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鲁迅作品中有关孩子形象的资料!

鲁迅的作品里,农民、知识分子、革命者、妇女,这些形象都很多,哪位有些关于鲁迅作品中孩子形象的材料,希望能不吝赐教啊~~小说、散文都可以!!
谢谢大家了,补充一下,我主要是想看看鲁迅对孩子的观点,是怎么样在他的作品里表现的,想通过<铸剑>中的眉间尺来突破,大家有类似的材料补充吗,谢谢

论鲁迅笔下的儿童形象

陈海宏

摘要 《论鲁迅笔下的儿童形象》主要阐述鲁迅文学作品中儿童形象的特点。本文从六个方面去分析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儿童形象的特点。鲁迅作品中的儿童形象都用儿童独特的眼光去感受生活、富有童真童趣、充满着亲情、追求美好的事物、带着故乡的浓郁的味道、语言符合儿童的特点。这写特点都能从作品中一一反映出来,鲁迅塑造的儿童形象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几代的中国少年读者。

关键词 儿童形象 视角 童真 亲情 语言

文学源自生活,文学是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适合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审美要求一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其中以特意为他们创作、编写的作品为主,也包括一部分抒写作家主观意识却能为孩子们所理解、接受又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文学作品统称为儿童文学作品,[1]如儿歌、童话、故事等。从儿童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活灵活现的儿童形象,同时,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也可发现儿童的身影。儿童是文学作品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作品中的儿童文学形象,也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个鲜活人物他们的镜子。儿童形象是文学作品中儿童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反映的载体,儿童文学作品是文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寻找,研究作品中的儿童文学形象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合乎教学的需要。客观真切地研究儿童自身的心理,了解儿童形象的特点,可以使21世纪的花朵们,在作品中聆听他们的声音,在现实里找到他们的身影,如此有助于年轻一代健康、自由的成长。我们在阅读文豪鲁迅的作品时可以发现,作品中有许许多多的儿童形象存在。通过研究,鲁迅作品中的儿童文学形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有着鲜明的儿童视角;作品传递童真、通趣;作品充满着亲情;作品中都追求美的事物;作品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作品中的可圈可点之处。

一、鲜明的儿童视角

鲁迅作品中都是以儿童特殊的眼光去看世界,去反映生活。在作品中有许多文句是带着孩子稚嫩的思维方式来审视事物。《从百草圆到三味书物》一文中,写到少年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百草圆而去三味书屋时,作者以这样的笔调去写“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隔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不能常到百草园了”。[2]这发自内心的稚嫩的心声,是当时鲁迅最真切的呼唤,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离开百草园?为什么要去书塾?这与那些刚要入学读书的懵懂少年门是一样的心态。鲁迅从儿童的眼光、心理去猜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文中的几种猜想都是认为干了坏事才被送到书塾里去受到惩罚。鲁迅从实际出发,笔下反映了儿童最原始、最本能的世界观。孩子的语言从某个角度讲是最单纯的,孩子的思维是最简单的,孩子的眼光是最真实的,带着一种成人所没有的眼光,没有任何的有色遮挡,儿童思考事情的逻辑推理是非顺水推舟式的,心无杂念,合乎儿童从表面审视事物的特征。儿童的眼光及思维方式常常有不定的情感因素。如文章《阿长与〈山海经〉》中开头这样写到“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3]文中“阿长”是带领鲁迅的保姆,从家庭身份上,鲁迅把她呢称为“阿妈”,这是平常的称呼,证明“阿长”在儿时鲁迅眼里是受尊敬的,如果当孩子与大人闹矛盾时,孩子的心理最容易察觉,鲁迅得知“阿长”谋死了隐鼠的时候,他就对“阿长”改了称呼,就不把她叫“阿妈”,而直呼其最常用的称呼——“阿长”。其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儿童在审视整个世界事物的好与坏时,用他们不成熟的思维的思考方式去定度。从儿童的眼光中所能看到的事物,就会带着儿童的特征,儿童的眼光像一潭清水,没有半点杂质,从水中透射出的光线是最透彻的,有了儿童的稚嫩,而且又最真实的眼光,我们从鲁迅作品可以感知儿童的内心世界发觉他们的真、善、美。文学作品中,读者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代替儿童的眼光。鲁迅在这些作品中完善了着一点。

