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良饮食习惯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成长

如题所述

1.大多吃得过咸
  据统计,全国人均吃盐量为每天10克以上,其中以东北人最高,达18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把食盐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吃得过咸会明显增加高血压、胃癌等病的发病率。
  2.吃味精过多
  味精增加了人体对钠的摄入量,而钠元素对人体有害。因此,吃汤菜等宜用鸡精、蘑菇精等代替味精。
  3.吃饭方式多为集体进餐
  国人吃饭喜欢相互夹菜,这增加了疾病的传染概率。
  4.喜欢吃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而胆固醇是诱发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5.烹调多采用煎、炒、烹、炸等方法
  中国人喜欢吃炒菜和油炸食品,这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6.喜欢吃含脂肪较高的红肉(猪、牛、羊肉)
  吃白肉(鱼和鸡等)的比例较小近年来中国人吃白肉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是好现象。
  7.很多地区的人喜欢吃咸鱼、咸肉、咸菜等腌制食品
  这不仅增加了盐的摄入量,且由于腌制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8.喜欢吃各种卤肉
  但制作卤肉时加入的肉桂、八角(大料)、茴香、丁香、花椒等香料不但性温燥,容易让人上火,而且由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黄樟素,有一定的诱变性和毒性,容易致癌。所以,患有感冒、发烧、炎性疾病和慢性肝病者应少食卤肉。
  9.大摆宴席请客存在诸多不良饮食习惯
  人们习惯于在宴席上饮大量白酒,或暴饮暴食,或烟酒同时来,有些地区还有布菜的不良习俗。这些习惯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10.饿了才吃饭
  有些人不按时就餐,而是不饿不吃饭;也有些人不吃早餐就去上班,其理由之一就是“不饿”;还有些人工作忙时,常常是干完活再吃饭。这些做法很容易损害胃,也会削弱人体的抗病力。因为食物在胃内仅停留4-5小时左右,当感到饥饿时,胃里的东西早已排空,胃黏膜这时会被胃液进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道溃疡。
  11.米面食品放凉吃
  米面食品放凉后,淀粉分子就会自动有规律地定向排列,组合成一种质地坚硬的结晶,很难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不易被机体吸收。这种放冷变硬的淀粉食品,一定要经过加温重新蒸煮,让淀粉再次吸水、膨胀,才能够保持食品应有的营养价值。因此,米面食品放凉后应加热后再食。
  12.多用佐料调味
  据一项抽查表明,胡椒、桂皮、五香、丁香、小茴香、生姜等天然调味品中有一定的诱变性和毒性,如多用调味品,可导致人体细胞畸变,形成癌症;而且还会给人带来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有时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疾病。
  13.习惯用热油炒菜
  在烧得过热的油锅底层,容易生成一种硬脂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人若常吃过热油锅炒出的菜,易患低酸性胃炎和胃溃疡,还可能诱发癌变。
  14.吃豆制品越多越好
  营养学家提出,黄豆中蛋白质能阻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过量摄入黄豆蛋白质可抑制正常铁吸收量的90%,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等贫血症状。所以吃豆制品不要过量,还是适量为好。
  15.虾米直接煮汤喝
  虾米或虾皮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染上一些致癌物,如直接煮汤喝,不利于人体健康。专家建议,可将虾米煮数分钟后再换水煮汤,或在汤中加1-2片维生素C,可以阻断致癌物在体内合成。
16.长期不吃早餐
有人是为了减肥,有人是因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来来不及吃饭等等。长期不吃早餐者,胆汁浓缩胆固醇积累,胆中会形成胆结石。同时因早晨胃是空的,体内会形成更多的日型血栓蛋白,能导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塞。不吃早餐还会引起代谢失调反而容易发胖。不吃早餐还容易导致低血糖、头昏、头痛、胃病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现在有不少孩子因父母工作忙,或孩子晚餐吃得多、吃零食多,致使许多孩子不吃早餐,这样不仅孩子白天上课没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贪睡、影响学习,还影响孩子的发育。长此以往将使孩子的健康指数低于常人,并为成年后埋下不健康等隐患,国外某大学对7000多人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长寿不多。对80-90岁老人研究发现一个共同点之一是:每天吃一顿丰盛的早餐。鉴于此,人人均应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
