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是指哪四大书院?

要详细阐述其具体地理位置及文化背景

“四大书院”指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也有可能是石鼓书院)。

1、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绥阳区商丘古城南岸。应天书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辈出,在北宋“四大书院”中名列前茅。北宋初年,书院多分布在山林胜地,而田院地处繁华市区,人才辈出。

2、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岳72峰最后一峰岳麓山脚下。五代时,智宣等僧人在岳麓建房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

3、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中国第一书院”的美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4、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以北2.5公里的松山南麓,因地处松山之阳,面向双溪河,背靠陡峭的山峰而得名松阳书院。

5、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唐元五年(公元810年),衡州才子李宽在合江阁旁建了取名为“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在此悉心读书,为石鼓书院建立之雏型。



扩展资料:

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局在商丘举行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入选院校有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因为石鼓书院被日本战争摧毁,来石鼓书院实地考察的人只看到山石,却没有看到书院。而后改选河南登封嵩阳书院。2015年12月12日,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齐名的忻州文锦书院在一个世纪内落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天府书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中国古代书院之岳麓书院

岳麓山上,清溪茂林之间,隐存着一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青舍密密,屋宇麻麻,大门前悬挂有一副楹联,上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就是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的岳麓书院。
这块令湖南人骄傲了几百年的金底文化招牌,外人未免会觉得太过洋洋自得,可如果查看史料,你会默然承认,这座静静的庭院实在是有这样的资本。单就清季以来,书院便培养出17000余名学生,其中如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程潜等,那一个不是一等一的杰出人物?
· 中国古代书院之白鹿洞书院

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此鹿通人性,常跟随左右,且能跋涉数十里到星子县城将主人要买的书、纸、笔、墨等如数购回,故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所居为白鹿洞。后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读书台旧址创建台榭。到南唐升元中,在此办起学校,称“庐山国学”,也就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
白鹿洞书院最盛时,有360余间建筑,屡经兴废,今尚存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等。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这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 中国古代书院之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高等学府,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北宋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振。北宋名儒司马光、范仲淹、韩维、李刚、朱熹、吕晦等也曾在此讲学。嵩阳书院一直是重要的儒学传播圣地。
嵩阳书院在古代并不是单纯的指一个院落而言,而是由一个主体院落和周围多个单体建筑群组合而成,其地域分布比较广阔。大至而言,除今天我们看到的嵩阳书院建筑外,属于书院的建筑物,比较有名的还有位于嵩阳书院东北逍遥谷叠石溪中的天光云影亭、观澜亭、川上亭和位于太室山虎头峰西麓的嵩阳书院别墅-君子亭;书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岭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筑。· 中国古代书院之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l009年,宋真宗正式将该书院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后该书院在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等人的支持下,得到很大扩展。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显盛一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3-01
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和应天府书院合称为古代四大书院
第3个回答  2020-10-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