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以下结合网络讲座精神以及大班幼儿美术发展目标谈谈我的大班美术活动《彩色的树林》设计意图。

  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五彩缤纷的树叶真像一幅彩色的画卷,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秋游时,孩子们对多彩的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发现有的树叶黄,有的树叶绿,还有的树叶黄绿中又夹杂点红……孩子们觉得非常漂亮。有的想捡几片带回家收藏,有的想把自己喜欢的树叶夹在图书里当书签,还有的把树叶轻轻往上一抛,尽情地欣赏着树叶旋转飘落的样子……秋天的树林是美丽的,秋天的树林是多姿多彩的,树叶给孩子们带来了这么多无尽的想象和乐趣。那怎样表现彩色的树林呢?我想到了让孩子们尝试用点彩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彩色树林,并能用近大远小的方式构图,大胆表现树叶的疏密关系,合理布局画面。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在作画的形式上也有了新的尝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创作兴趣,有利于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目标:

  ⒈感受秋天树林的多彩意境,尝试用点彩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彩色树林。

  ⒉能用近大远小的方式构图,大胆表现树叶的疏密关系,合理布局画面。

   活动准备:

  ⒈视频《秋天的树林》,PPT《彩色的树林》,背景轻音乐。

  ⒉颜料若干,画纸、蜡笔和油画笔人手一份、画衣人手一件(事先穿好)。

   活动过程:

  一、《秋天的树林》视频导入,感受秋天树林的色彩美。

  ⒈师:秋天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树林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重点引导幼儿从落叶、树叶的变色等方面去感知)

  ⒉师:那所有的树叶都变色了吗?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树叶?

  (引导幼儿欣赏交流 ,感知秋天树林绚丽的色彩)

  ⒊师:是呀,这么多颜色的树生长在一起,变成了一片彩色的树林。

  二、欣赏PPT《彩色的树林》,了解画面布局并学习新的作画方法。

  ⒈了解树木的远近关系和树叶的疏密关系

  师:你最喜欢这张画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师:这些树干有什么不同?(近处的树干看上去粗大,远处的树干看上去细小。)

  师:那这些地方的树叶分布有什么不同?(有的地方树叶密密麻麻,有的地方树叶很稀疏)

  师:为什么有的树叶很稀疏?(引导幼儿观察空中飞舞和飘落在地上的叶子,感受画面的动感之美。)是呀,有的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飞舞在空中,飘落在地上,好美的景色呀!

  ⒉学习树叶的作画方法

  师:那用什么方法来画树叶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作画方法,叫做“点彩法”,为什么要用点彩法画树叶呢?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点彩画可以让我们看出有无数五彩缤纷的树叶,体现彩色树林的艺术美。)

  师:怎样来点彩呢?(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请个别幼儿尝试用油画笔点彩,教师用儿歌法进行指导:点一点,提起来;疏和密,画出来。——其他幼儿跟着徒空练习。)

  三、师生共同讨论作画要求:

  ⒈先用蜡笔在纸上画上树干、草地、人物背影等,然后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树干上、空中、草地上进行点彩创作,大胆表现绚丽多彩的树林。

  ⒉注意表现树的远近、树叶的疏密关系,保持画面整洁,不把颜料撒到自己和同伴的身上。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同时播放背景轻音乐、树林视频、PPT图片)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注意画面布局,合理搭配颜色;进行个别指导等。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教师和幼儿一起将作品连接成一幅美丽的长画卷,并进行展示评价。

  ⒈哇 ,好大的一片彩色树林,小朋友看了有什么感受呀?(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给自己一点掌声吧!

  ⒉在这么大的彩色树林里,你能发现哪些小树林里藏着远近和疏密呢?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哦!

  ⒊你觉得哪些小树林最特别?哪些小树林的颜色最美?为什么?

