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 是哪三个皇帝

如题所述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

千古一帝出自《藏书·世纪列传总目》,是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评曰:“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亦用于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三代以后,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

朝鲜《承政院日记》里记载“康熙,千古英杰也”,“大抵康熙,天下之圣主”,“康熙自是豪杰之主,政令施措动合事宜,至今维持,皆其余荫”。清末的朝鲜国王李熙(高宗)也认为:“康熙,英杰之主也”。

扩展资料:

1、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2、唐太宗

唐太宗,即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李世民成为皇帝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与一代明君。

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3、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

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

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古一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1

1、千古一帝出自《藏书·世纪列传总目》,是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评曰:“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2、亦用于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三代以后,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

3、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4、朝鲜《承政院日记》里记载“康熙,千古英杰也”,“大抵康熙,天下之圣主”,“康熙自是豪杰之主,政令施措动合事宜,至今维持,皆其余荫”。清末的朝鲜国王李熙(高宗)也认为:“康熙,英杰之主也”。

扩展资料: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嬴政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所以,夸张采用三皇中的“皇”和五帝中的“帝”构成“皇帝”的称号,而且嬴政还在前面加了一个“始”,更加彰显了自己的功业、政治成就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超越三皇五帝。这个称号不仅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而且足以“称成功、传后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古一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12
如果按史家的评价来衡定,千古一帝。应该只有两个,一、秦始皇。二、唐太宗。他们两个人在史书里都有非常高的评价,都直接评价他们是“千古一帝”,特别是唐太宗史家对他评价非常高。而秦始皇对中国功绩也非常大,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他们两个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如果按现在历史,可以再加上汉武帝。
后世有遗老说康熙也是千古一帝,这完全是玷污了“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康熙在位无所作为,仅仅下“迁界令”就杀害沿海百姓200万。在位61年老百姓过得非常苦,文治等于0,现在被称做明君,完全是因为清朝遗老篡改历史。武功上,收复台湾,平三藩,但是在明朝时这些地方本来就是中国的,这不算武功。而且《尼慕楚条约》把中国北方三个法国大的疆土割让给俄国。这样的人从任何角度看,他连个明君都很难算。
所以严格的说,只有秦始皇和唐太宗称得上千古一帝
如果再放松一点,可以加上汉武帝。
其它皇帝都不达不到千古一帝的高度
第3个回答  2012-04-11
秦始皇(公元前259—221)姓嬴,名政,为秦庄襄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吒风云、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被拥立为秦王。八年后(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蕲年宫举行加冕礼,亲理国政。此后,嬴政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政策,选贤任能、历兵秣马、富国强兵、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公元前230-221年,历经10年的统一战争,他先后消灭了韩、赵、燕、魏、楚、齐等诸侯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帝国。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秦始皇废除了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悉由皇帝任免,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他还下令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车轨,以秦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以秦“半两”钱为流通货币,并统一了全国的法规刑律。他拆毁战国时各国边邻地区的城防工事,修筑驰道,还连接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形成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这一系列大刀阔斧、前无古人的改革措施和铁腕行动,对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嬴政在执政时,严刑峻法、横征暴敛,又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此外,他还兴师动众,五次远途出巡,逢山刻石,以示不朽之功,又下令焚书坑儒。这些作为大幅度摧残并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严重社会危机。秦始皇去世才1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秦王朝仅存在15个春秋,就土崩瓦角、灰飞烟灭。   自古以来,对秦始皇的评价就褒贬不一。但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实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功绩不可泯灭。 民间认为唐太宗可称为千古一帝 唐太宗 李世民 (599-649) 中华帝国千古一帝,为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渊之次子。出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四岁时曾有相面先生预言说,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因以为名。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应募勤王,崭露头角。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李世民随从来到晋阳(今山西太原)。   这时隋政已衰,天下大乱,李世民便广交英雄豪杰,积极招兵买马,准备举兵反隋,夺取天下。他的密友、晋阳县令刘文静因受瓦岗军首领李密株连,被捕入 一说为清朝的康熙皇帝 姓名:爱新觉罗.玄烨 别名:康熙 生辰:顺治十一(1654)年三月十八日 民族:满洲族 忌日: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 籍贯:满洲 地区:北京 国家:大清 职业:皇帝 信仰:佛教 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名玄烨。世祖顺治皇帝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天表英俊,岳立洪声。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驾崩,圣祖时年八岁,即位,翌年改元康熙。史称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一生坎坷,八岁丧父,九岁丧母。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康熙皇帝临危不乱,勤于读书,精通历史,地理,算学,医学等诸多学科。在祖母孝庄文皇后的辅佐下,智擒鳌拜,裁撤三藩,收复台湾。历史上有名的康熙盛世自此发端。 康熙皇帝一生崇尚孝道。对其祖母,母亲皆极为尊敬。他的母亲孝康章皇后去世后,几十年来,对其嫡母孝惠章皇后恭顺有加,每年亲自侍奉孝惠章皇后赴热河避暑。在其病重期间,每日前往寿宁宫探望,直至皇后驾崩。康熙皇帝对其祖母,太宗之庄妃,世祖生母孝庄文皇后更是恪尽孝道。不但每日前往慈宁宫问安,还在孝庄文皇后生病时几次步行至天坛,为其祈祷,言愿以己之寿命换祖母万寿。孝庄文皇后驾崩后,康熙悲痛万分,亲视其入殓,断发着服,庐次于慈宁宫外,正直除夕佳节,群臣请其回宫,未允。回宫后,仍然每日去慈宁宫,睹物思人。 康熙皇帝,一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除却上文所提,康熙皇帝积极抵抗外国势力侵略,与俄国精确边界,两次亲征准葛尔,定鼎天下,完成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因其文治武功,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驾崩于北京京郊畅春园,享年69岁,庙号圣祖,是为清朝唯一有圣字庙号的皇帝。 参考资料:||回答时间 2008-07-05 19:50:47 发现这么几个人较多的被称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
第4个回答  2012-04-12
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度量衡。
李世明--文治武功,无人能敌。
汉武帝--尊儒术,启年号,扩疆土,通丝绸之路。
康熙真心不能算的,大家辫子戏看多了,清朝是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的倒退,严重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从世界之巅到东亚病夫(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