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彘翻译

如题所述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选自《韩非子》,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去上去赶集,她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它给吃掉了。
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4)特:不过,只是。   (5)戏耳:开玩笑罢了。   
(6)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   (7)待:依赖。   
(8)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9)而:则,就。   
(10)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11)烹(pēng):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8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选自《韩非子》,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去上去赶集,她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它给吃掉了。

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4)特:不过,只是。   (5)戏耳:开玩笑罢了。   
(6)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   (7)待:依赖。   
(8)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9)而:则,就。   
(10)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11)烹(pēng):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10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选自《韩非子》,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去上去赶集,她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它给吃掉了。
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 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
(3)之:到。
(4)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5)还:返回。
(6)顾反为女杀彘:回头回家时给你杀猪(吃)。
(7)待:依赖。
(8)彘(zhì):猪。
(8)适:往;到……去。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9)特:只不过,仅,只是。
(10)止:阻止。
(11)戏:玩笑,戏弄。
(12)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
(13)非有知:没有知识,意思是孩子很单纯。
(14)待:依赖。
(15)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16)而:则,就。
(17)非以成教也:不能把(它)作为教育的方法。
(18)烹(pēng):煮。
(19)反:通返,返回。
(20)遂:然后。
(21)婴儿:孩子
第3个回答  2012-11-28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选自《韩非子》,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去上去赶集,她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它给吃掉了。

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4)特:不过,只是。   (5)戏耳:开玩笑罢了。   
(6)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   (7)待:依赖。   
(8)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9)而:则,就。   
(10)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11)烹(pēng):煮。
赞同147|评论(142)
mingyancheng|来自团队汇玉于心| 十七级采纳率50%|
擅长领域:学习帮助历史话题民俗传统烹饪方法时事政治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谢谢
第4个回答  2012-08-04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②。”妻适市回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⑥。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也⑾。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阅读提示】
  本文以事喻理,说明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释】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②彘(zhì):猪。
  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④特:不过,只是。
  ⑤戏:开玩笑。
  ⑥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⑦待:依赖。
  ⑧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⑨而:则,就。
  ⑩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⑾烹(pēng):煮。
(12)遂(sui):于是,就。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可不能跟孩子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今天你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最终曾子杀了猪煮肉(给孩子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