  (教师从多个角度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同伴的亮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在图谱的帮助下随音乐跳舞,感受舞毯舞的乐趣。

  2、能由慢到快地在舞毯上跳舞,练习动作的协调美。

   活动准备:

  1、快慢不同的两段音乐、录音机,跳舞图谱三张,跳舞录像一段。

  2、标有箭头符号的泡沫跳舞毯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观看舞毯舞的录像,激发兴趣。

  1、请幼儿说一说她站在什么上面跳舞?

  2、跳舞毯上有什么?

  二、看图谱,学跳舞

  (一)认识跳舞毯上的箭头与圆点,学习基本脚步的跳法。

  1、老师这儿也有一块跳舞毯,上面有什么?(箭头、圆点)

  2、箭头有什么方向的?(前、后、左、右)

  3、这些箭头表示什么意思?(个别幼儿回答)

  4、教师小结:原来跳舞毯上有四个箭头,箭头表示脚跳舞的方向。向上的箭头表示脚往前,向下的箭头表示脚往后,左边的这个箭头表示脚往左,右边的箭头表示脚往右。中间的圆点是表示把两个脚收回的意思。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试试。

  教师放慢速度喊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起:左回、右回、前回、后回”)

  (二)练习单脚跳。

  1、出示第一张图谱,请幼儿学习看图谱上面箭头和圆点。

  看:箭头的方向是怎样的?每一个箭头后面是什么?

  2、它们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3、教师先示范一小段,请个别幼儿试着看着图谱跳一跳。

  4、幼儿一起来试一试,速度由慢到快,第二遍时幼儿跟音乐一起跳。

  (三)练习双脚跳。

  1、出示第二张图谱请幼儿观察与第一张的相同和不同。

  2、刚才一个箭头表示一个脚跳,现在有两个箭头,怎么跳?

  3、小结:原来它表示的是用两个脚一起前后、左右的跳,圆点还是将脚收回。

  4、请幼儿一起看好图谱试试跳,老师来帮你们指图谱、喊口令。

  5、看图示,随音乐一起跳起来。

  四、完整欣赏音乐、学跳完整的舞毯舞。

  1、听音乐、看图谱:你发现在这段音乐的什么地方是跳舞的?什么地方是不跳的?

  2、小结:音乐开始不跳的一段是前奏,是让我们小朋友做准备的,音乐中间也有一段不跳的是间奏。

  3、请跟着音乐、看着图谱来跳舞把!

  (1) 提醒幼儿在跳的时候,小眼睛要看好图谱。

  (2) 简短小结,提出新要求;老师还要看到你们跳舞时高兴的样子。

  (3) 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舞动起来。

  教师:客人老师,你们觉得我们小朋友跳的好不好?给我们来点掌声呀!请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跳吧。这次跳舞的时候,请把你的小手也自由得舞动起来,但小眼睛还是一定要看着图谱的。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有一天,班上有个小朋友跑来问我:"老师,我转个身,为什么右边改变了个位置?"这促使我分析有关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发现幼儿已有初步的左右的意识。为了让幼儿初步掌握"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我设计了《左手右手猜猜猜》的游戏活动。活动中,我先以了解自己身体部位的那些分左右的形式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接着进入第一个游戏我说什么,你做什么的方式,让幼儿区别左右手、左右脚等。并利用大班幼儿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帮助身边做错的小朋友,让幼儿初步掌握"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最后利用左手右手猜猜和你猜猜我猜这两个游戏,加深他们对区分左右意识。整个活动中我贯彻《纲要》中所说的,"幼儿园的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发展和提高",我提供了大量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发展幼儿的空间观念。

  2、根据示意图能准确的判断左右。

   活动准备:

  PPT、卡片、扭扭棒、箱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 左和右

  1、请小朋友们说说自己身上哪些地方是分左和右的?

