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简说红楼之贾探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贾探春,人称“三姑娘”,笔名“蕉下客”,是贾政与赵姨娘所生,有一胞弟贾环,与宝玉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探春位列《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四位,紧随元春之后,由此可以看出,曹雪芹对于探春这个人物形象的喜爱与重视程度。

《红楼梦》第五回探春的判词是,“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曹雪芹借判词前的画面描述,向读者和盘托出了探春悲惨的命运-远嫁海疆,暗示了探春的命运犹如风筝一般,从此一去而不复返也。“风筝”、“大海”、“大船”、“掩面泣涕”等几个关键词,十分形象地寓示了探春的结局。

判词生动地勾勒出了作者对探春人物形象的定位,探春是一个精明、有才华、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女子,却偏偏生为女儿身,且生不逢时,被迫远离家乡去了千里之外。

“清明”一词,在探春的四句判词中使用了两次,这是很少见的情况,相信这不是曹雪芹的疏忽大意,一定是有所指,有意为之。

清明的本义是指清澈明朗,引申义是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仲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讲究的是遵循自然,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

我个人觉得,“才自清明志自高”中的“清明”,是曹雪芹在称颂探春,使用的应该是“清明”一词的本义“清澈明朗”,同时也隐含了“清明”一词的引申义,说明了探春在治家理政方面的才能,是“有法度、有条理”的,因为《红楼梦》后面的章节中有充分的体现。

“清明涕送江边望”中的“清明”一词,我个人认为是指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如果这儿真的是指清明节的话,故事情节的设计就非常值得玩味了。自古以来,“清明节”除了有踏青郊游的习俗外,扫墓祭祖则是清明节的另一大主题。探春在清明节离家,是不是本身就暗示了一种悲剧的成分?

另外,探春的生日是农历三月初三,换算成阳历时间,应该是四月份,正值清明节前后,这也有可能是曹雪芹借此暗指探春是在生日之际离开家乡的。

探春的红楼梦曲牌名是《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从这首曲子来看,曹雪芹塑造探春这个人物形象的主题就是通过骨肉亲情来展现的,虽然曲子只是写了探春远嫁时的离别场面,但整部《红楼梦》(指前80回文本,续书与判词和红楼梦曲结局有较大出入,不以为据)描写探春的主线就是围绕骨肉亲情所展开与进行的,通过描写她的母女情、父女情、兄妹情、姐弟情、姊妹情,甚至还包括了主仆情等,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探春对亲情的认知,给读者展现出了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

许多读者不喜欢探春,因为很多人认为她不念亲情,是一个攀龙附凤的人,虽然人生得极其标志,也很有才华,汉家理政井井有条,堪称女中丈夫,但她那种对待生母的态度,让人觉得很绝情、很势利,对她认王夫人为母、却称自己母亲为姨娘,以及把自己的亲舅舅赵国基称为奴才,反认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为舅舅等的故事情节,导致了大家对她颇多微词,有些人还以此作为批判她的佐证。

初读《红楼梦》时,对探春这个人物形象,我也是有些看法的,觉得她有时未免太过分了。俗话说得好,“儿不嫌母丑”,赵姨娘再怎么不堪,毕竟是她的亲生母亲,一个识大体、明事理、接受过良好家教的大家闺秀,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母亲和六亲不认呢?

后来,随着逐渐深入地去研读《红楼梦》,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认识上的错误。因为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标准、观念去解读《红楼梦》和看待其中的人物,而应以当时的时代标准去衡量和认识那些鲜活的生命。

《红楼梦》中描写的四大家族之一贾府是皇亲国戚,当时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社会,社会观念、等级观念、宗族观念等均是由当时的社会制度决定的。当时的封建家庭制度遵循的是“嫡贵庶贱”的统一规则,这种“嫡庶之分”的等级观念是非常明确,且是不容挑战与突破的。

所谓“嫡”就是指正妻和嫡子女,所谓“庶”就是指妾和庶子女。“嫡”与“庶”对应到《红楼梦》中贾政一家人,就是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子女,如贾珠、贾元春、贾宝玉等就是“嫡”;贾政与赵姨娘所生的子女,如探春、贾环等就是“庶”。

妾在当时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根本不能同妻相提并论。妾的身份近似于奴婢,不被看作是家庭中的一员,没有资格参加家族的祭祀;妾也不能与丈夫的亲属有所谓的亲属关系,也没有亲属的称谓,有了子女,丈夫的嫡子女才勉强称妾为庶母或姨娘;而妾与丈夫所生育的子女,却要称丈夫的妻子为嫡母,妾甚至连教育自己子女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尊卑的关系,对于当代人来说也许感到很不可思议,但在当时,这却是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是任何一个家庭和个人都必须遵守的。我们只有了解了《红楼梦》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才能更准确地去把握故事脉络,才能更加中肯地去评价其中的人物。

掌握了当时社会的运行规则再去评判探春,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走入探春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这个对出身耿耿于怀的女孩子,那份自立、自强、自省、自重,也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她对生母赵姨娘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苦恼、幽怨和敏感。

于2019.4.7 15:55

NO:2019-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