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的人都有哪些表现?

如题所述

有两点尤为明显的,
第一,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其实一点点甜就能触碰到心。
奇葩说中,马东曾经说过:“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其实这句话,对也不对。

那些缺爱的人,确实是一抹阳光就能照亮世界,确实是细致的关心就能打动人心,确实是一点甜就能触碰到心,可是,这种一点点甜,是不可以停的,这种一点点甜,也是不可以减少的。

缺爱的人,从自我怀疑和打击的沼泽中,被你这抹光亮唤起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如果你一直都给的是两颗糖,可是你突然有一天不给了,不管你的理由听上去多么合理化,他都会在心里想,是不是我太差劲了把人吓跑了?果然啊我这么差劲的人会有人能一直对我好呢?这样我宁愿一开始就不曾拥有过啊。

如果你一直都给的是两颗糖,可是一周后你只给了一颗,那么他就会想,为什么突然只给我一颗了?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我是不是做了什么让人不喜欢的事?我该怎么办?

听上去是不是很自讨苦吃?有句话说,烦恼其实都是人们自找的。说的一点儿也没错,但是,这真的不能怪他们,缺爱不是他们可选择的,塑造出来的这种心态和思维方式也不是他们可选的,很多时候,其实他们也真的不愿意如此,因为他们深知如此的后果,于己于人有弊无益。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真的,真的控制不住的啊,我跟太多有过这种情况的人对过话了,从这些对话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共通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都存在深深的无力感。

这种无力感,既来源于无法控制自己胡思乱想的内心,也来源于身边无人理解的哀叹。

每当他们尝试着与人沟通时,有时是因为自己始终说不出口的心情产生了阻碍,有时,是对方不断的反驳和不理解,让他们的话语梗在喉中。





最后,每一次的满腔委屈,都只能化作心中翻涌的酸楚,不断撕搅自己的内心,再沉淀成一层又一层沉重的无力感。

也许人们会觉得,缺爱的人,敏感虽然是他们的缺点,却同时也是他们的优点,因为敏感,所以和他们相处的人总会格外被照顾,能感受到他们换位思考的吸引,能体会到他们细致入微的关心。

这确实是优点,但是这种优点,却存在一定反噬的可能。







第二,认为这个世界上的好和爱,都是需要换取的。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母爱就其本质是:

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得到母亲的爱,因为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

可是缺爱的人无法这么下意识认为,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自己从小无法无条件得到的东西,这个自己小时候也许靠好成绩才能换来的东西,这个自己小时候也许靠懂事才能换来的东西,是需要自己付出,才能够换取的。他们不相信爱人会因为这个人是自己所以爱自己对自己好,只会认为是某种条件的互换,自己也需要同等去付出换取付出。

没办法,这种匮乏让人们的习惯不同。

而渐渐的,有时候付出无法换回爱时,他们就会重新抱住自己,告诉自己别人都是靠不住的。

有很多缺爱的人,都习惯自己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保护自己,有的时候甚至忽略了这种方式会不会让身边的人都远离他,会不会适得其反在看到身边的人远离时更加难过和无力。

也许你看上去坚强到能扛大山、成熟稳重懂事,但你心里一定藏着一个孩子气的小女孩小男孩,所以在你觉得关系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啊,内心的孩子气就开始溜出来了,索求另一半的宠爱,这几乎是趋于本能,“焦虑式依恋”“病态式渴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爱的一种潜藏本能。

痴爱的人,因痴所以有恐;持爱的人,有恃所以无恐。就像陈奕迅唱的那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可又恰恰因此,让自己路走偏峰,劝又劝不动自己,只能一次次用各种行为和言语去求证到底爱还是不爱,搞得自己和他人都浑身疲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23

习惯控制周围的一切,过度追求细节,对伴侣和孩子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看不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