二、传递着童真、童趣

儿童形象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孩子天真、淳朴传递着童真、童趣。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正如人类无法再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然而儿童世界始终是成人世界最深的精神会回忆。马克思认为儿童的纯真,能使成人的社会感到愉悦,儿童天性中的纯真可以复活一个时代固有的性格。如《百草园》中写到“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段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又如“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圆,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百草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这些活动都是鲁迅笔下,儿童在百草园里的专利。儿童是纯美的,在他双眸中一切都是新奇无比,因此就有了十足充盈的自信心与相对自足的欢乐。成人缺乏儿童具有的天真、淳朴童趣。儿童在非常简单的事情中得到愉悦,表现出天真,而成人绝对没有儿童的那种原汁原味。“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4]这是表现儿童最富有天真、童趣的景物描写,勾起鲁迅对儿童生活的向往,鲁迅作品中的能反映童真、童趣的事情非常多,如童年时鲁迅与闰土间的游戏,和阿发他们去看社戏等,这些童真创作是很有意义的,它是人的意识觉醒的重要部分,更是作家们能分享相通的精神现象……向往到天真无邪的童年,我们还注意到,童真、童趣是真我的表现。因为“真我”,所以得到宽慰与放松,因为有“真我”,所以才期盼人生如童真般的温馨可爱。鲁迅在作品中那些童真童趣的描写,那些属于孩子时代的行为,是儿童热爱大自然的,追求新知识,天真、幼稚欢乐心理的见证物。所以说鲁迅作品中的儿童现形象他们所具有的天真、淳朴、传递童真童趣是鲁迅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特点。

三、渗透着亲情

鲁迅作品中儿童形象之间都充满着亲情。作品《风筝》说的是小时候“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得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作品中“我”是一生躬身实践“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的人,作品往后描写“我”企望“补过”时更加形象地抒写了两个美的情怀:由“不爱放风筝”“嫌恶”风筝,反对小兄弟放风筝,毁坏风筝到“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这是多大的变化啊!“我”抖掉了精神的枷锁似乎恢复了儿童的天性,“嚷着,跑着,笑着”,在欢乐的旋律中,极为简短的语句随着轻松的节奏跳跃着,好象重现了孩子们放风筝时活泼欢乐的景象。这种追悔无及的心情是美的,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与他的兄弟间的情谊,特别是当“我”怀着一颗“沉重”的心去讨小兄弟的宽恕时,小兄弟却“全然忘却”,在“我”看来是“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听着往事反而惊异地笑着:“有过这样的是吗?“这段朴实无华的文字展示了两个美丽的心灵,由亲情筑起心灵的长城,一个严于自责,恳求宽恕自己的过失;一个幼稚纯真,全然忘却别人的错处。多么美的高尚情操啊!我们的人际关系中能具有这样的人情、亲情,社会岂不净化了吗?再如《故乡》中少年闰土与“我”两个形象,他们在小时候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在捕鸟、看瓜、刺猹等游戏中加深了两个人的右友情,作品中有如此的描述“啊!闰土的心理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可惜正月过哦区了,闰土须回家,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过面”,从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与“闰土”的友情宛如海深,那种儿童时代两小无猜,一种畅想。又如作品《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些篇文章提到了长妈妈。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多部作品写到长妈妈。可见鲁迅对阿长的情感是蛮深的,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虽然也写到了阿长身上的消极、落后的东西,但阿长买〈山海经〉一事使鲁迅最为感动,永志不忘的。从中最能表现鲁迅在儿童时代与阿长的情谊之深。文章最后写到“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这把她对长妈妈的感情引向深化,变成永久的怀念。文章正是在这种永恒的感情和怀念的基础上,以饱蘸浓情的笔墨,为长妈妈的在天之灵祝福!这个申请祝福的结尾,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同时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这种祝愿正是儿童时代的鲁迅与长妈妈建立的那种根深蒂固的情感跨越地界超越时空,它是一首永恒的赞美曲。

四、体现着美好

鲁迅作品中儿童形象都追求美好的事物。作品〈风筝〉中不仅仅表达的是一种愧疚之情,说明压抑儿童游戏的本能是错误的。忘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风筝〉是一篇崭新的作品,它表达的内容远不及这些。〈风筝〉开头这样描述:“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结尾又写到“现在,故乡的春天幽在这种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可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作品的开头和结尾写着一个被压抑、被封锁住的春天。〈风筝〉在春风里感到冬的肃杀。这仍然是一首关于春天和青春的诗,是鲁迅在继续“寻求那逝去的青春”。《风筝》一开始先由北京的寂寞的春天、灰暗的春光写起。然后便是故乡“春二月”的回忆,是“一片春月的温和”。风筝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是美好青春的象征,它引导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咀嚼与回味。《风筝》很热切地表现着对春天、对青春的怀念,对美好事物的醉心和探求。它要求健康的、幸福的生活同春天的美景共存。如果,连春天都没有了,还怎样探求新的生活?现在,风筝事件已成为过去,小兄弟精神上的创伤也早已平复,而春天、青春已渺不可求。问中字里行间透露着儿童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作品《故乡》里,“我”回到故乡时,由于母亲提到了闰土,“我”回忆了二十多年前的故乡及闰土,特别是儿时与闰土一起玩耍的情景。文中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意境特别优美的画面“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想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一扭,反而从它的胯下逃走了。”多美的画面啊!二十年之后,“我”还记得这画面,可见少年时的“我”对美好的事物记忆之深,只有那些最能使人产生甜美回忆的事物能藏在记忆的深处,永不磨灭。那段脑海中的晶莹之花,永远开在“我”的心中,孩提时代的“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闰土带给“我”众多美好、新鲜的事物。这对“我”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二十年之后,“我”又回到故乡,而故乡到处是萧条的景象,“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故乡?”美好的故乡一去不复返了,包括闰土在内。闰土已不再是儿时的闰土了,时迁物非,伤心之极,那中低落的情绪越发衬托出少时美丽的故乡在“我”心中的地位。《故乡》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少年儿童形象对那些美好事物的追求,因为美是人人所追求的目标。

