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

如题所述

猪细小病毒病是一种普遍影响猪群的传染病,无论家猪还是野猪,不论年龄和性别,都可能成为易感者。感染的主要源头是携带病毒的母猪和公猪,特别是未经产的后备母猪比已产母猪更容易感染。病毒能够通过胎盘从母猪传递给胎儿,导致死胎、仔猪和子宫内排泄物带有高浓度的病毒。种公猪同样危险,其精液、精索、附睾和性腺等组织中可检测到病毒,通过配种将病毒传播给健康母猪,从而扩大疾病传播范围。


猪舍在病毒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即使在病猪移出并清洁4.5个月后再引入易感猪,仍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污染的食物、猪的唾液等媒介也能长时间保留传染性,增加了疾病的传播途径。


感染的方式多样,仔猪、胚胎和胎猪通过母猪垂直传播;公猪、育肥猪和母猪则主要通过接触污染饲料、环境,通过呼吸道、生殖道或消化道感染。初产母猪的感染往往发生在与带毒公猪配种时。此外,鼠类也可能成为疾病的传播者。


猪细小病毒病的感染性极高,一旦病毒进入易感猪群,通常在3个月内会导致几乎全群感染。患病猪只长期保持血清学反应阳性。该病多发于春季和夏季,以及母猪怀孕和配种的时期。母猪在怀孕早期感染可能导致高达80%~100%的胚胎和胎猪死亡。最易感染的时间段在怀孕的前30~40天,不同时间的感染可能导致死胎、流产、产弱仔猪或母猪不孕等严重后果。病毒的感染率与动物的年龄成正比,年龄越小的猪只,感染风险越大。
扩展资料

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 parvovirus infection,PPI)又称猪繁殖障碍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繁殖障碍病。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为特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