  2、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来回答。;本文(例:两只手可以分为左和右……)

  二、游戏一:我说什么你做什么

  1、教:"我说什么,你们做什么,听清楚指令,分清楚左右,做对动作。

  ①请你举起你的右手(幼儿举右手)

  ②拍拍你的右腿(幼儿拍右腿)

  ③跺跺你的左脚(幼儿跺左脚)

  三、游戏二:左手右手猜猜猜

  1、出示ppt图一:判断是左手还是右手,认为是左手做的小朋友站到桌子那里;认为是右手做的小朋友请站到椅子那里。

  2、在老师喊5、4、3、2、1停之前,必须已经找好位置了,如果还在中间停留的小朋友就算淘汰了。(站对者可获得圈圈,并套在自己相应的手上)

  3、出示ppt图二:按照第一轮的方式进行。

  4、出示ppt图三:在上面两个游戏上加深幼儿的难度,在教师的指令下不仅能找对位置同时能根据图片用自己的小手做出和图片一样的的动作,做对者为胜,加两个圈圈。

  四、游戏四:你猜猜我猜猜

  1、幼儿相互间找到好伙伴,对放取一张卡片,根据卡片上的字,往箱内伸出相应的手让同伴猜,猜对了放在自己的小篮子里,猜错了放在原来的篮子里。

  2、相互交换猜,谁的篮子里卡片多,为胜者。

  五、延伸活动;互相交流辨别左右的方法。

   活动反思:

  在游戏的活动中大多数幼儿都能自己想办法分清左右,在最后一个游戏的过程中可能有点难度,幼儿们猜错的几率很高。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更好的引导他们辨别左右的方法,他们只根据手背手心和大拇指的方向而没想到方位问题,所以大多数幼儿都猜错了。由于我们这个活动还会延续到区角活动中,在我的提醒和指导下他们知道了还有方位的问题。让他们在区角活动中继续去探索和学习,更清楚的去分辨左右的关系。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欣赏世界各地6种有特色的房屋建筑,知道不同的文化、气候与房屋的关系;让幼儿观察我们居住的房屋和有特色房屋的异同;

  2、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不同民族房屋的浓厚兴趣;

   活动重点:

  让幼儿欣赏世界各地6种有特色的房屋建筑,知道不同的文化、气候与房屋的关系;

   活动难点:

  让幼儿观察我们居住的房屋和有特色房屋的异同;

   活动准备:

  记录表31张,世界上各地不同房屋建筑的图片(爱斯基摩人冰屋、蒙古人的蒙古包、黎族的竹架棚房子、侗族的水上房子、延安人住的窑洞)及城市人住的高层楼房、平房、中层楼房;油画棒、水粉纸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 谈话活动 我住的房子

  1、 请幼儿观看楼房、别墅、平房的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麽?这些房子是什麽样子?

  提问:“你还在那里见过这样的房子?

  提问:“小朋友你们住的是什麽样的房子,

  2、 让幼儿回忆楼房是需要什麽材料才能盖成;

  提问:“我们住的楼房你知道需要什麽材料才能盖起来的?

  提问:“我们住的房子建筑在城市里,你还知道房子还有建在那里的?巨人的房子还搬在那里呢?

  教师小结:我们人们的房子的都在城市里,还有的建筑在农村里,巨人的家还搬在树上,船上!那麽巨人先生的家还搬在那里呢?我们一起欣赏课件就知道了!

  活动二:认识建筑有特色房子

  1、幼儿操作“巨人先生搬家记”

  提问:“巨人先生又把他的家搬到哪里去呢?

  提问:“北极气候怎样呢?

  提问:“在北极他又住了一间什麽样的房子?你知道这间房子的名字叫什麽名字?

  提问:“他对这间房子有什麽感受?

  提问:“这样的房子是用什麽材料制作的?

  提问:“最后巨人先生做出了什麽决定?

  教师小结:“我们西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季节分明,可是在北极,一年到头都是冰天雪地,一年中有半年都是黑夜,还有暴风雪和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这样的冰屋还有一个民族在居住,我知道你们特别想知道是哪一个民族的人住这样的房子,我就告诉你们吧?