五、蕴涵着浓郁的乡土气味

鲁迅的作品带着作者故乡的味道,有深厚的慰问化底蕴,绍兴地区浓郁的乡土气味,风俗、习惯、文化,全都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作品《社戏》显示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社戏又叫春赛,即春天举行的赛会,旧时民俗,在节日或者神的生日准备依仗、锣鼓、杂戏等迎神像出庙,周游街巷或村庄,叫做“赛会”。《社戏》中对这种戏也有具体的描述。《社戏》以江南农村为背景,展现出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作者笔下外祖母家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这个偏远的海边的小村,较少受世俗的浸染,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的淳朴气质,是“我”的一方“净土”,又是一方“乐土”。作者把众多的儿童形象如“我”、“阿发”“双喜”“桂生”等置身于充满泥土芬芳的江南水乡中,是别有用意的,再如《故乡》中的江南景色描写,《百草园》中对故乡特有的描绘,无不折射出故乡绍兴的特点。《阿长与〈山海经〉》中写到:“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住,这是一年的好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溜溜……。”这是绍兴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鲁迅是绍兴人,鲁迅在许多作品中把绍兴的浓郁乡土气味与儿童形象叠加在一起,更加可以看出鲁迅有名一种思乡情节和对儿童时代的向往,两者出现在作品中,是鲁迅理想中完美事物的结合。读鲁迅的这些作品犹如欣赏一幅处身于江南水乡的牧童吹笛图,给人一段悠扬、回味的思乡曲。

六、语言带着儿童的特点

鲁迅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都渗透着儿童的特点。鲁迅作品中儿童的语言都符合他们天真烂漫的特征,符合年龄特点。《社戏》》中写“我”、双喜、阿发一行人看社戏回去在途中摘罗汉豆的事,其中写到“‘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六一公公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没,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其中写阿发劝大家偷他家的罗汉豆,可以看出啊法的大气与爽快,没有成人味,符合儿童的天真。《故乡》中写少年闰土的言语“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在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扁,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闰土又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也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5]少年闰土是一个聪明,热情,生气勃勃的小英雄,从他的滔滔不绝的言语中能知晓,从上述闰土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孩子脑中尽装着那些好玩的事物,这是他们所感兴趣的,符合儿童好玩的天性。儿童的语言没有成人的那种矫饰、含蓄,它是一种纯真的,眉头任何雕饰的。“言为心声”,鲁迅作品中饿儿童形象的语言并不多,我们却能杂爱着些言语中体味出儿童的心理,许多地方都表现出儿童热爱大自然、热爱新鲜事物、热爱生活的心态。谚语中也渗透着着些儿童形象他澳门之间的纯美的友情和他们各自的品性,鲁迅又在儿童的言语中向读者展示了活生生的儿童形象。

鲁迅不愧是一代文豪。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读者们可以领略到巨匠独一无二的写作手法,他以巧妙地安排,把作品中儿童形象多方面的特点展示给了大家。综观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有许多是受到鲁迅的影响。熟悉鲁迅作品中的儿童形象特点,能给当代文学创作儿童形象的处理有典可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26
少年闰土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故乡》通过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以及杨二嫂等人的刻画,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农民在封建政权压迫剥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课文是小说中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别的。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的形象,作者在文中闰土给我讲的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沙地看跳鱼等几件事来表现闰土的特点,几件事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由于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必然要使学生在读文过程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但由于少年闰土生活的年代与学生现实中的环境已相距甚远,所以学生在学习理解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理解.
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父亲十分爱他”,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在这些话里,跳动着的是一个活泼的生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2-04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原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鲁迅曾因为母亲的安排娶朱安为妻,但朱安其貌不扬,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思想很陈旧,鲁迅的家乡绍兴有一种风气,看不起离婚的女人,鲁迅心善,不想让朱安沦落到如此地步,只好借出去工作为由,离开了朱安,后另娶了许广平,生下了海婴。朱安一生都没有和鲁迅圆过房,生不了孩子。鲁迅死后,是朱安为他守灵,但朱安死后却没人为她守灵,朱安终其一生始终是不幸的。
2、生平和创作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升官,可以发财,个人身价百倍,家庭也随之受到世人的羡慕。这被认为是读书人的“正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僚”,为这个官僚出谋划策,奔走效力,接受这个官僚的馈赠。借着这个官僚的权势,自己也有了权势。这是当时读书人常走的第二条道路。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虽然这被当时的官僚所不齿,但到底可以发家致富,不致落到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底层。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抱着到“异地”去寻“别一类”的“人们”的目的,离开了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当时的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这是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所从来没有过的。在课余,鲁迅还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这大大开拓了他的文化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鲁迅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在南京路矿学堂求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向优异,这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日本就是通过西方的医学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价值和意义的,鲁迅也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当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强大起来,但日本军国主义的势力也在同时发展着。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在当时,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译了两册《域外小说集》,他个人单独发表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热情地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

