说强调个人的潜能、创造力、理想和信念的实现。
  马斯洛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他认为:每个人具有的本性“不是丑恶性,而是中性的或者是良好的”。而这种本性、潜能必然现实化。这个假设是他自我实现说的基础。马斯洛强调,由于人的本性是好的或中性,所以最好促进它的发展;而人性的健康发展,只有在比较好的社会环境中才有可能。
  马斯各指出人类价值体系中有两类需要:一是沿生物第谱上升的逐渐变弱的本能需求,称低级需要或生物需要。一是随生物的进货逐渐显示出来的潜能,称高级 需要或心理需要。马斯洛曾先报到两次提出需要层次的理论,归纳起来可分为七个层次,按低级到高级排列,呈一个金字塔的阶梯的结构形式:(1)生理需要:对食物、饮料、氧气、睡眠和性的需要。这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的、最强烈的、最明显的一种,是对自下而上的需求;(2)安全需要:对安全感、稳定性和摆脱恐惧、焦虑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对恨属感、爱情、友谊和摆脱孤独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自尊的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5)认知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其中认识需要是基本的;(6)审美需要:对真、善、美追求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实现自己的潜能、创造力、理想和偏偏的需要。马斯洛把前四种归为基本需要(因缺乏而产生的需要,)把后三种归为发展需要(存在的价值或后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最低一级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第二级需要才能出现;一二级需要满足后,第三级需要才会出现和发展。马斯洛认为这种需要发展模式是天然的,但同时也承认这个层次排列可能有例外,例如:创造性的人的创造驱力比任何其他需要都更为强烈,也有人的价值观和理想是如此强烈,以致他们宁愿死也不放弃它们。
  马斯洛通过对少数自我实现者的研究,提出自我实现者的动机是超越性或成长性动机。他认为超越性动机在质和量两方面都有别于其他普通人的缺乏性动机。缺乏性动机是补足机体内某种欠缺的动机,是谋划获得所缺乏的某种东西,,是要养活由于这种缺乏所引起的紧张。由前四种缺乏性需要引起的动机就是如此。而自我实现者的动机则是一种超越性动机,它不是力求弥补欠缺,而是要发展潜能和认识世界;不是要养活紧张,而是要通过新的挑战性活动增加紧张。
  马斯洛认为,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亦即使人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和内部生活的丰富感。如果人的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人们往往会民现和认为,高级需要的满足具有更大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需要的层次越高,其社会价值也越大,越少自私。自由创造和自我实现是需要层次结构中的最高需要。所谓“自我实现”是人的天赋、能力、潜力的充分开拓和利用,是使合的完成,是个人自身中的统一、完整和协同的一种不间断的倾向。旨在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和人格臻于完美,最后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是个性形成的动力。这个由低级到到高级的运动发展过程,便函构成了所谓的“生长”而达到完美人性的实现,只有充分实现个人的全部潜能,即实现人性的全部价值的人,才能成为自由的、健康的、具有顶峰状态的人会比平时更有决断力,更专心致志,更能经受得住别人的反对,对自己更有把握。对观察者来说,这个人看上去比平时更可靠,更可倚仗,更可信赖。进入顶峰状态的人不但觉得自己变得更好、更坚强、更统一了,而且在他眼里,整个世界年上支也更美好、更统一、更真实了。马斯洛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胜任工作,有发明,有创造,成为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人。马斯洛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倾向。然而,尽管事实上好像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潜能,却只有少数人能达到自我实现。部分原因是:人们对自己的潜力全然不知,他们既不知道什么是有可能做到的,也不理解自我实现会给人带来什么好处。
  马斯洛为论证自我实现的理论,又详细分析了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是:(1)有良好的自我实现知觉;(2)对己、对人、对大自然表现也最大的认可;(3)自发性、单纯性、自然性较强;(4)对工作、对事业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5)有独处和自立的需要;(6)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不受环境和文化的支配;(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8)周期性的神秘的或“高峰的”体验;(9)关心社会、喜欢和所有人打成一片;(10)仅和为数不多的人发生深厚的个人友谊;(11)具有深厚的民主性格;(12)具有强烈的审美感;(13)有富有哲理的、非敌意的幽默感;(14)有创造性;(15)不受社会现存文化规范的束缚,进行独立思考和行动。
  马斯洛指出人类行为受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人与社会并无本质冲突,应研究人的积极方面,研究政党的健康人的欢乐、爱情、幸福、创造等等,重视人的尊严和发展。人不仅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而且必然要创造出新的文化。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个体的需要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需要,特别是高级需要的实现与人格的形成有关联等,这是马斯洛的人格理论合理性的一面。但是,正如实验社会心理学家所批评的,马斯洛研究的对象是经过挑选的特殊的人,这就使其结论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另外,马斯洛过分强调人的价值上一种先天的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还有,他的需要层次并没有囊括人的全部需要,特别是他强调需要的生物学性质,没有指出需要的反映实质和社会性。此外,马斯洛把自我实现者的一系列特征过分美化了,是一种理想的人性论的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