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到了最后,只能活活痛死?

如题所述

癌症到了最后,只能活活痛死?

在肿瘤病房里,死亡是每天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与其他bai科室不同的是,这里很少有人安详地离开,他们多数是在癌症终末期,忍受着强烈疼痛而离世。

去年过完生日后,广州年过六旬的牟奶奶被查出了卵巢癌晚期,已经发生骨转移。牟奶奶以前只听说过癌症晚期是绝症,没想过这期间要经历多少不为人知的痛苦,直到自己也“中招”了。

患癌前,牟奶奶富态慈祥;患癌后,瘦得只剩皮包骨。更让牟奶奶崩溃的是刻骨铭心的人癌痛。

自从开始化疗,每天邻居们都能听到从牟奶奶家里传出的痛哭声一声声无奈的叫喊,让人听了于心不忍。情况严重的时候,牟奶奶可能痛到意识模糊。家人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送牟奶奶到医院打止痛针,然而止痛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有一次,牟奶奶痛得实在是受不了了,陷入绝望的她冲进厨房拎起一把菜刀,朝自己的脑袋乱砍一通,瞬间倒在了血泊中……所幸,牟奶奶只是伤到了头骨。

牟奶奶一声叹息,表示:自己在患癌之后,才知道癌痛带来的崩溃是一瞬间的,那一瞬间,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要再受癌痛的折磨。


大多数患者无法按自己的心愿离世。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我国是癌症大国,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

庞大的癌症发病数据和死亡数据,让人们陷入“谈癌色变”的恐慌之中。即使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癌症患者,你也一定在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剧情:男主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医生告知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男主决定放弃治疗,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里,周游世界,最后安详死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5

在肿瘤病房里,死亡是每天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与其他科室不同的是,这里很少有人安详地离开,他们多数是在癌症终末期,忍受着强烈疼痛而离世。

01 肝癌晚期,那是钻心的痛

父亲是肝癌去世的,在最后的那段时间里,他痛到无法躺下,只能趴坐在病床上。那个时候,吗啡、杜冷丁等药物对他已经没有效果了。姐姐曾经指着贴在墙上的「疼痛等级标识」问父亲,“现在是多少级的痛”?父亲有气无力的说,都挺痛的。虽说如此,大家都知道那是钻心的痛。

现在,我自己得了肾癌中期,回想起父亲去世前的样子,内心真的特别恐惧。



02 肾癌晚期,痛到全身无法动弹

我的弟弟是肾癌晚期,在生命结束前的一段时间,他已经多器官衰竭了,心率达到150左右,血色素只有4克多,痛到全身无法动弹,身上任何地方只要轻轻一碰,就会极大加重痛楚。哪怕用上3倍吗啡效果的盐酸羟佧酮,甚至用上了洛因都无法止痛。

弟弟曾流着泪跟我说,“你无法想象我有多痛”。现在他走了快2年,回想他当时的状态,我对现代医学产生了极度的失望。



03 姥姥肺癌:打一针让我死吧

姥姥85岁时查出了肺癌晚期,刚开始用吗啡还有效果,后来剂量越来越大,经常痛到整夜睡不着。原本非常热爱生活的姥姥,有一次和我妈妈说,“你帮我多打一针,让我死吧!”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姥姥非常痛苦,身体抽搐,口吐白沫,但倔强地不肯咽气,想等孩子们放假回家。但她终究没有撑到那时候。

一、癌症终末期,为什么会全身剧痛?

大部分癌症晚期患者会出现全身疼痛,其原因比较复杂,这里列举几点。

第一,晚期的扩散导致全身多发性转移,转移到其他部位后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局部的压迫,侵袭周围组织导致疼痛等;

第二,肿瘤会释放很多对身体有害的产物,在身体在刺激下产生疼痛反应;

第三,晚期患者的身体处于恶病质状态,极度衰弱、代谢紊乱、有害物质残留导致机体出现疼痛;

第四,肿瘤侵犯神经系统,出现顽固性和剧烈的疼痛。



二、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困境

很多癌症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情绪,对生命丧失期望,心理、身体、精神上受到全方位折磨,生存质量每况愈下。

对于癌症终末期的患者,治疗效果已经不明显,一般预计生存期不超过三个月,患者会遭受极大的痛苦和折磨。在这个时候,体面地活着、有尊严地离去,重要程度不亚于全力救治。



临终关怀不会促进或延迟患者的死亡,只为了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去。

很多人误解,认为临终关怀就是放弃治疗,事实上并非如此。临终关怀是在控制病情的基础上,采取尊严疗法,加强心理关怀和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终关怀会提供专业的情感和精神支持,帮助患者认识死亡,战胜恐惧和痛苦,确保患者身体的完整性、自主权与隐私权。

但是,临终关怀在国内很难推广,除了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更多的是思想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之下,死亡是最敏感的话题。加上传统孝道的影响,人们在至亲身患不治之症时,哪怕收效甚微,患者身心痛苦,也要竭力救治。



临终患者经常面临过度治疗问题,有的人直到生命尽头还在接受创伤性治疗,全身插满管子,甚至割开器官,直到死亡也没能缓解癌痛。

三、有什么办法,能让癌症病人不痛苦地离开?

