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假设检验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如果设相反了,结果完全相反??

要具体的统计学科学解释

假设检验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如果设相反了,结果完全相反是因为统计中用的假设检验的方法,对于原假设得到的结论不是对与错两个结果,而是拒绝与接受。

因为在做假设检验的时候,都要设定一个置信水平,当实验者拒绝原假设的时候,实际上只是说有95%的把握说原假设错了,也就是说还是有可能是对的,不能逻辑上否定原假设。

比如说原假设H0是期望=2,如果拒绝H0, 那么意思是实验者有95%的把握说H0是错的,但是当实验者所谓接受H0的时候,指的并不是有95%的把握肯定期望就等于2,所以在假设检验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如果设相反了,结果完全相反。

扩展资料:

假设检验注意事项:

1、假设检验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保证比较组间的可比性是假设检验的前提,为了保证资料的可比性,必须要有严密的抽样设计。

2、用户要注意选用的假设检验方法的应用条件,资料性质不同,设计类型不同,样本含量大小不同,检验方法也不同。

3、结论不能绝对化。由于假设检验是根据抽得的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某种特征作出判断,而样本只反映总体的部分特征,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就不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此假设检验作出的判断有可能是错误的。

4、正确区分差别有无统计意义与有无专业上的实际意义,差别有统计意义只说明相应的总体均数有差别,不说明差别的大小。

5、用户要有严密的抽样研究设计,检验样本必须是从同质总体中随机抽取的,用户需要保证组间的均衡性和资料的可比性,可能影响结果的非处理因素在对比组间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

6、检验假设的推断结论为概率结论,检验水准人为规定是相对的,检验报告结论时应列出检验统计量和P值的确切范围。

7、注意是单侧检验还是双侧检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假设检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假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备择假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8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做假设检验的时候,当实验者“拒绝”原假设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只是说“我们有95%的把握”说原假设错了,也就是说,它还是有可能是对的,换而言之,我们不能逻辑上否定原假设。

所以在做假设检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两点:一是我们的“拒绝”和“接受”原假设,不是逻辑上的对与错;二是我们“拒绝”原假设和“接受”原假设是完全不对等的,当我们拒绝原假设的时候,我们有95%的把握;但是当我们接受原假设的时候,我们一点把握都没有。

由此可知当我们选择原假设的时候,应该选择我们有比较大的把握否定它的一面。

扩展资料

检验假设的基本思想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小概率反证法思想。小概率思想是指小概率事件(P<0.01或P<0.05)在一次试验中基本上不会发生。反证法思想是先提出假设(检验假设H0),再用适当的统计方法确定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大小,如可能性小,则认为假设不成立,若可能性大,则还不能认为假设不成立。

假设是否正确,要用从总体中抽出的样本进行检验,与此有关的理论和方法,构成假设检验的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假设检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0

在假设检验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如果设相反了,结果完全相反是因为统计中用的假设检验的方法,对于原假设得到的结论不是“对”与“错”两个结果,而是“拒绝”与“接受”。

因为在做假设检验的时候,都要设定一个置信水平,当实验者“拒绝”原假设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只是说“我们有95%的把握”说原假设错了,也就是说,它还是有可能是对的,换而言之,我们不能逻辑上否定原假设。

再来说“接受”原假设,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不能拒绝”原假设,比如说原假设H0是:期望=2,如果“拒绝”H0, 那么意思是实验者有95%的把握说H0是错的,但是当实验者所谓“接受”H0的时候,指的并不是有95%的把握肯定期望就等于2。

所以在假设检验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如果设相反了,结果完全相反。

扩展资料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提出检验假设又称无效假设,符号是H0;备择假设的符号是H1。

H0:样本与总体或样本与样本间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的;

H1:样本与总体或样本与样本间存在本质差异;

预先设定的检验水准为0.05;当检验假设为真,但被错误地拒绝的概率,记作α,通常取α=0.05或α=0.01。

2、选定统计方法,由样本观察值按相应的公式计算出统计量的大小,如X2值、t值等。根据资料的类型和特点,可分别选用Z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等。

3、根据统计量的大小及其分布确定检验假设成立的可能性P的大小并判断结果。若P>α,结论为按α所取水准不显著,不拒绝H0,即认为差别很可能是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在统计上不成立;如果P≤α,结论为按所取α水准显著,拒绝H0,接受H1。

则认为此差别不大可能仅由抽样误差所致,很可能是实验因素不同造成的,故在统计上成立。P值的大小一般可通过查阅相应的界值表得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假设检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这个问题是每个学到这一部分的学生都会感到困惑的问题。
设原假设为H0,备择假设为H1,置信水平为95%
H0与H1从逻辑上说本来是二择一的,非此即彼,对于原假设检验的结果逻辑上说只有两个,要么对的,要么错的,如果H0是对的,那么H1就必定错了,如果H0错了,那么H1就必定是对的,如此说来,随便把哪一个作为原假设应该都是一样的结果。但事实上,选择哪个作为原假设是有差别的,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其实问题出在假设检验的结果上,统计中用的假设检验的方法,对于原假设得到的结论不是“对”与“错”两个结果,而是“拒绝”与“接受”,两者有什么差别吗?
一定要注意在做假设检验的时候,都要设定一个置信水平,当我们“拒绝”原假设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只是说“我们有95%的把握”说原假设错了,也就是说,它还是有可能是对的,换句话说,我们不能逻辑上否定原假设!
再来说“接受”原假设,这个“接受”两个字,害苦了几乎所有的学生,其实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不能拒绝”原假设,比如说原假设H0是:期望=2,如果“拒绝”H0, 那么意思是我们有95%的把握说H0是错的,但是当我们所谓“接受”H0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有95%的把握肯定期望就等于2,其实我们一点把握都没有,我们只是利用现有样本数据不能否定它是2而已,它完全可能是2.1,2.11,1.95.......等等等等。
综上我们注意到两点:一是我们的“拒绝”和“接受”原假设,不是逻辑上的对与错;二是我们“拒绝”原假设和“接受”原假设是完全不对等的,当我们拒绝原假设的时候,我们有95%的把握;但是当我们接受原假设的时候,我们一点把握都没有。由此可知当我们选择原假设的时候,应该选择我们有比较大的把握否定它的一面。
关于这个问题更精细的讨论要牵涉到置信区间的长度问题,需要画图,这里比较难弄,自己找资料看去吧。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6-29
是这样的,假设检验是倾向于保护原假设的。
比如说要推广一种新药,如果原假设是该药可靠,那只有很不可靠的时候才会拒绝。但若原假设是该药不可靠,只有很可靠的时候才会拒绝。在这个具体问题中,推广新药必须要很可靠才行,所以一般会把原假设定为该药不可靠。再说仔细一些,一般取置信区间为0.05,也就是说只有当原假设前提下5%的小概率事件发生时,才会拒绝原假设。具体的判别方法你再复习一下关于置信水平的知识,会有更深的理解。希望能帮到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