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2021 高考作文题,各地语文作文题有哪些亮点?

如题所述

全国I卷:今年高考语文作文大意是给一段材料,写关于实现理想的主题。

全国II卷:以“论理想与家国情怀”进行作文。

全国III卷:根据一段给定的材料进行写作,作文题目为《可为与有为》。

我先来说说全国第一二三卷,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么有红色特征。总的来说都是和理想有关。都可以往家国情怀上面靠,关注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

基本上这类型作文都比较好写,平时积累一些相关的名言名句,一些名人的爱国事例素材,往新时代方面靠拢,写最新的一些事例,例如袁隆平等。一篇记叙文就很容易出来。

偏题的人应该会挺少的,基本上都能读懂题意,就是看谁写得更好,结构更加的完整,语言优美,用的事例比较先进,更能流露出真情实感。这个拉分应该不是很大,很少有人能写偏题吧。像高考生准备这种类型的作文应该是最多的,基本上考场就很容易能写出一篇,时间也不会太紧张。

作文其实也是很有家国情怀的,不同的人生于不同的时代,经历了不同的事。人生道路不同,目标也不同。有的人生在太平的年代,照样不能成为一个好人,因为投资失败,情感不顺,伤害他人。有的人生活在飘荡的年代,依然心怀大志,为人民服务。

无论是生逢其时,还是不能生逢其时总有伟大的人,能够开天辟地做出伟大的事业。而我们就要用这些案例来叙述,最后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和期盼。

第二题目是写记叙文,现在大部分考生是练的都是一些议论文,这个文章可以写,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最后升华一下,获得了什么道理。我相信大部分考生选这个的会比较少,因为我们平常时练的都是议论文结构,非常的明显,容易去写。

海南卷

海南还是一如既往,全都是漫画,看着好难。

全国卷的作文命题其实从去年开始就显示了非套路化的趋势,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想深度了,高考作文正在奖励爱读书的人。

而对于今年的“谈理想”,看起来虽然俗套,像小学生作文,但对于高三的考生来说也正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其实人的理想是在慢慢变小的,小时候想改变世界,后来逐渐长大了就缩小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小小的爱好,经受现实的磨砺过后,所谓的理想可能只是祈求不被世界改变了。

高三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年纪,那些肆意的奇思妙想,在他们的人生规划蓝图上勾画出了所谓“理想”的线条,引领着他们去往梦想中的彼岸。

我所看到的一卷作文,他正在尝试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公式化学生思维。

山东卷

这个在前一阵爆火的《觉醒年代》中也有涉及,「青年是强健的而非体弱的」,《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是第一次对体育观的阐述。

今年山东卷的切入点是体育,内核是唯物辩证法,选择的片段是关于强者和弱者的辩证关系。

强者不一定永远都是强者,弱者也不一定永远都是弱者,还是强调奋斗和个人的努力。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破除「东亚病夫」局面,就需要通过「强健精神,野蛮体魄」来强国,国家复兴,民族独立,都需要青年有所作为!

再结合现在,体质健康也很重要,体育锻炼、体育事业发展任重道远,但不要只谈体育,不要忘了咱们这是高考作文,选题都是深思熟虑的,还是要结合实例分析来写一篇有逻辑、有力度的议论文,而不是时事评论。

当然,作文的选题和立意一般会有很多,只要论证充分,没有明显的跑题,言之有物,不要空摆理论,言之有理,一般没啥大问题。但如果想要拿高分的话确实不容易。还要在表达和论述上下功夫。

总结

从各地卷子的题目来看目前主流价值观,还是以宏大叙事,做贡献为主。

可为,是自己能做什么。有为,就是自己做到了什么。基本上是论述通过自己可以做什么,转变为自己做出了什么的一个过程。

正能量写法是,通过自己做到的一些事情,从小事做起,做成大事,产生质变,以小博大,紧张刺激。或者是通过个人的可为,千千万万人通过可为早就集体的有为。

可以看出,主旋律是干活,拼搏,奋斗,然后有所作为。

高情商写法:我学习了知识,然后进入了自己心中理想的工科,制造业的领域,为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心里很踏实,看着祖国的未来一天一天变好,变得强大,我的心无比自豪。

低情商写法:我学习了知识,然后去社交平台当博主up主和主播,进行科普,然后变现,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开店带货卖课程,完成了阶层跃迁,提高了生活品质,改变了命运,现在是机会遍地的时代,每个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梦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7
第1点最大的亮点就是他这个内容让人觉得非常生动有色彩,第2点整个的故事情节非常的有那种特殊的代表性,第3点就是公司内容让人觉得非常的亮丽,有特殊的那种色彩。
第2个回答  2021-06-07
上海的考题出的高级。这个语文考题不同于其他省份以材料为主,通过归纳来得出结论的通行做法。今年上海的考题类似于2017年的预测考题,要求考生同样具有很强的事物推导能力,演绎思维的特征比较明显。这也是上海考题的一贯风格。反映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鼓励学生通过对已知知识的掌握,推导对未来发展的思考,以把握发展先机,避免事后诸葛亮,即英语中所谓的a mondy morning quatetback。
第3个回答  2021-06-07
各地语文作文题有的亮点就是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让考生在书写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而且都是一些关于社会上面发生的事情,然后进行讨论,所以也让人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社会上的动态。
第4个回答  2021-06-07
全国甲卷的作文是“可为与有为”为主题,亮点在于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全国乙卷的作文是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为主题,谈青年对理想的追求;全国一卷的作文是关于毛泽东在《新青年》中一段话,结合此有何启示意义,亮点在青年和未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