17.偏爱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因其特殊口味为许多人所喜爱,但食用过多过频,长期过量食用,可对人体造成损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喜爱美式快餐,经常吃汉堡、炸鸡块等,58岁就患了严重心脏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油炸食物在高温烹制中可使油脂中的维生素和必需的脂肪酸遭到破坏。同时食物经高温煎炸时间较长,极易生成有害物质,可损伤肝脏,影响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减退,还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常吃油炸食物还易导致油性皮肤、色素沉着、皮脂溢出和痤疮、皮肤粗糙等。现在油炸快餐比比皆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受到青少年、儿童们的广泛喜爱,因此,对健康的损害也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18.偏嗜熏烤食品
熏烤食品都含有大量的多芳香烃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熏烤的温度越高产生的越多,对人体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因此熏烤食物要少吃。另街头的烤羊肉串在烧烤过程中均会产生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尤其是用于烤羊肉串的自行车辐条表面渡有金属铬,铬在高温下可被羊肉串吸收,吃入人体后蓄积危害健康,时间长久可致癌。
19.用塑料袋装热食品
现在常见许多人买早餐或路边小店买小吃,将热腾腾的食品如包子、热干面等随手装进塑料袋中,或用塑料袋垫在公用碗上“隔绝”细菌等。实际上这样做非常有害,因为非食用级的塑料袋含有许多有毒物质,而有毒物质会随着温度升高大量释放出来,一般在70-80℃就开始释放,长期接受塑料袋中的有毒物质,会对人的肝、肾、体内其他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20.不吃主食
主食即五谷杂粮,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它维持着人体机能的热量,更是大脑的能量来源。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和营养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若不足人体所需的热量就会从蛋白质和脂肪中转化,脂肪在碳水化合物不足的情况下代谢不完全,会使血液中积聚有毒废物——酮,酮能引起恶心、疲劳以及损害脑部健康。现在有许多人为了减肥少吃或不吃主食其实是误区。不吃主食易造成营养不平衡不仅达不到减肥的目的,还易产生肥胖,同时易造成皮肤暗淡、维生素B1缺乏、损伤肝肾头发早白或掉头发等症状。
21.经常吃生食
随着生活档次的提高和商务用餐的频繁,人们吃生食的机会越来越多,如生吃龙虾、生鱼、海鲜等。由于生吃的水产品有寄生虫,或未煮熟或在制作过程中被寄生虫污染等,患肝吸虫或肺吸虫的患者越来越多。据报道,广东人因喜食生鱼,肝吸虫感染者超过500万人,占全国总感染人数的一半。肝吸虫可导致全身多系统出现复杂的并发症,可发展为胆结石、胆管癌,儿童则影响生长发育。
22.儿童常吃膨化食品和甜食等
我们常常看见学龄前和上小学的儿童手拿薯片、雪饼、虾条、冷饮、果冻等,实际上这类食品主要的消费群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这类食品味道鲜美、包装漂亮,还有小玩具、小画册更能吸引儿童。但这类食品经过油炸、添加膨松剂、色素等,经常吃会造成儿童饱胀感不好好吃正餐,易发生营养不平衡、肥胖等。
23.吃饭太快、过饱
进食太快,不细嚼的人易患胃炎、胃溃疡;经常吃烫饭喝烫水者易患食道和胃癌;经常吃的过饱的人易患消化不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偏食者易导致营养不良,降低机体免疫力和细胞的稳定性而诱发疾病;吃得过咸易患高血压,对心、肝、肾有害;喜吃甜食者,易患心血管疾病、肥胖及糖尿病;晚餐吃的太迟者易患尿路结石、冠心病、肠癌、发胖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31
饮酒量过大、过于频繁;经常吃些辛辣食品,不爱吃蔬菜,净吃些油腻菜品;常吃乳酪类食品;不爱喝水,常喝带气饮料等等
第2个回答  2012-03-31
不规律的饮食
暴饮暴食
吃很多垃圾食品
第3个回答  2012-03-31
喝咖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