  2、给幼儿介绍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今天我就带你们走进爱斯基摩人的生活;超一流的防寒服、爱斯基摩妇女正在晒角鲸的筋,它是缝制皮靴,衣服,和船面的最佳材料;爱斯基摩人做的海豹皮防水风雨衣;

  3、环游世界游戏,请幼儿发挥想象,假装收拾行李,然后和教师一起环游世界;

  提问:“我接到了一个秦炜轩妈妈的电话,他邀请小朋友双飞到我们国家的有特色的建筑房屋去游玩,我们走吧!记住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些房屋是什麽样子的?

  4、教师带领幼儿投入角色扮演,假装乘飞机,幼儿跟着转呀转,飞机降落后,告诉幼儿来到了什麽地方?假装参观这里的房子,引发幼儿讨论房子的特色?

  我们来到了我们国家的蒙古,我们来看蒙古族人住的房屋;我们来到了广西,来看一看黎族人住的竹架棚的房屋;我们来到了我们陕西延安,一起看一看延安人住的房屋;我们来到了贵州,来看一看侗族人住的吊脚楼,教师以讲解员的形式向幼儿讲解;

  提问:“这是蒙古人(黎族人、侗族人、延安人)住的房子,你们看是什麽样子的?你们知道它叫什麽名字,这个房子叫蒙古包、竹架棚、吊脚楼、窑洞?

  提问:“这样的房子是用什麽材料制作的(毛毡和帆布、茅草覆顶,木头或竹子做柱子、用一种杉木的木头、在黄土高原上挖的窑洞)?

  5、比较特色房子与我们住房有什麽不同

  给幼儿发一张记录表让幼儿用画的方法记录,给幼儿时间,幼儿自己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请幼儿讲述记录内容;

  活动三:我设计的房屋

  请幼儿设计自己喜欢住的房屋,给幼儿准备纸和笔;积木;纸箱子;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屋;

  提问:“我们刚才认识了那麽多的不同的房屋,你最喜欢哪一座房屋,为什麽?

  1、我知道你们也想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房屋,想不想当一次设计师,那就用我们手中的材料开始设计吧!

  2、幼儿开始设计房屋,支持和接纳孩子们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制作;

  教师和幼儿一起评价,给每一组的幼儿进行精神鼓励;

   总结评价:

  1、幼儿了解不同特色的房屋;

  2、幼儿能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屋造型;

  3、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安静地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水果屋的组成。

  3、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喜悦,体验设计水果屋的乐趣。

   活动重点 :幼儿能注意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幼儿会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水果屋的组成。

   活动准备:

  1、PPT

  2、未涂色的房子

  3、透明胶

  4、各种水果图片

  5、音乐

  6、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观看“果园”,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景象。

  1、出示P1,提问:“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以“这是谁的果园?”(熊妈妈的)引出故事。

  (二)边看图片,教师边讲述故事。

  1、教师讲故事:从开头讲至“……怎么办呢?”

  2、提问:“谁来帮熊妈妈和熊宝宝想办法?”

  (引导幼儿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出示水果屋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屋顶(墙上)上有什么?用什么做的门(窗)?”启发幼儿讲述。)

  4、教师继续讲故事,“熊妈妈和熊宝宝盖了间水果屋,还做了什么事情?”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熊妈妈和熊宝宝盖了间什么?他们是怎样盖的水果屋?”引导幼儿完整学说“用××做屋顶,用××做墙,用××做门,用××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

  (四)幼儿分组设计水果屋并大胆讲述。

  1、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让幼儿自由讨论设计水果屋并粘贴水果图片。

  2、展示作品,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和同伴盖的`水果屋。

  (五)结束

  师:熊妈妈和熊宝宝,也邀请我们去它们举办的水果派对哦!(随着音乐,跳着舞步结束)

大班教案 篇6

   一、主题来源

  在主题“有趣的水”中,孩子们对“水”十分感兴趣。一次,我们来到公园的湖边观察水,发现了水中有柳树、小船的倒影。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了,唧唧喳喳的议论起来。回到幼儿园,孩子们在带来的水边照片中,也留意观察水中的倒影“找倒影,画倒影”。

  “看,水里有个人。”

  “那是过桥的那个人的影子呀!”