癌症到了终末期,病情无法控制,痛苦基本上难以避免。患者会出现各种症状,如疼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不同的患者,表现不一样。

这种时候,只能对症处理,该止痛就止痛,该止咳就止咳,但只能减轻痛苦,做不到完全无痛。拖得时间越长,痛苦的时间也就越长。



很多人会想到安乐死,但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合法,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安乐死是不允许的。

安乐死不仅涉及医学问题,也涉及法律、伦理、传统观念。但实际上,除了安乐死,想让患者完全无痛苦地离开,很难做到。在做不到避免痛苦的情况下,只能尽量减轻痛苦,至少不要人为地增加痛苦,强行延迟死亡,不仅徒劳无用,还是在增加痛苦。



在癌症的最后阶段,医学是无能为力的,如果无法战胜疾病,还请给予生命最后的尊重。

第2个回答  2021-01-11

在肿瘤科的病房里,每天都有上演着死亡,有些是活活痛死的,有些是因手术失败而离世,而只有很少的部分人,是安静地离世。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肿瘤病房里那些艰难活着的人们。

去年过完生日后,广州年过六旬的牟奶奶被查出了卵巢癌晚期,已经发生骨转移。牟奶奶以前只听说过癌症晚期是绝症,没想过这期间要经历多少不为人知的痛苦,直到自己也“中招”了。

患癌前,牟奶奶富态慈祥;患癌后,瘦得只剩皮包骨。更让牟奶奶崩溃的是刻骨铭心的人癌痛。

自从开始化疗,每天邻居们都能听到从牟奶奶家里传出的痛哭声:“我好痛,救救命,让我死了算了……”一声声无奈的叫喊,让人听了于心不忍。情况严重的时候,牟奶奶可能痛到意识模糊。家人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送牟奶奶到医院打止痛针,然而止痛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有一次,牟奶奶痛得实在是受不了了,陷入绝望的她冲进厨房拎起一把菜刀,朝自己的脑袋乱砍一通,瞬间倒在了血泊中……所幸,牟奶奶只是伤到了头骨。

牟奶奶一声叹息,表示:自己在患癌之后,才知道癌痛带来的崩溃是一瞬间的,那一瞬间,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要再受癌痛的折磨。

故事二:我要是能再活两三年也挺好的

张老师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教授,快80岁了。初诊的时候,他就被诊断为小细胞肺癌,已经发生了肝转移、骨转移,而且整个人憋喘很严重。但是,住院之后,张老师只愿意服用药物,坚决拒绝化疗。在医生的一再追问之下,张老师才道出实情。

原来,他的妻子死于食管癌,生前因为放疗和化疗受了很多罪。

“我只想快点结束,不想受罪。”

但是,在医生看来,张老师对放疗和化疗的认识并不深入,之所以拒绝化疗,一方面是妻子去世带来的心理阴影,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病情非常悲观。经过多次沟通无果,考虑到张老师的年龄,医生只能给他用了正常治疗量三分之二的药量,尽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一段时间之后,张老师的症状减轻了很多。不久,张老师远在美国工作的儿子回来了,情感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于是医生建议他加用了新的免疫制剂,效果不错。张老师这时候才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要是能再活两三年也挺好的。”医生安慰张老师“努力活好每一天”。然而,实际上,张老师已经处于二线治疗阶段,肿瘤在体内已经广泛性转移,30%的把握都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相当渺茫。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我国是癌症大国,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这意味着,我国每一分钟就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有4个人因癌症死亡。

庞大的癌症发病数据和死亡数据,让人们陷入“谈癌色变”的恐慌之中。即使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癌症患者,你也一定在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剧情:男主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医生告知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男主决定放弃治疗,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里,周游世界,最后安详死去。

不过,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面对死亡,癌症晚期患者真的毫无遗憾地离去吗?事实摆在眼前,一方面,癌症患者要忍受令人绝望的癌痛,生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据统计,64%的晚期肿瘤患者会经历癌痛,而且癌痛患者大多伴有严重的心理学改变。换句话说,癌痛不仅让患者忍受着身体的疼痛,还要忍受对疾病的恐惧、社会的歧视等,甚至影响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导致很多病人因为疼痛自杀。

另一方面,在死亡面前,没有谁能真正坦然地面对,癌症患者也一样。即便是已经知道自己治疗无望,但大部分癌症患者还是带着活下去的信心坚持下去。无奈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他们不得不走向死亡。

