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的来历

如题所述

日历从古到今,有三种说法:

1、历书之类。

2、今指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一年一本﹐每日一页﹐逐日揭去。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摆在桌上的。

3、史官按日记载朝政事务的册子,是史官纂修国史的依据。

真正的日历产生,大约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

如今通行的日历,不管是纸质出版物还是手机应用、电子台历,通常都会载有公历、农历和干支历这三种历法。

扩展资料

格里高利历,是国际通用的历法,即公历。它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在儒略历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后,由罗马天主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公元1582年10月15日启用。

格里高利历在儒略历的基础上,对闰年设置做了一些调整,做这个调整是出于宗教原因,是为了精确计算耶稣复活日。除非能被400整除,所有的世纪年(能被100整除)都不设闰日。如此,每四百年,格里高利历仅有97个闰年,比儒略历减少3个闰年。

格里高利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归年的365.242199074日,即约每3300年误差一日,也更接近春分点回归年的365.24237日,即约每8000年误差一日,而儒略历的历年为365.25日,约每128年就误差一日。

中国使用格里高利历是在公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之时。但由于历史原因,依旧使用中华民国记年。类似的情况如日本至今还保持着天皇年号纪年,比如平成某某年。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式采用公元纪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23
日历的由来

我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

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但真正的日历产生,大约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发展到后来,就把月日、于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和现在的“台历”相似。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叫日历,这些日.历以后就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后来,朝廷大臣们纷纷仿效,编制自家使用的日历。

至于月历以后又发展成挂历、台历等各种形式,只是近一个世纪的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日历的品种增多、花样也不断翻新,但仍旧保持着古老日历的格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1-14
中国日历的由来如下:
1、我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2、真正的日历产生,大约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发展到后来,就把月日、于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和现在的“台历”相似。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叫日历,这些日.历以后就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3、后来,朝廷大臣们纷纷仿效,编制自家使用的日历,至于月历以后又发展成挂历、台历等各种形式,只是近一个世纪的事,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日历的品种增多、花样也不断翻新,但仍旧保持着古老日历的格局。
第3个回答  2013-12-26
日历是有由《国史》转变而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