  “人在水里的倒影。”

  “人在地上也有影子的。”

  我在一边仔细聆听,以一颗敏感的心,捕捉教育的契机。“哦!是吗?你在什么时候看见影子的?”“在晚上的时候,走在路灯下看见的。”孩子们听了以后也立即说“我们也看到过影子的!”“在家里的墙壁上。”……

  这样一来,在水的主题将近尾声的时候,“影子”成了大家的兴趣所在,于是我们班以“影子”这条线,自然的进入了“我自己”的主题。

   二、活动来源

  在一次户外“找影子、画影子、测量影子”的时候,孩子们发现了人动影子也会跟着动。

  “我头动,影子的头也动的。”

  “我的脚动了,影子的脚也动了。”

  在画影子时,孩子们还发现人不动时间长了挺难受的。这正是主题教材中“我的身体真有用”这个站点最佳的切入点。于是我问“那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会动呢?这些地方能动使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呢?”在强烈的兴趣的带动下孩子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了。在讨论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这些能动的部位可以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方便。我在墙面上布置了纸娃娃,孩子们把能做的事情粘贴在纸娃娃相应的部位,如手指能做的事情贴在纸娃娃的手指处等等,孩子们很喜欢这个墙面,有空就会来看看,指指点点。

  多多提出了“心脏也会跳动”有的孩子心脏跳动的声音所吸引,他们互相贴在对方的胸前聆听心跳的声音。

  这成了孩子共同的兴趣和热点,于是我们设计了今天的预设活动。

   三、活动依据:

  活动是孩子们共同的兴趣和关注的热点

  孩子关注的热点,往往是与他们的兴趣、需要密切相关的,在实践中我真切的感受到,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设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所有的活动都依赖与兴趣,因此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创造。”可见,兴趣是孩子的积极参与活动的原动力,是每次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寻找到孩子真正关心的热点,是预设与生成两者成功结合的前提。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蔬菜及其特定切面的纹样。

  2、根据蔬菜摆放的位置,尝试画出其前后位置及蔬菜内部的纹样。

   环境与材料:

  洋葱头实物及图片、黄瓜实物及图片(有切开和不切开的)、玉米、莲藕、南瓜、胡萝卜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蔬菜外形及切开面

  1、出示PPT课件。

  师:看看有些什么蔬菜?谁能用完整的话一次介绍2~3种蔬菜,说出蔬菜的颜色及形状?

  2、出示切开的实物洋葱头,观察并交流。

  师:看看这是什么?切开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切开洋葱)师:洋葱里面美吗?你在洋葱里面看到了什么秘密?

  师:看到洋葱切开来有一条线,弯弯的像雨滴形。刚才是竖着切开来的,横着切开;来会是什么样呢?(教师再切开洋葱)

  师:如果我们用笔宝宝画,会是什么样?(出示范例)

  3、出示黄瓜的横切面作品师:看看这是什么蔬菜?切开来像什么?里面有什么?

  4、出示课件,观察其它蔬菜的切面交流师:这些是什么蔬菜?你能说出她们的秘密吗?如果用笔宝宝画的话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二、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说说捉迷藏师:在画面里你看到了什么?谁在前面?谁躲在后面?

  2、画画捉迷藏师:把这么多的蔬菜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在这幅画里你一定要让你的蔬菜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

  3、幼儿自选座位,观察蔬菜,并尝试作画。

  师:看看桌子上有哪些蔬菜?什么蔬菜在前面?什么蔬菜在后面?画的时候要先画前面的蔬菜,再画躲在后面的蔬菜。

  三、欣赏交流师:我们看看这些蔬菜宝宝有没有玩捉迷藏的游戏?

相似回答