因此,总的来说,大部分癌症患者都无法按自己的心愿离世。离世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癌症本身导致的死亡,癌细胞不断生长、繁殖,与正常的细胞抢夺营养,最终导致营养成分全部被癌细胞吸收,引起身体各项功能紊乱,从而造成器官衰竭;有的是癌症引起的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癌细胞不断生长,导致体内供血不足,免疫系统防御功能丧失,并发感染;有的是治疗相关性死亡,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由于体质太弱,药物不耐受,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最终导致死亡;有的是心态过于恐惧、消极,甚至极度绝望、抑郁,失去了求生的欲望,从而选择轻生,导致死亡。

生命最后一程,应该怎么过?在南京当清洁工的老王,不久前被查出胰腺癌晚期。癌症发展迅速,辗转求医之后,所有的医生都告诉老王,没有必要再折腾下去了,剩下的几个月,该吃吃,该喝喝,过好每一天。可是,老王偏偏不死心,他没有什么亲人,担心自己死后没有人善后,因此想找一家医院住下来。万一最后人没了,还有人帮忙处理后事。想不到,在知道老王的情况之后,所有的医院都拒绝了老王住院的请求。最后,老王在出租屋里孤独地死去了。谁也不知道,他在生命中的最后,经历了怎样昏天暗地的日子。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当生命走到尽头,每个人都希望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善终”同样重要。这意味着,临终关怀的需求量将不断扩大,医生和家属要担负起这个责任。

面对癌症,无论任何人,心里都是害怕的。但是,我们绝对不能逃避,应该抓住一切活下去的希望,积极配合治疗。如今,癌症已经被定义为一种慢性病,更何况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只要活一天,就有新的希望。

第3个回答  2021-01-11

在肿瘤病房里,死亡是每天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与其他科室不同的是,这里很少有人安详地离开,他们多数是在癌症终末期,忍受着强烈疼痛而离世。

一、癌症终末期,为什么会全身剧痛?

大部分癌症晚期患者会出现全身疼痛,其原因比较复杂,这里列举几点。

第一,晚期的扩散导致全身多发性转移,转移到其他部位后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局部的压迫,侵袭周围组织导致疼痛等;

第二,肿瘤会释放很多对身体有害的产物,在身体在刺激下产生疼痛反应;

第三,晚期患者的身体处于恶病质状态,极度衰弱、代谢紊乱、有害物质残留导致机体出现疼痛;

第四,肿瘤侵犯神经系统,出现顽固性和剧烈的疼痛。

二、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困境

很多癌症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情绪,对生命丧失期望,心理、身体、精神上受到全方位折磨,生存质量每况愈下。

对于癌症终末期的患者,治疗效果已经不明显,一般预计生存期不超过三个月,患者会遭受极大的痛苦和折磨。在这个时候,体面地活着、有尊严地离去,重要程度不亚于全力救治。

临终关怀不会促进或延迟患者的死亡,只为了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去。

很多人误解,认为临终关怀就是放弃治疗,事实上并非如此。临终关怀是在控制病情的基础上,采取尊严疗法,加强心理关怀和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终关怀会提供专业的情感和精神支持,帮助患者认识死亡,战胜恐惧和痛苦,确保患者身体的完整性、自主权与隐私权。

但是,临终关怀在国内很难推广,除了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更多的是思想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之下,死亡是最敏感的话题。加上传统孝道的影响,人们在至亲身患不治之症时,哪怕收效甚微,患者身心痛苦,也要竭力救治。

临终患者经常面临过度治疗问题,有的人直到生命尽头还在接受创伤性治疗,全身插满管子,甚至割开器官,直到死亡也没能缓解癌痛。

三、有什么办法,能让癌症病人不痛苦地离开?

癌症到了终末期,病情无法控制,痛苦基本上难以避免。患者会出现各种症状,如疼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不同的患者,表现不一样。

这种时候,只能对症处理,该止痛就止痛,该止咳就止咳,但只能减轻痛苦,做不到完全无痛。拖得时间越长,痛苦的时间也就越长。

很多人会想到安乐死,但目前只有少数国家合法,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安乐死是不允许的。

安乐死不仅涉及医学问题,也涉及法律、伦理、传统观念。但实际上,除了安乐死,想让患者完全无痛苦地离开,很难做到在做不到避免痛苦的情况下,只能尽量减轻痛苦,至少不要人为地增加痛苦,强行延迟死亡,不仅徒劳无用,还是在增加痛苦。

在癌症的最后阶段,医学是无能为力的,如果无法战胜疾病,还请给予生命最后的尊重。

第4个回答  2021-01-07
是的,癌症晚期的病人是非常的痛苦的,没有任何的治疗方法。只能眼睁睁的活活痛死,非常的悲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