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分类及特征

如题所述

一、系统划分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与流动特征,将三江平原地下水系统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水亚系统、古近-新近系裂隙孔隙水亚系统和前第四系基岩裂隙水亚系统。
二、地下水系统特征
(一)第四系孔隙水亚系统
1.边界条件
该亚系统西、南及东南边界与小兴安岭、完达山山地基岩接触,为弱透水补给边界。北及东北边界为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构成亚系统水位与流量边界。亚系统以下为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水亚系统,其边界主要由古近-新近系泥岩构成弱透水边界;上部为砂、砂砾石、砂土、粉土及粉质粘土构成的补排边界。
2.含水层特征
亚系统含水层由冲积、冲洪积、冲湖积的下更新统绥滨组,中更新统浓江组,上更新统向阳川组、别拉洪河组、冲积层,和全新统冲积层的砂、砂砾石、砾卵石构成。在平原西部绥滨凹陷中心地带和东部前进凹陷北部地段含水层厚度200~300m,中部富锦隆起带及平原周边地区厚50~100m,其他广大地区厚100~200m。亚系统内地下水区域富水性概况、含水层岩性与厚度变化情况见图2-3-4。由于区内不同位置,不同时期沉积形成的含水层的厚度与粒度不同,使含水层渗透性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均有分区性。因此,根据含水层的渗透性与第四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对亚系统含水层及渗透性进行分区: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第一层由晚更新统及全新含水层构成,第二层由中更新统含水层构成,第三层由下更新统上部含水层构成,第四层由下更新统下部含水层构成。
3.地下水循环系统
输入系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中,砂砾质河谷平原区地表砂土、砂、砂砾石入渗条件最好,降水入渗系数为0.35~0.60;西部山前扇形平原和中部泥砂质低平原区入渗条件次之,表层砂土、砂砾石及粉土入渗启肢系数一般为0.10~0.45;而东部粘土质低平原区,由于表层覆盖有3~20m厚的粘土层,降水入渗能力较差,入渗系数一般在0.03~0.35间,因此降水的入渗补给强度小,明显低于其他区。此外,本区地下水还接受渠系渗漏和农田灌溉水回渗补给、沼泽水的入渗补给及汛期河水回灌补给,以及古近-新近系孔隙裂隙水垂向越流补给和前第四系基岩裂隙水的侧向径流补给。
运移系统。地下水总体流向为由西北和西南侧的丘陵山区向三江平原汇流,然后由西南向东北缓慢地流径三江平原,最后补给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下游河谷区,通过水头边界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排泄于系统外(图2-3-5)。地面蒸发和人工开采也为该系统的主要排泄途径。
输出系统。地下水主要以地面蒸发、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地下水径流排泄:经局部流动系统、中间流动系统地下水排泄于阿凌达河、梧桐河、都鲁河、鸭蛋河、松花江、挠力河、别拉洪河、浓江、鸭绿江、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中,经区域流动系统地下水排泄于黑龙江。
(二)古近-新近系裂隙孔隙水亚系统
亚系统的边界。西部、南部及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基岩构成的弱透水边界,北部及东北部的黑龙江、乌苏里江为水位与流量边界。底部为古近-新近系泥岩及完整基岩构成隔水边界,上部主要为古近-新近系泥岩、第四系中更新统绥滨组粘土层(仅在山前台地区分布)构成弱透水边界。含水层岩性为古近-新近系砂岩、砂砾岩,含水层成层状分布,垂向厚度变化极大。地下水具有承压性,沿层状含水层由山前地带向黑龙江河谷区流动。地下水补给来源,一部分通过山前台地区第四系粘土层间接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另一部分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径流补给。通过沿含水层的流动,一部庆旁竖分越流排泄于第四系孔隙水中,一部分排泄到区外。此外,在山前地带有少量的开采。
(三)前第四系基岩裂隙水亚系统
前第四系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山前台地第四系粘土层之下和区内残山残丘区。含水层岩性一般为花岗岩、火山岩及侏罗系砂岩,地下水的赋存与流动空间为岩石的风化裂隙与构造裂隙。因其分布不连续,呈零星分布,因此该亚系统为各分布区基岩裂隙水的统称。亚系统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山区基岩裂隙的侧向径流补给,一部分裂隙通过短暂的径流,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另一部分径流排泄于深部裂隙或第四系孔隙水誉大中。另外,局部富水的张性储水断裂带地下水,被人类开发利用。
图2-3-4 三江平原第四系孔隙水流动子系统概化剖面图
图2-3-5 三江平原水文地质模型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