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期中复习

如题所述

五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再见了,亲人》的作者在表达内容上采用了     的写法,表达了           。课文写了    ,    ,    ,他们都是我们的亲人。这几个亲人为志愿军做了什么事?   
2、16课以“桥”为题目是因为           。文中的老汉是个          的人。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是   关系。
3、《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      的序言。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    ,课文表达了她              的情感。文中“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         。”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    的眷恋,让我们感受到她对    的感叹。
4、《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街头》写了一个
      的孩子,《溪边》写的是    的孩子,《江上》写的是      的孩子。
5、名言、佳句我会填。  ⑴草铺横野六七里,(       )。   
⑵(     ),浪淘风簸自天涯。   ⑶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⑷地满给花红满地,(       )   ⑸莫等闲,(           )!
⑹一夜五更,(          ) 三秋九月,(          )
⑺(       ),不是遮头是使风。  ⑻最喜小儿亡赖,(       )。
⑼孔指以示儿曰:“(       )。”(  )曰:“(       )。”
⑽半( )半( ) ( )不可言  负(  )请罪   完( )归赵   无( )之宝
喜不自( )   含辛( )苦  艰苦卓( )    迫不( )待   雪中送( )
完好无( )   ( )如指掌  ( )是( )非 ( )枪( )剑  刎( )之交
感人( )( )  指( )划( ) 孤( )难鸣  同归( )尽   奄奄( )( )
势不可( )    无边无( )  热气( )( ) 赴( )蹈( ) 鞠躬( )瘁
扶( )济( )  风雨无( )  赤( )忠心  千里( )( )  肝胆相( )
⑾(    )的草原  (    )地学习  (   )的季节  (    )的戈壁
(    )地工作  (    )的成果  (   )的琴声  (    )地生活
(    )的屏障  (    )的气氛  (   )地争论  (    )的空气
二、根据意思写成语。  1、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
2、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3、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
4、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 
5、随着自己的意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6、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
7、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  8、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9、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   10、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
11、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
12、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
三、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1、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2、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就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3、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四、选词填空。  战役  战斗  战争
1、在朝鲜( )的无数次( )中,数上甘岭( )最为激烈,一个星期内就发生了12次( )。
软弱  脆弱  衰弱   1、老班长严厉地对我说:“小梁,你不要太(  )!” 
2、你不用害怕,因为越是(  )无能他就越是欺负你。  
3、尽管同志们的身体一天天(  )下去,但仍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前进。
坚强  刚强  1、面对困难,不少人(  )不屈。  2、小金花一向是个(  )的孩子。
五、要求写成语,每组至少写三个。
1、歌颂人物品质的:                        
2、描写人物外貌的:                        
3、描写环境的:                          
4、反映人物情绪的:                        
5、描写人物行动的:                        
6、描写人物神态的:                        
六、按要求写句子。  1、缩写下面句子。
⑴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⑵我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           
⑶科技人员经过日夜的工作终于发现了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           
⑷泪流满面的孩子们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⑸暖暖的冬阳下我又听见缓慢悦耳的驼铃声。           
⑹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⑺骆驼排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          
2、扩句(至少扩两处)  ⑴我们找野菜。  
⑵树叶很绿。
3、改为反问句: ⑴我们不会被困难吓倒。 
⑵天下没有学不会的本事。
4、改为陈述句:⑴你怎能说我们齐国没有人呢?
⑵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改为肯定句: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⑵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5、木桥上的人真多。  ⑴改为感叹句:
⑵改为比喻句:
6、五天以后,洪水退了。改为拟人句:
7、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改为“把”字句:
8、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改为夸张句:
七、判断下面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类型的句子。
A、陈述句 B、疑问句  C、感叹句 D、反问句 E、设问句  F、祈使句
1、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  )
2、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  )  3、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  )
4、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
5、快回家休息吧!(  )  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
八、阅读理解。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粗壮的(    )。不管遇到(     ),不管遇到(      ),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软弱,也不动摇。”
⑴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使这段话完整。 ⑵写几句话,用上加横线的词语。
⑶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白杨的特点是: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是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子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1、从上面这段话中找出几个成语写下来。                        
2、文中前一个带点的词“水土”是指       ,后一个“水土”是指        。
3、楚王嘲笑齐国人        ,想借此机会          。
4、晏子的话妙在不但生动形象地点明了        ,而且回敬楚王:         。
5、从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晏子          才能和         的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4
嗯嗯嗯
第2个回答  2012-04-14
我忘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