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中物理难学

如题所述

我从两个方面说明你的问题:
(一)、高中物理为什么难?
一.高中物理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
1、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第一学期所学的新编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章:力,第二章:直线运动,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四章:物体的平衡等本身就构成一个动力学体系。第一章讲述力的知识,为动力学做准备。第二章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加速度。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则从力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运动状态改变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第四章则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平衡的规律。
2、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高中物理则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如物体的运动,初中只介绍到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高中对速度概念的描述更深,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改变必然有加速度,而加速度又有加速和减速之分。又如摩擦力,高中仅其方向的判定就是一个难点,“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首先要分清是相对哪个面,其次要用运动学的知识来判断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然后才能找出力的方向,有一些问题中还要用物体平衡的知识能才得出结论。例如:在水平面上有一物体B,其上有一物体A,今用一水平力F拉B物体,它们刚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和B之间的摩擦力。分析: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物体则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比定性的要难,当然也更精确。如对于摩擦力,初中只讲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好理解。高中则要分析和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且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由物体的状态来决定。高中物理还强调:(1)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就是要了解物理事件的发生过程,分清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物理量不变,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针对两个以上的物理过程更应该分析清楚。若不分析清楚过程及物理量的变化,就容易出错。(2)注意运用图象:图象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新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对我们处理问题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容易混淆。如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就容易混淆,同学们常感到头痛,其实只要分清楚纵坐标的物理量,结合运动学的变化规律,就比较容易掌握。(3)注意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高中物理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它对于我们学习知识和巩固知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同学们要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切实做好学生实验,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注意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的物理台阶产生的原因:
初中学生毕业后,升入高中一年级学习,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教师也感到难教,这种在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的物理教学中出现的脱节现象被称之为台阶。根据上述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经过分析,产生台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是第一个原因。
初中物理教学对许多物理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一般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而高中物理教学,大部分物理问题不单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进行大量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学生对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不适应。
2、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是第二个原因。
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它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从而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初中物理中的大多数问题看得见、摸得着。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学便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领域过度。从目前的教材来看,这个台阶是较高的。如高一物理教材中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瞬时速度,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等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
3、从通常是单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到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包括判断、推理、假设、归纳、分析演绎等)的过度是第三个原因。
初中生进入高一以后普遍不会解题,要么就乱套公式,瞎做一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善于判断和推理,不会联想,缺乏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
4、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上,从单纯的算术、代数方法到函数、图象、矢量运算、极值等各种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的变化是第四个原因。
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突出,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成为能否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至关重要手段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高中物理中的矢量概念和运算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生疏和困难的。建立这个概念,掌握其运算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再考虑到个别数学工具的应用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数学知识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一事实。那么,这个台阶就更为突出了。
5、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是第五个原因。
初中学生更多的习惯于由教师传授知识,而高中物理学习中在相当程度上则要求学生独立地或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包括预习、独立地观察和总结实验以及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整理知识等)。此外,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理解和记忆,越来越显得重要。许多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上的变化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二),知道了难的原因,我们就要针对上面的问题去克服困难,找出好的方法学好高中物理。
第一、把握三个基本
三个基本是指: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这 三个基本是学习物理的基本也是考试获得高分的基础。只有掌握基本概念,了解基本规律,才 能找到物理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
第二、独立做题
物理做题一定不能参照答案或者再他人的帮助下去做,这样的做题时没有任何效果的,要
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
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
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
路。
第三、了解物理过程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
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
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
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第四、认真听课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很多同学认为咯傲视上课讲
得较为简单就不愿意去听,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如果真觉得老师讲的内容简单,可以当成是
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吸收老师讲的精髓。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
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
多。
第五、认真笔记本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
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
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
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
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永久保存。专注于中小学快速提分!
第六、适当的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
实验报告等等。做记号可以将每个资料中重要的地方标记出来方便下次的复习。
第七、充分利用时间
高中的时间是宝贵的,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
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
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
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
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第八、向别人学习
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
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第九、重视知识结构
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
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第十、学好数学
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
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
具。
以上十点是合肥卓越教育总结的学习物理知识的几个方面,物理的学习要从课本抓起,加
强题目训练,也可以多做一些物理实验,加深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30
你好,高中物理难学是因为,知识点太多了,包括力学,运动学,电磁学,而且这些知识点综合起来就很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