鲁迅对社会上的两类人是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的,那就是那些权势者和伪君子。《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2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
回答者:凡间魔戒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8 13:04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原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鲁迅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在南京路矿学堂求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向优异,这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日本就是通过西方的医学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价值和意义的,鲁迅也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当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强大起来,但日本军国主义的势力也在同时发展着。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在当时,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译了两册《域外小说集》,他个人单独发表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热情地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对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了更切实的思考,也初步形成了他的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他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 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状况和被西方帝国主义所欺侮的历史命运。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在这时,人生像一杯苦酒,喝在肚里,苦在心里,欲吐吐不出,欲忍忍不下。但也正因为如此,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可以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讨伐传统封建专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唤重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宣言书。它带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华民族的凄厉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意志和信念。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中国的小说,只有到了鲁迅那里,才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这个更广大的题材领域,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这是一个多么冷酷无情的世界!这是怎样一种扭曲的人生!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挺起腰杆来做人,争取自己幸福的未来。
除了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之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知识分子有进步的要求,有改善社会的良好愿望,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真诚的爱,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们。“狂人”诅咒人吃人的现象,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不吃人的人”,成为“真的人”,周围的人就把他当成疯子,必欲除之而后快(《狂人日记》);夏瑜为社会而牺牲,茶客们说他“疯了”,华老栓则用他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药》);魏连殳关心中国社会,社会却来迫害他,到他不再关心中国社会时,周围的人却来巴结他(《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过,但在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经历的都是悲剧的命运。鲁迅同情这些知识分子,就是同情中国社会,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只有这些知识分子还在为社会的进步而挣扎、奋斗。
鲁迅对社会上的两类人是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的,那就是那些权势者和伪君子。《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这需要高超的艺术功力。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我们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我们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2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最充分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中国古代的文化不像西方的文化,西方中世纪处在一种宗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统治之下,只要挣脱了这种宗教文化的束缚和禁锢,西方的近现代文化就有了发展的力量。中国古代文化则是由各种不同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各种文化都掺杂在了一起,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在这15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彻底打破了中国古代散文“温柔敦厚”美学风格的束缚,更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第3个回答  2008-01-28
儿童形象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孩子天真、淳朴传递着童真、童趣。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正如人类无法再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然而儿童世界始终是成人世界最深的精神会回忆。马克思认为儿童的纯真,能使成人的社会感到愉悦,儿童天性中的纯真可以复活一个时代固有的性格。如《百草园》中写到“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段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又如“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圆,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百草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这些活动都是鲁迅笔下,儿童在百草园里的专利。儿童是纯美的,在他双眸中一切都是新奇无比,因此就有了十足充盈的自信心与相对自足的欢乐。成人缺乏儿童具有的天真、淳朴童趣。儿童在非常简单的事情中得到愉悦,表现出天真,而成人绝对没有儿童的那种原汁原味。“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4]这是表现儿童最富有天真、童趣的景物描写,勾起鲁迅对儿童生活的向往,鲁迅作品中的能反映童真、童趣的事情非常多,如童年时鲁迅与闰土间的游戏,和阿发他们去看社戏等,这些童真创作是很有意义的,它是人的意识觉醒的重要部分,更是作家们能分享相通的精神现象……向往到天真无邪的童年,我们还注意到,童真、童趣是真我的表现。因为“真我”,所以得到宽慰与放松,因为有“真我”,所以才期盼人生如童真般的温馨可爱。鲁迅在作品中那些童真童趣的描写,那些属于孩子时代的行为,是儿童热爱大自然的,追求新知识,天真、幼稚欢乐心理的见证物。所以说鲁迅作品中的儿童现形象他们所具有的天真、淳朴、传递童真童趣是鲁迅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特点。
第4个回答  2008-01-26
祝福里面祥林嫂的儿子不一样...通过祥林嫂的语言描写不也有形象展现出来..

还有孔乙己里面的”我”,和找孔乙己要茴香豆的孩子们..

都是啊..

干吗非要全说闰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