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职业前景好吗?

如题所述

首先,律师收入相对较高。以诉讼律师为例,每名律师每年大概可以承办15件案件,按目前较低的收费标准,每案收取3000元,律师一年的收入大概在5万元左右,扣除事务所的各项费用,一般情况下,一名律师一年净收入大概在3万元。如果仅从这个数字来看,律师的绝对收入并不高,
但是从单位时间的工作所得来看,律师的收入就比较高了。以诉讼案件为例,律师在案件的立案、开庭总时间不超过40小时,1年15个案件的工作总时间大概在80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律师可以用4个月的工作量来保证12个月的生存。这是根据较低的收费水平计算出来的,
对某些有经验的律师来说,有的案件收费要达到2万元甚至20万以上,此时的收入水平则是很可观的了。因此律师职业的收入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是比较高的。
律师工作是知识性和智慧性工作。
目前人们选择职业时,不仅希望得到较高的收入,而且希望在工作中学到较多的实用知识;最理想的职业则是不仅可以使人学习知识,而且可以将不同知识进行组合运用,这就是一种智慧性职业。律师职业首先知识性职业,通过律师考试要熟悉130万余字的法律,每承办一个具体案件时要学习的相关法律、
法规和政策更是不计其数,阅读法律使律师得以掌握大量知识。律师职业还是一个智慧性职业,每个案件的法律选用方法、证据选择方法都因人、因事而异,非法律专业人员有时无从下手,只有律师通过经验对事实和法律进行不同层次的判断,才能准确的适用到具体案件之中,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委托人的利益;
这个运用过程充,尤其是法庭上的辩论过程,是法律智慧进行较量的赛场,是对律师知识和智慧的最高程度的综合考验。职业的要求和训练,使律师把知识学习和智慧使用这两项其他职业不能经常使用的任务日常化了,
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职业训练,使律师职业成为知识和智慧的代表职业,使律师得以进入的各个阶层成为社会精英;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律师在世界各国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
律师职业的发展性。由于律师职业的知识性与智慧性,使律师具备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和城市管理经验,所以在律师发展过程中,
有很多人转向了其他行业,比较多的有两个方向,一是企业管理,二是城市管理。从企业管理角度讲,律师承办的商务案件都是企业管理的案例,律师在办案过程中接触的委托人大都是企业管理阶层,在与企业管理人员沟通的过程中,律师得以学习到某些企业管理与市场运行的关键技术,这些一般员工需要长时间积累的知识,律师则可以很快掌握;
而且大量的案件也为律师建立自己的商务关系打下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这都为律师向企业管理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得部分律师在适当的时候暂时脱离律师业务,向自己熟悉的咨询业、管理业发展,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律师的第二个方向是城市管理,法律的目的就是保护公民和法人的人身、财产和自由,法律以文字的形式来表现这个目的,
而政府则是通过建立组织来完成这个保护过程;律师在运用法律的过程中,对政府的存在目的与价值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承办案件过程中,对调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律师一旦进入城市管理阶层,例如成为市长、法官和人大代表后,都能从保护公民和企业政治利益出发,
通过各项立法来调整社会各阶层、各团体的利益矛盾,使城市走向法治化,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就业和投资环境,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正因为如此,现代发达国家的多数总统和议员都来自律师,象美国的历史上著名总统林肯和现任总统克林顿都是律师出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5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律师从业者超过35万人,律师事务所数量达到2.8万所,律所数量增速超过从业者数量增速。然而,我国律所目前发展的规模仍然较小,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省市。

律师从业者:专职律师数量稳升,广东具有最多律师

近些年,国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大力发展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要求每个村居必须配套法律顾问,政府讲法律,则相对方必然也要需求法律,法律服务市场由此迅猛发展。

2013-2017年,我国律师数量总体稳步上行,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律师工作人员35.72万人,同比增长9.83%。

在我国执业律师中,专职律师数量占据绝大比重。截至2017年底,全国专职律师31.6万多人,兼职律师1.2万多人。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35.7万多人,比2016年增长11.5%。律师人数超过1万人的省有9个(河北、辽宁、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和云南),超过2万人的省市有4个(北京、上海、江苏、山东),超过3万人的省有1个(广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律所行业区域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全国各地的律师都涌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广东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吸纳了将近全国律师人数的一半,而地处中西部地区的甘肃省全省只有一千多名律师,陕西省将近四千名律师。

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律师6.6万多人,占18.2%;30岁-50岁的律师23.3万多人,占63.9%;50岁以上的律师6.1万多人,占16.7%。律所从业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主要在于律师行业的特殊性,行业需要执业经历丰富、社交关系强的有资历的律师。

文化程度看,本科以上学历的律师33.7万多人,占92%,在国境外接受过教育并获得学位的律师5100多人。

律师事务所:数量增速超律师从业者,规模依旧较小

2013-2017年,从全国律师事务所数量的增长图中可以发现,律师事务所数量逐年增长,2017年,我国律师事务所数量达到2.83万家,同比增长10.47%,超过我国律师从业者数量的增长速度。

从我国律师事务所规模来看,律师10人以下的律师事务所1.7万多家,占61.8%;律师10-30人的律师事务所8900多家,31.5%;律师30-50人的律师事务所1100多家,占4.1%;律师50-100人的律师事务所500多家,占1.8%;律师100人以上的律师事务所200多家,占0.8%。

从目前国内的律师事务所规模来看,我国律师事务所的规模整体不大,61.80%的国内律所拥有的律师数量都在10人以下。然而即使律所规模再大,也还是无法和公司相比,一家律师事务所年营业额达到千万的数量较多,上亿元的只是凤毛麟角;而公司年营业额达到几亿元的是多如牛毛。前瞻认为,律师事务所之所以无法达到公司规模,是律师事务所的营业个人因素化造成的。众所周知,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往往大多独立办案,独自掌握案源,独自得到大部分收入,造成了律师富有、律所贫穷的局面。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律师事务所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