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求介绍一下中庸思想中的精华部分

《中庸》思想的精髓是:“诚”。

“诚”将天道、人道及天人合一思想完美地集合在一起,《中庸》原文中,对于“诚”的解释有以下7种。

1、诚者,天之道也;

2、诚之者,人之道也;

3、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4、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5、诚者,自成也;

6、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

7、诚者,非自成而已也。

从字面上讲,诚就是要人们“诚信、真实”,从伦理上讲,诚是一个道德范畴,强调为人处世时忠厚讲信用,不欺骗他人,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那么人如何才能达到诚的境界呢?孔子的回答是人必须修身、知人、行五道、三德。由此推展开来,提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九种常行大纲及其效用方法。

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具体而言,要内心虔诚,外表端庄整洁,不符合礼仪的事情不要去做,这就是用来修身的方法;摒弃谗佞小人的坏话,疏远女色,轻视财物,珍视品德,这是劝勉贤人的好方法;尊崇他们的地位,丰厚他们的俸禄,用同一好恶标准以示公正无私,这是劝勉亲人的好方法。

给大臣们多设属官,让他们指挥办事,使得他们有精力思考国家大事,这才是抚慰大臣的方法;对待群臣要有忠信,并以厚禄供养他们,这是劝勉士人为国效力的好方法;征役百姓要适时、赋税征收要减轻,这是关怀劝勉百姓努力生产的好方法;每天视察工匠的工作情况,每月考察他们的成就,发放的钱粮工资要与他们的劳动功效相称,这是劝勉工匠努力工作的好方法。

对远方的客人要热情迎接,盛情款待,热情相送,对有才能的人要给予奖励,要同情和容纳才能不足的人,这是用来安抚远方藩国和商旅宾客的方法。延续绝嗣的家族,复兴被灭亡的国家,整顿混乱的秩序,支持弱小,让诸侯的朝聘按时进行,薄收他们的贡赋,丰厚天子的赏赐,这是安抚诸侯、使天下畏服的好方法。

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合理的重要保证。而这一切都可以归结到一个“诚”字上,就是要真诚专一。

对于个人而言,修身在于至诚。修身并不是一个人抱经苦读、冥思苦想。首先,从修身的步骤来看,思修身则要事亲,要行孝悌礼仪,要事亲则要求知人,要知人则需知天,天即自然之理。能知天,则知人;能知人,则能事亲;能事亲,则能修身。可见,修身须从明辨善恶始,事无巨细,要做到有节制,随时处中,知行合一,推己及人并将善行发挥到极致。

中庸之道所真正推崇的,绝不是浮夸浅薄的处世之道,相反,却是更理性、更睿智的哲理——以诚立身,诚化天下,无论在任何年代,这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的自我实现而言都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意义。

扩展资料:

“中庸之道”是一种利益平衡的智慧,强调通过利益平衡来达到司法公正。清代法官认为审判的方法是“平此两造”,即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如此才能实现司法公正。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平衡术”,不仅指利益的平衡,还包括审判依据之间的平衡。中国古代儒家化的法官审理案件时注意寻求“情理”与法律之间的平衡。何谓“情理”?按照日本学者滋贺秀三的说法,情理就是人们的公平正义观。

情与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也有细微的区别,“理”更抽象一些,指道德原理、道德原则;“情”更具体一些,更感性一些,指道德规范、道德情感。中国古代法官以“情法允协”作为审判的基本原则,实际上是指情法兼顾、情法平衡。《名公书判清明集》称法官审判就是“酌情用法,以平其事”,“酌情用法”就是平衡情理与法律,这样有助于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平衡。

中国古代的儒家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都讲“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一种寻求平衡的方法,它可以适用于各领域。在司法层面上,它既是一种平衡不同利益的方法,也是一种平衡不同审判依据的方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庸之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5

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过程之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要素。

扩展资料:

为人诚实,忠于真理、忠于正义、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职守,乃人之为人的根本。《论语学而》云:“为人谋而不忠乎?”《荀子尧问》曰:“忠诚盛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一个有忠有义的人,是最为中国人看中的真正的大写的人。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我们许多人信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重温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智慧内涵和合理内核,显然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重建。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第三章 古代中华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8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 儒学中的 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 修养人性。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 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也包括儒家作人的规范如“ 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 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故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

扩展资料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7

核心:“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

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扩展资料:

思想体系:

《中庸》所论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中庸》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貌似为“性、道、教”先下了定义,而实质是为《中庸》一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认为自然授予人的本质就是人性,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就是道,修养本真善性就是教。

道实质是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处理天、人大小事务的无声、无息、无味、无色的一以贯之的自然法则。道即率性,率性就是自然、平常,平常之理即常规常理,自然的常规常理就是中,就是和。《中庸》一书认为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即天下平常、常用之道。

用不偏不斜的平常的中和之道对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以中和之道修养自己就是中庸。就《中庸》一书而论,可知中庸既是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处理问题的最正确的思想方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4

中庸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总原则: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具体而言,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2、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3、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

扩展资料: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管理.此《中庸》之性不等同于《孟子》之性。“天命之谓性”是指天命也属于人性;“率性之谓道”是说要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纵本性;“修道之谓教”是说改善自我的仁道就是儒教(聂文涛谈《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参考资料:中庸-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