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陈式太极拳是山西通臂拳缠拳结合王宗岳的太极拳杂交成的内外结合的拳,对么?那纯正的太极拳是哪家

如题所述

陈式太极拳,改编自山西洪洞通背拳(无极通背缠拳)。
关于陈式太极拳的发源,有史料记载的是----始于陈长兴创编的一路、二路拳。
即,陈长兴融合了“通背拳”与“蒋发拳术”,改编出“新陈拳”----陈氏太极拳!
1975年,陈立青看到“山西洪洞通背拳108”,认为这是失传的陈氏太极拳......其实,这是一个概念错误。 这种错误,源于以前唐豪、顾留馨的错误论调,认为陈长兴教了杨露禅太极拳,那么陈王廷练的也是太极拳......这是严重的逻辑错误。
如今所说的“陈氏太极拳108长拳”,是今人改编成太极拳风格的新拳,并不是当时的太极拳。在陈长兴之前,陈家沟只是通背拳。
1928年,陈照丕到北京教拳,许禹生认为是“太极洪拳”,杨少侯见之曰:“何太似花拳耶?”陈照丕和陈发科的推手,只有顺步推手一种。“喜用招、用力,不甚求懂劲为可惜耳。其大刀、双刀、杆子多系外家式法,不能承认之为本门艺术也。”其法不及杨家完备。
由此可知,武禹襄、杨露禅的太极拳,完全超越了当时的陈家沟拳。
而,当今太极拳,是武禹襄杨露禅按照《王宗岳太极拳论》,融合所学而创编的“新拳法”。
武禹襄完成的太极拳理论体系,与杨露禅传授的太极拳技术体系,完美契合。
之后,吴鉴泉融合了杨氏太极拳与宋书铭太极拳,形成吴氏太极拳;孙禄堂融形意八卦太极于一体,创编出“孙氏太极拳”。
1933年,出版了陈鑫《陈式太极拳图说》,解释陈拳是太极拳。
如今,还有道家内家拳传承的赵堡太极拳、犹龙派太极拳、傅山太极拳、武当太极十三式等太极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1
据我目前的研究,
现在的国家认可的太极拳陈、杨、吴、武、孙、赵堡太极拳以及忽雷架,都和陈氏太极拳有直接或间接地关系,陈氏太极拳为这些太极流派的源头是有据可查,有史料可考的。

陈氏太极拳从拳架名称和拳理上看充分吸收了少林(金刚捣碓)、武当(五行八法十三势)、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懒扎衣)、易经(阴阳学说)、心意拳(三三拳谱)、通背拳(太极拳图说)等各家的技术和理论。

应该说陈氏太极拳保留了较多传统拳法传承的痕迹,是比较朴实的拳法,是各家太极的源头。

上面提到的其他太极流派是在此基础上的借鉴、继承和发扬。应该说陈、杨、吴、武、孙、赵堡太极拳以及忽雷架都是纯正的太极拳。

记住,拳法无高下,功夫有深浅。关键在有没有好的老师教,自己能不能学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9
对的,山西的通背缠拳就是陈式长拳108式,而长拳108式是在戚继光三十二式长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陈家拳还有红拳以及炮锤的内容,这些都是外家拳。而现今普及的陈式一路二路,是在王宗岳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加入了三十二式长拳的一些内容,也加入了炮锤的一些发力方式,但是并没有加入炮锤的技术
第3个回答  2021-03-16
当今太极拳,始于武禹襄《王宗岳太极拳论》。杨露禅武禹襄依据太极拳论,融汇创编出如今的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始于陈长兴创编的一路及二路拳。在陈长兴之前,陈家沟流传的是炮捶和长拳(通背拳)。

后来,拳理流传,各派拳术互相借鉴融合,形成几种民间太极拳流派。

“纯正”是什么标准?最原始的太极拳,可能失传了,因为拳派先师练拳,都会添加拳术技能,融合所学,成为适合个人风格的拳法。

可以选择道家思想指导的太极拳,也能选择民间融和思想的太极拳,也可选择禅学思想指导的太极拳。
第4个回答  2012-06-21
怎么算纯正?好手都有借鉴的。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坠肘沉肩。。。。。。捧捋挤按。。。。。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太极这些都要有的。纯正的,也许指最原始的吧,没有被后来人发展过的?比较早的是太极十三式,再有可参考的就是出土的马王堆汉墓的资料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